天天看點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很多人是這麼形容它的:像阿富汗向中國伸出的一隻手臂。

這條手臂就是瓦罕走廊。

廣義上,它的長度有400多公裡,東西走向,在我國境内長約100公裡。

它的地理方位是這樣的:北依帕米爾高原南緣與塔吉克斯坦相鄰,南傍興都庫什山脈東端與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相接,西起阿姆河上遊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是以,這裡被我們的邊防戰士稱為“雞鳴三國”的地方,在科克吐魯克邊防連,也立着這樣一塊“雞鳴三國”字樣的石碑。科克吐魯克邊防連是我國駐守瓦罕走廊的邊防連隊之一,在這裡我們還有兩個明鐵蓋邊防連、托克滿蘇邊防連。“雞鳴三國”是說“一隻公雞打鳴,三個國家能聽見”,這三個國家就是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關于它的曆史,我們在以前的文字裡已經多次講過,即今天之是以出現300多公裡屬于阿富汗地帶是因為,1895年大英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劃定英俄“隔離帶”,将其送給了阿富汗王國。當時,正值中日甲午戰争前夕,中國清朝政府無力西顧。乃至1963年兩國以雙方實際控制線劃定了疆界。

比這更為悠遠的曆史是:在中國唐代,不僅是瓦罕走廊,安西都護府下轄的月氏、大汗、寫鳳、修鮮、條支、奇沙州、昆墟州和悅般州等8個羁縻都督府,幾乎囊括今日阿富汗,唐朝對其管理90年,直到怛羅斯之戰後,才告别了“阿富汗”。

同時,帕米爾高原曆來為中國的領土,曆史上,人們把這裡稱為“八帕”,雖沒有現代清晰科學的概念,各帕的分界模糊,但“八帕”在一起仍然是一個非常明确的地理概念。由北向南依次為:和什庫珠克帕米爾、薩雷茲帕米爾、郎庫裡帕米爾、阿爾楚爾柏米爾、大帕米爾、小帕米爾、塔克敦巴什帕米爾、瓦罕帕米爾。瓦罕帕米爾地處瓦罕河谷,帕米爾河與瓦罕河交彙成噴赤河,瓦罕走廊大約就處在這一地理範圍上。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八帕”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始終伴随着中國人英雄的足迹,直到1892年,英國探險家一位叫鄧莫爾的探險家,在塔什幹博物館見到了一塊碑刻有這樣一段文字的石碑,上面的文字是:在山頂上,有一萬個人舉手投降,中國士兵從四個方向過來,如入無人之境,兩個首領看到抵抗毫無意義,便率衆逃跑。中國軍隊就像虎豹在追逐野兔和狐狸那樣!

看得出來,這是對一場戰鬥的描述,哪場戰鬥呢?1759年,清軍驅逐大小和卓,中國軍隊一直追擊到巴達克山。戰後,清朝政府在最後一役的發生地雅什庫裡湖畔,豎立了一塊石碑,用滿、漢與維吾爾三種文字詳細地記述了驅逐大小和卓戰役的經過,稱為“乾隆紀功碑”。

在曆史上,“乾隆紀功碑”叫“平定回部勒銘伊西洱庫爾淖爾之碑”,立于伊西洱庫爾淖爾北十裡的伊西洱庫爾,即葉什勒庫勒。葉什勒庫勒原名伊西洱庫爾,因其南有伊西洱庫爾淖爾(又名葉什勒池)而得名。清朝在這裡立碑後,又稱蘇滿,今名蘇滿塔什。塔吉克、柯爾克孜混合語,意為“有文字的石頭”。除了彰顯武功,立碑還有劃界的意義:光緒十年(1884),中俄簽訂《續勘喀什噶爾界約》,自烏孜别裡山口起,“俄國界線轉向西南,中國界線一直向南”。但是,這個地方如今已經屬于塔吉克斯坦了。石碑也剩下了一些史料照片裡的底座。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乾隆之後,中國清朝在帕米爾的勢力衰退,左宗棠收複新疆後曾派少量部隊越過色勒庫爾山脈在帕米爾高原建立了哨所,其中包括了蘇滿塔什這個曾經在乾隆時立過的地方界碑。但當時俄羅斯部隊不斷進入這部分帕米爾高原,中俄軍隊幾次交戰後清軍不敵,隻能退出到色勒庫爾山脈以東了。最後,中國隻勉強儲存了塔敦巴什這一段的帕米爾高原,這就是我國新疆今天與塔吉克斯坦交界以及與阿富汗瓦罕走廊交界的地區。

也就是說,在民國成立前,由于國力不濟,我們已經把帕米爾的其他地方丢掉了。這就是曆史,有些事恐怕隻能出現在史書裡了,所幸的是,根據解放軍報幾年前的報道,在今天的克克吐魯克邊防連,營區的後山腰上,還有一個碉堡,碉堡裡還有個機槍暗堡,這是當年國民黨部隊駐守時留下來的——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駐守瓦罕走廊的國民黨軍隊在錯綜複雜的邊境形勢中牢牢把握着對國境的控制權,瓦罕走廊整個防區沒有一個哨所棄土而逃,全部堅持等到解放軍部隊實地接收、平穩換防,為維護祖國領土作出了出色貢獻。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今天,我們雖然不知道這段史料湮沒了多少感人的故事,但面對它,極容易使人聯想到在喀喇昆侖山,同樣是左宗棠收複新疆後建立起的哨所塞圖拉,195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師第十五團特務連進駐塞圖拉時與還駐守那裡的一個班國軍士兵的交接。

當時,國軍已經有三四年天氣沒見人了,看到解放軍,穿着破爛的他們第一句話竟然是:“哎呀 可算有人來換防了!”随後看到解放軍的着裝與自己的不一樣,又說:“唉,怎麼又換裝了啊?”這個可以讓人淚流滿面的故事,告訴人們的是,在祖國的邊疆,不管是哪朝哪代的軍人,都在寸土寸心地守衛着我們的國土,為此,他們付出的不僅僅是青春,還有生命。

正是因為有了當年國軍士兵堅持到最後的駐守,我們才在後來擁有了廣義上的瓦罕走廊,在我國境内約100公裡的長度。當下,面對瓦罕走廊,很多人除了形容它是阿富汗向中國伸出的一隻手臂,依然強調着它戰略地位上的重要性,但也忽略了這樣一個因素,即山河也是可以改變的,瓦罕走廊在古代中國作為通往印度最重要的通道,但随着今天喀喇昆侖公路(中巴公路)開通,它的戰略地位已被大大下降,而我國在修建喀喇昆侖公路時,有意避開瓦罕走廊的明鐵蓋達坂除了因為政局不穩,也是為了繞開克什米爾争議地區。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1949年,瓦罕走廊,國軍與解放軍順利交接,沒有1個哨所棄土而逃

當今的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曆史書裡古代印度和現代印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但不管是古代印度還是現代印度,如今我們再去那裡,因為喀喇昆侖公路,瓦罕走廊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必選概念。這就是我們對山河與地理的改造。也正是這個原因,阿富汗瓦罕走廊與我們之間連公路也不通。是以,這隻阿富汗向中國伸出的一隻手臂,也隻能是一隻手臂,能不能與中國熱情相握,既要看中國的,更要看阿富汗的。而整個瓦罕走廊,也隻是中國和阿富汗之間的一條通道而已,在被降低的戰略價值裡,多少有些沒落的樣子。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