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藥對德爾塔變異毒株有效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這樣說

“中醫藥為主治療仍然是非常有效的。比如在2021年5-6月廣州疫情過程中,我們收治本土病例166例。其中,單純使用中醫藥治療的患者達到了118例,占比超過了71%,成功阻斷了57例有重症傾向的患者往重症轉變,效果是非常好的。”12月1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司小組專家組副組長、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新聞釋出會上說。

“德爾塔變異毒株的患者中醫證候以發熱、高熱、惡寒、頭痛、咽幹、乏力、腹脹、食欲不振等症狀為主,重症患者出現氣喘、低氧、汗出不止等急性虛損症狀比較明顯,而且比例比較高。”張忠德在釋出會上介紹了感染德爾塔變異毒株的患者的主要症狀。

中醫藥對德爾塔變異毒株有效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這樣說

張忠德以廣州疫情本土德爾塔毒株感染的病例舉例,“我們發現發熱的病人超過80%。在甘肅剛剛結束的疫情中老年患者比較多,重症表現為隐匿性低氧血症的患者比較多。患者安靜時血氧很正常,但稍微活動一下,血氧就往下掉,掉到90%以下,很快轉為重型。從中醫角度看,我們覺得它是疫毒與濕邪膠着,彌漫三焦,傳變迅速,耗氣傷陰。”

張忠德表示,專家組經過深入研讨和綜合分析研判,本輪疫情仍屬于中醫“疫病”範疇,中醫的核心病因病機也沒有大的改變,還是屬于濕毒郁閉,僅僅由于地域、氣候、飲食習慣等因素不同,在證候特征上有所差別,出現了濕熱側重點不同,還有夾寒、夾熱、夾燥、夾淤的表現,是以臨床上這也符合中醫的“三因制宜”觀點。比如在福建廈門和莆田的患者出現腹瀉、嘔吐、惡心的症狀比較明顯,濕邪更重,這和地域、飲食習慣相關。甘肅等西北地區的患者幹咳、咽幹、口幹、咽癢等症狀比較明顯,這符合“燥邪犯肺”的表現。是以,各地可依據中醫的“三因制宜”觀點,在原來第八版“三藥三方”基礎上辨證論治,适當調整治療。重症患者采用人參早期扶正、全程扶正。此外,在治療同時也非常重視肺腸同治、調腸治肺,大便不通的患者,重用大黃,保持大便的通暢。

對于國内出現境外輸入的奧密克戎病例,張忠德表示也非常關注,未來還是要抓住疾病的核心病機、證候演變規律,根據中醫幾千年的疫病理論,結合發病季節、地域、人的體質特點進行辨證論治。

編輯:孫寶光

中醫藥對德爾塔變異毒株有效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這樣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