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太後在我國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她雖然隻是一介女流,卻并不比清朝的皇帝差。她陪伴皇太極、輔佐順治、教育康熙,更是将康熙培養成千古一帝,使得她成為清初最著名的女政治家。
作為清朝的傳奇女性,孝莊太後也以各種形象,出現在如今的影視劇中。甚至有的劇,将她作為第一女主角,想要重制孝莊太後傳奇的一生。随着劇情的傳播,确實能讓我們更加了解曆史,但凡事有利必有弊。
衆所周知,要将曆史翻拍成劇,就難免要做一些改動,不然照着史書硬搬過去,很難引起觀衆的興趣。雖然經過改編以後,故事變得更加跌宕起伏,可也很容易讓大家産生一些誤解。
今天筆者就想給大家澄清一下,關于對孝莊太後的誤解,主要講三個方面。
第一、孝莊進宮前叫“大玉兒”
在各種影視劇中,孝莊都被家鄉的人稱為“大玉兒”,那麼她真的叫大玉兒嗎?
其實在正史上,根本找不到任何記載,證明她曾經叫大玉兒。孝莊太後來自蒙古科爾沁部,姓博爾濟吉特氏,名為布木布泰。“布木布泰”在滿語中,是“天降貴人”的意思。
至于“大玉兒”這個稱呼,則是來自野史的記載。野史中說,孝莊的皮膚如玉石一樣白皙光滑,進而被稱為“玉妃”。後來影視劇出于改編,便引用這一說法,将她的名字寫作“大玉兒”。
經過影視劇的傳播,“大玉兒”這個名字逐漸深入人心,是以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孝莊就是叫大玉兒,以至于大家根本不知道,她的本名叫布木布泰。
那有人也許會說,史書記載的資料有限,或許她曾經真的叫大玉兒,隻是正史沒有記載罷了。對于這一點,筆者認為不太可能,為何這樣說呢?
孝莊太後對于清朝影響很大,也是我國曆史上的重要人物,史書上對于她的記載,遠遠詳細過清朝大部分後妃。如果她真的有個名字叫大玉兒,史書沒必要忽略,畢竟這也不是什麼說不得的事。
另外筆者認為,就算真的有這一稱呼,反而用在孝莊的姐姐,海蘭珠身上更合适。因為“海蘭珠”這個名字,在滿語中是“珍愛之女”的意思,而在蒙古語裡,卻是“美玉”的意思。
再者傳說孝莊被稱為“玉妃”,是指她皮膚白皙光滑,但是海蘭珠比起孝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以要是真正有“玉妃”這個稱号,反而用在海蘭珠身上更合适。不過很明顯,海蘭珠也并無這一稱号。
總之,孝莊太後從來都沒有“大玉兒”這個名字,這完全是影視劇杜撰的。
二、皇後哲哲聯合孝莊,扳倒海蘭珠
在影視劇中,大多會突出海蘭珠受寵這一點,當然這是史實。不過另一方面,則會演繹哲哲與莊妃(也就是孝莊)聯合,共同對付海蘭珠,因為哲哲更加喜愛孝莊這個侄女,看不慣海蘭珠獨得聖寵。
實則這也是一大誤解,哲哲完全沒必要針對海蘭珠,相反,她更是希望海蘭珠得寵。哲哲是為了滿蒙聯姻,才嫁給皇太極為妃的。後來皇太極稱帝,她成為中宮皇後,肩負着為皇帝生下皇子,進而鞏固科爾沁勢力的使命。
可惜她接連生下三個女兒,始終沒有兒子來鞏固地位。不得已,科爾沁隻好将布木布泰送進宮,希望她能生下皇子。誰知布木布泰也接連生下三個女兒,靠皇子穩固地位的使命仍未完成。
直到後金天聰八年,來自科爾沁的兩位妃子,仍然沒能生下一個皇子。沒辦法,吳克善隻好又将另一個妹妹,也就是海蘭珠送進宮。海蘭珠是孝莊的親姐姐,進宮時已經二十六歲,将她送進宮,也是為了賭一把,沒想到,這次正中皇太極的心意。
哲哲、布木布泰、海蘭珠三人,都是為了科爾沁才進宮的,都肩負着生下皇子,鞏固勢力的重任。她們一榮俱榮,海蘭珠進宮後,哲哲和布木布泰自然是支援她的,沒理由會聯手對付她。
三、孝莊與海蘭珠是死對頭
這一誤解與第二點相似,當然理由也與第二點一樣。孝莊和姐姐海蘭珠一榮俱榮,她們根本不會成為死對頭,相反,她們之間十分親密。
首先,她們是親姐妹,從小就有很深的感情。分别多年,海蘭珠進宮以後,姐妹倆應該有很多話要說。
其次,她們的目标相同,也都是為了科爾沁才進宮,是以更會擰成一股繩。當海蘭珠不負使命,生下皇八子的時候,孝莊和姑姑哲哲,一定都會為海蘭珠感到高興,甚至整個科爾沁,都會為她感到高興。
最後,即使皇八子後來夭折,孝莊又生下皇九子福臨,她也沒必要對付海蘭珠。一來海蘭珠兒子都沒有了,對她造不成威脅,二來她即使因姐姐受寵而不高興,也沒必要對付她,這對她自己沒有好處。?
綜上所述,大家對于孝莊的誤解還是很多的,她其實既不叫大玉兒,也并非海蘭珠死對頭。可是許多影視劇中,卻偏偏要演繹成,海蘭珠是被孝莊害死的,這實在不符合史實。
(參考文獻《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