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PO沸點|官宣回A,國際投行聞風減持!前次IPO募投項目十年“難産”,春立醫療拿什麼講新故事?

12月15日,北京市春立正達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立醫療”)在港交所釋出科創闆上市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春立醫療拟公開發行3842.80萬股A股于上交所科創闆上市,占發行後總股本的10%,發行完成後人民币普通股與H股流通股合計占發行後總股本的34.94%,不低于發行後總股本的25%,初步詢價日為12月16日。若順利上市,春立醫療将成為國産醫療器械行業首家“A+H”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春立醫療成立于1998年,是國内領先的骨科醫療器械廠商,主營業務系植入性骨科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産與銷售,主要産品為關節假體産品及脊柱類植入産品。2015年3月,春立醫療募資1.86億元在香港聯交所挂牌上市。此次“回A”二次上市,春立醫療再拟募資20億元,用于骨科植入物及配套材料綜合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但财經網注意到,自2020年6月宣布回歸A股至科創闆上市以來,春立醫療不僅遭到摩根士丹利、花旗、摩根大通、瑞信、瑞銀等重要機構投資者的減持,其在港股二級市場上的股價也“跌跌不休”。頂着國産首家醫療器械“A+H”股噱頭的春立醫療,為何會出現如此狀況呢?春立醫療此次“回A”二次上市,還值得市場期待嗎?

收入結構單一,科研能力不強

招股書顯示,2018-2021年上半年,春立醫療的營業收入分别為4.98億元、8.55億元、9.38億元、7.18億元,同期分别實作歸母淨利潤1.06億元、2.37億元、2.83億元、2.04億元;2018-2020年春立醫療營業收入分别同比增長65.80%、71.78%、9.63%,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别為54.72%、124.11%、19.69%,業績增速明顯下滑。

同時,春立醫療在招股書中披露了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全年實作營業收入約為9.50億元至11.48億元,同比變動1.29%至22.43%;實作歸母淨利潤2.69億元至3.24億元,同比變動-5.05%至14.41%。

報告期内,春立醫療的主營業務收入來自标準關節假體産品、定制關節假體産品及脊柱類植入産品的銷售。其中,标準關節假體産品-髋報告期内營收分别為3.57億元、5.95億元和6.72億元、3.42億元,收入金額占各期主營業務的71.75%、69.55%、71.64%、70.95%;标準關節假體産品-膝銷售收入分别為7748.2萬元、1.63億元、1.56億元、7539.56萬元,占比15.56%、19.10%、16.62%、15.65%,兩者合計占比接近90%,收入來源較為單一。

IPO沸點|官宣回A,國際投行聞風減持!前次IPO募投項目十年“難産”,春立醫療拿什麼講新故事?

圖檔來源:招股書

另據招股書披露,在2021年9月14日國家組織的首次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的開标現場,在重頭産品膝關節的A組競價單元中,春立醫療“膝關節産品系統”報價7980元,全場最高,未能中标。春立醫療膝關節标準産品收入占比分别為 15.56%、19.10%、16.62%、15.65%,毛利率分别為64.11%、64.84%、72.09%、79.00%。春立醫療在招股書中坦言,此次未能中标對其膝關節業務造成較大不利影響,膝關節收入下滑可能超過90%。據此前中國網财經報道,春立醫療膝關節産品首年采購需求量為18909個,涉及市場規模約為1.51億元,據此估算,此次未中标或使春立醫療失去約1.51億元的市場佔有率。

根據标點資訊相關報告,春立醫療2019年占領我國關節類植入醫療器械市場8.96%的市場佔有率,在所有本土企業中排名第二、在中國所有關節假體行業企業(包括國外企業)中排名第四。此次落标,同樣會影響春立醫療在行業中的市場地位。

憑借市占率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春立醫療的技術實力如何呢?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春立醫療累計投入1.66億元的研發費用,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24%,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愛康醫療和大博醫療,但高于三友醫療、凱利泰和威高骨科。從研發成果上看,截至2021年9月29日,春立醫療僅擁有20項發明專利、14項III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書,在同行業可比公司中,均處末位。

IPO沸點|官宣回A,國際投行聞風減持!前次IPO募投項目十年“難産”,春立醫療拿什麼講新故事?

靠提價賺取收益,涉賄賂隐瞞資訊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末,春立醫療的資産總額為15.40億元,其資産規模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威高骨科(31.75億元)、凱利泰(36.81億元)、大博醫療(26.38億元)、愛康醫療(25.27億元)、三友醫療(16.71億元)。同時,據上文所述,春立醫療目前擁有的發明專利數量和III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書也在同行業可比公司中墊底。那麼,春立醫療是憑借什麼取得其2019年本土企業排名第二的市場佔有率的呢?

據财經網梳理觀察,春立醫療主要還是通過提高産品單價的方式來擷取收益。招股書顯示,2018-2021年上半年,春立醫療标準關節假體-髋、标準關節假體産品-膝、脊柱類植入産品等主要産品的銷售價格均呈上漲趨勢。報告期内春立醫療主要産品标準關節假體-髋的銷售價格分别為1173.99元/件、1268.32元/件、1388.51元/件、1429.66元/件;另一主要産品标準關節假體産品-膝的銷售單價分别為1284.43元/件、1220.55元/件、1356.69元/件、1559.53元/件。

IPO沸點|官宣回A,國際投行聞風減持!前次IPO募投項目十年“難産”,春立醫療拿什麼講新故事?

那麼,春立醫療主要産品連年漲價是因為原材料成本增加嗎?并不是。據招股書披露,春立醫療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陶瓷毛坯、金屬毛坯、醫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金屬材料,除醫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外,其餘主要原材料的采購價格均在逐年下滑。

IPO沸點|官宣回A,國際投行聞風減持!前次IPO募投項目十年“難産”,春立醫療拿什麼講新故事?

事實上,靠提高産品單價隻能為春立醫療帶來短期收益,長期并不可取。關于這一點,從春立醫療近年來業績增速疲軟中也可以看出。

另外,财經網注意到春立醫療還存在與“0人”客戶成立當年交易超千萬元的情形。據招股書中披露,2019年春立醫療與陝西英迪美商務資訊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迪美”)存在一項标的為銷售服務的合同,有效期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已執行金額為1200.65萬元,已履行完畢。

據天眼查披露,英迪美成立于2019年1月22日,并于2021年2月3日簡易登出(未開業、無債權債務)。另英迪美公開披露的2019年年報,2019年英迪美的社保繳納人數為0人。

圖檔來源:天眼查

除此之外,春立醫療還在招股書中披露,可能在銷售中存在的商業賄賂風險和合作夥伴不當行為風險,但并未披露是否已存在具體行為。經查閱中國裁判文書網,财經網發現,春立醫療的下遊經銷商确實存在商業賄賂行為。

2020年4月3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新餘市創晟商貿有限公司、吳維民機關行賄一審刑事判決書》,曝光了一家醫療器械經銷企業與院長的權錢交易内幕,同時也牽涉一衆醫療器械生産企業。公告顯示,江西省新餘市創晟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晟商貿”)實際控制人吳維民,為采購項目能夠中标,向新餘市人民醫院院長鄒某及其子行賄230萬元。據判決書披露,創晟商貿曾獲得春立醫療、林華醫療等十多家醫療器械企業的授權在新餘市人民醫院銷售醫療器械。更值得注意的是,林華醫療今年5月27日滬市主機闆IPO上會被否,在現場問詢階段,發審委曾要求林華醫療說明是否存在商業賄賂、是否存在變相通過經銷商資金回轉實作銷售等情況、是否存在通過業務宣傳費、業務活動費進行商業賄賂或不當利益輸送等情況。

前次IPO募投項目十年未果,宣布“回A”後大股東紛紛減持

據招股書及第三輪問詢回複函披露,2011年春立醫療與北京生物醫藥産業基地(以下簡稱“生物醫藥基地”)簽署《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産業基地進駐協定》及其補充協定。根據協定約定,春立醫療于2013年3月正式投入生産營運,自第一個完整納稅年度起,連續三個完整納稅年度實作年生産總值不低于7.95億元、年納稅不低于1.84億元的目标。

2013年未能完成協定約定。2015年3月11日春立醫療在香港聯交所主機闆挂牌上市,自全球發售收取之所得款項淨額為約1.86億元(扣除包銷傭金及所有相關開支),拟将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50.0%約9293萬元用于發展大興新生産基地第一期項目。據春立醫療2015年2月27日釋出的《北京市春立正達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發售》,大興新生産基地第一期及第二期的興建預期将分别于2016年12月及2018年12月前後竣工,當第一期及第二期完成建設後,預期将于2019年10月前後全面投産,該項目的總投資成本約為5.1億元。

但據春立醫療2020年年報,大興生物醫藥産業基地(大興新生産基地)擴建生産廠房及設施一期工程的預算數為1.84億元,截至2020年末,該項目賬面餘額為5010.61萬元,工程進度僅為32.58%,其中使用2246萬元H股募集資金用于大型生産基地第一期項目,僅占該項目可使用募集資金的24.17%。截至2021年6月30日,大興生物醫藥産業基地擴建生産廠房及設施一期工程的在建工程金額為7507.74 萬元,仍未完工。春立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預計該項目将于 2021-2022 年完成建設并入駐。

前次IPO募投項目十年未果,又要回A再募資20億元。春立醫療“回A”消息公布後不久,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瑞信、瑞銀等重要機構投資者便紛紛對其減持,其在港股二級市場上的股價也呈現斷崖式下滑。

據此前春立醫療公告,公司于2020年6月5日舉行的董事會會議上建議向中國證監會、相關中國證券交易所及其他相關監管機構送出A股發售申請,拟發行的A股數目将不超過3842.8萬股。消息釋出後不久,2020年6月10日,春立醫療便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場外以每股均價50.0783港元減持好倉約43.67萬股,涉資約2187.2萬港元;同年7月31日,摩根士丹利再以60.7836港元/股的價格減持31.88萬股。據wind資料披露,2020年6月末,摩根士丹利仍為春立醫療第四大股東,但至2020年12月末,摩根士丹利便已退出春立醫療前七大股東之列。

IPO沸點|官宣回A,國際投行聞風減持!前次IPO募投項目十年“難産”,春立醫療拿什麼講新故事?

圖檔來源:wind

财經網還注意到,自春立醫療宣布回歸A股二次上市以來,除摩根士丹利外,花旗(Citigroup Inc.)、瑞信(Credit Suisse Group)、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瑞銀(UBS Group AG)等知名投資機構均對其有所減持,分别累計減持136.35萬股、277.90萬股、65.03萬股、4.43萬股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據春立醫療2020年年報,花旗、瑞銀、瑞信還是分别是其第四大股東、第六大股東和第七大股東。

IPO沸點|官宣回A,國際投行聞風減持!前次IPO募投項目十年“難産”,春立醫療拿什麼講新故事?

二級市場似乎也并不看好春立醫療此次“回A”。據wind資料披露,自2020年6月春立醫療宣布回A上市以來,其港股股價先是在一個月内迅速拉升至最高點63港元/股,随後股價一路下滑,截至12月16日發稿前,春立醫療報16.02港元/股,股價已跌去七成,總市值55.3億元,自宣布回A上市以來,春立醫療市值已蒸發超160億港元。

IPO沸點|官宣回A,國際投行聞風減持!前次IPO募投項目十年“難産”,春立醫療拿什麼講新故事?

王苗苗/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