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沉睡孝陵600餘年,為何至今無人盜掘?考古專家道出了原委

朱元璋沉睡孝陵600餘年,為何至今無人盜掘?考古專家道出了原委

在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馬皇後的合葬陵墓——孝陵就在此處。馬皇後的谥号為“孝慈高皇後”,又奉行以孝道治天下,是以起名為孝陵。作為一代雄才君王朱元璋的陵墓,孝陵十分浩大。

整個工程耗時二十五年,前後調用軍人、民工十萬人,占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加上在建築、石刻上的用心,是以明孝陵被稱為中國明皇陵之首,也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朱元璋沉睡孝陵600餘年,為何至今無人盜掘?考古專家道出了原委

事實上,明皇陵除了以上原因享譽中外之外,還有一點讓人津津樂道,那就是它落座至今六百多年了,卻一直沒有被人盜掘。這到底是是什麼原因呢?要知道中國古代王朝更疊多,每一位帝皇的陵墓都難免成為盜墓賊的目标,尤其是在改朝換代時,前朝的陵墓有很大機會會被盜掘。

可是明孝陵卻沒有被盜墓賊光顧,對此,一些曆史學者和考古專家給出了答案。原來朱元璋當初給自己修築陵墓時,确實是考慮周到,不但采取了防盜措施,還動了點小心思。

朱元璋沉睡孝陵600餘年,為何至今無人盜掘?考古專家道出了原委

明孝陵挨着堅固的石頭山獨龍阜而建,而且一改傳統的由上往下挖一個深穴為陵墓主體的做法,由橫向鑿入山體,從内部掏空建玄宮。雖然這種方式的工程量很大,但是十分堅固,盜墓賊不用火藥很難将之挖開。

在墓穴上方,建築者放置了大量的鵝軟石及沙子。一旦墓穴被炸開,墓頂的鵝軟石和沙子就會受到沖擊而向下傾斜,不但将墓道掩埋,還有可能将盜墓賊一并掩埋。

朱元璋沉睡孝陵600餘年,為何至今無人盜掘?考古專家道出了原委

除此之外,墓穴主墓道修建在一個偏僻的斜角處,而不是傳統的修築在中央,這樣一來,盜墓賊即使挖進了墓穴,也很難找到墓穴主體所在。如此周密的防盜設計,确實十分走心。

在地理位置上,明孝陵很靠近南京城,一旦盜墓賊前來盜墓,弄出的動靜太大,就會驚動城裡,導緻盜墓活動失敗。而且它修建在三國時期吳國開國皇帝孫權的陵墓後面,這是朱元璋自己下達的指令,為的是讓孫權給自己看門。

朱元璋沉睡孝陵600餘年,為何至今無人盜掘?考古專家道出了原委

這可不是為了虛榮,而是為了讓孫權的墓穴給自己擋一擋盜墓賊。畢竟明孝陵很難盜掘,這樣盜墓不順的盜墓賊就會盜一下孫權的墓穴,不會繼續惦記着自己的墓穴了。

雖然是皇帝,是富有四海的九五之尊,但是朱元璋還是不得不在自己陵墓的防盜上費盡心思,正是生前身後事事事煩心。當然,明孝陵六百多年不被盜墓賊光顧,還有一個曆史原因,那就是明朝是古代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漢人政權。

朱元璋沉睡孝陵600餘年,為何至今無人盜掘?考古專家道出了原委

清朝取代明朝,是少數民族政權取代了久居中原的漢人政權,無論是清廷統治者,還是反抗滿人統治的漢族分子,都會為了大義名分和人心所向,對明朝皇陵進行保護和尊重。這也是明孝陵不被盜掘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這一點朱元璋應該沒有料到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