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電動車赢得了巨大的關注度,但汽車行業之間的“碳”競争才剛拉開幕布。作為燃油車市場中堅力量的豐田,是全球最早布局新能源的龍頭品牌,豐田一直在氣候變暖、生物多樣化減少、資源枯竭等環境問題前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且深挖專屬于自己的減碳戰略。為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産業的低碳化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參考資料。
12月14日,豐田召開了一場關于全面電動化戰略釋出會,而且這次是直接“show hand”,一點都沒藏着掖着。據悉,在bZ4X的帶領下,釋出會現場一字排開16款純電動車型,還表達出了最終目标是至2030年釋出30款電動車型,在全球的乘用車和商用車全線擁有純電動車型,全球銷量達350萬輛。這個舉措瞬間讓行業内外沸騰起來,緻力實作“碳中和”的豐田汽車,再次在全面電動化程序上按下了“加速鍵”。

撥開迷霧,堅持推動多樣化“碳中和車型”
在疫情和缺晶片的雙重沖擊下,不少品牌尋找到新的生機,讓汽車市場重新洗牌。這時“雙碳”目标的提出改變了汽車行業的主流發展,由于該目标是一項高度複雜、關聯性廣泛的全球化系統工程,車企都在産業趨勢、産品結構與市場終端中尋找新的平衡點。
談及新能源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想從現有水準降為零,但目前零排放的隻有EV和氫能源能做到,實作這個跨度和難度,需要用時間來堆砌。那麼在這過程中,HEV與PHEV仍然會做出作出貢獻。
是以豐田仍然站在努力實作汽車全“生命周期碳中和”這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如果車輛所需要的能源能夠實作“碳中和”,則無論是采用什麼方式作為動力總成,該車輛也能夠是“碳中和車”。
随着“碳中和”與“碳達峰”的提出,全球車企需要重新思考接下來的發展之路。就以中國市場為例,今年11月份新能源車銷量超過42萬輛,滲透率達到19.47%。就連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這個巨大的變化,它代表着發展新能源汽車從過去以政策驅動為主,轉向了市場驅動。
是以,汽車雖然有不同驅動形式,但根本目标還是實作“碳中和”。由于全球多個市場的能源供應結構并不相同,譬如印度、東南亞乃至中東等地區,它們并不适合通過BEV來實作“減碳”路徑,HEV車型反而更符合目前市場。而在歐洲某些國家,風力、太陽能、地熱等清潔能源逐漸成為它們的主要能源力源,它們則能通過BEV車型實作快速“減碳”。
站在全球市場的次元來看,豐田緻力推動多樣化的“碳中和車型”,是為全球範圍有需要的使用者提供更多種能實作“碳中和”的選擇。同時,能從全社會的範圍來實作最高效的“碳中和”,也是其以全方位電動化的姿态應對全球問題境問作所做出的積極響應。
在純電趨勢下,豐田讓使用者有自己的選擇權
在偌大的汽車市場中,中國的電氣化速度可謂突飛猛進,在國家提出新能源汽車玩彎道超車的口号下,比亞迪殺出重圍,蔚來、理想、小鵬的造車新勢力席卷而以至于緻于純電動車型獲得不少消費者的芳心,進階成為購物車中的一員。在中國自主品牌大放異彩的時候,豐田才提出轉型電動化的目标,這個入場時間是否有些晚了?
在這個疑問面前,豐田章男社長對純電動汽車狂熱潮中表達了自己的控訴,但沒有明确是喜歡還是讨厭。僅抛出了豐田正在全方位努力的目标,即以TNGA架構為基礎,不斷改善,在氫燃料電池、油電混動和燃油等各個領域,讓使用者能選擇适合自己的車型。
而中國市場明顯是一塊人人争奪的蛋糕,大多數汽車品牌會根據實際情況和使用者需求制造出一款新車。基于這種考慮,豐田此前推出的5款bZ系列車型有三款是為中國專屬打造的。就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豐田bZ純電動專屬系列完成了全球首發,寓意超越零排放的價值。10月29日,豐田公布了該系列首款車型bZ4X的詳細資訊,并且預計會在2022年中旬開始在中國、日本、美國、歐洲等市場上市銷售。
不僅如此,未來9年間,豐田在全面電動化領域的投入将達700億美元,而且BEV和其他全面電動化車型的 投資比例将是1:1。
此外,豐田也堅持車型産品多樣化政策,為不同使用者提供既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又實用的汽車産品。是以在釋出會上,豐田将進一步擴充bZ系列産品陣容,在EV這個細分市場中尋找屬于豐田的适用人群。
相較于EV的穩健,豐田在氫能源的舉措更有先鋒性,這也反駁了外界對豐田“保守”印象的言論。這一舉措在同一命題上有多種求解方式,也能比競争對手走得更廣且更遠。
汽車網評:能完成“大象轉身”到“大象狂奔”的轉變,得益于豐田的深厚底蘊
豐田提出的“碳中和”計劃就如其造車理念一般,有計劃地用混動、純電、氫能源等多方面技術,注重做好每一個細節。在這次釋出會上,我們能看出豐田章男社長提出的目标有一定的困難,最主要是留給豐田的時間不多了。
未來9年間,豐田全面電動化車型的全球銷量需要從200萬輛提升到350萬輛,這大地度的提升可以看出豐田的“急切”,但依靠其深厚的技術底蘊與品牌理念,還是有望實作此次釋出會上所提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