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最聰慧之人,主動拒絕當皇帝,享盡富貴後,臨終又被追封為帝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的這篇關于曆史方面的文章,如果能給您帶來一點點知識和分析,就是小編的榮幸,下面就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皇帝,中國古代最特殊的人物,皇權至大,皇位獨尊。為了攫取皇位,在曆史上上演了多少腥風血雨的争鬥,揭露了多少人性陰暗面,最為珍貴的情感也淪為奪權路上的犧牲品,隻因權力誘人,權欲無休止。

然而,浩瀚曆史中也不乏一些特例獨立的人,他們看破權力,卻又淩駕于權力,最終還名垂千古,如此透徹透悟,乃真正的智者。

史上最聰慧之人,主動拒絕當皇帝,享盡富貴後,臨終又被追封為帝

曆史上就有這樣一位人物,他不僅拒絕當太子,還主動讓出皇位,甘心過默默無聞的人生,卻也是以一生平安富貴,更赢得世人的尊重,死後還被冊封為帝,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李憲。李憲原名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的長子。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聯合姑姑鎮國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這次行動不僅廢除了李顯之子新皇李重茂,還将皇後韋氏和安樂公主黨羽斬盡殺絕。事後,按照大唐禮制,皇帝之位理應由李隆基之父,武則天四子李旦再次繼任。同年,唐睿宗第二次登上了帝位。

雖有了新皇,但當時的形勢卻仍然是暗潮湧動,太子之位該冊封給誰?李成器是李旦的嫡長子,按祖制該冊封他為太子,立李成器為太子也是朝中大臣的意思。但李旦榮登帝位,李隆基也功不可沒,對于他的才幹和野心衆人也看在眼裡,圍繞權力新的沖突似乎又變得很尖銳。

史上最聰慧之人,主動拒絕當皇帝,享盡富貴後,臨終又被追封為帝

到底該立誰為太子,朝中勢力龐大的太平公主黨羽的參與讓事情變得更加錯綜複雜。因為母親武則天開了女人執政的先例,兒媳韋氏,女兒太平公主都也對權力充滿了欲望,政變過後,侄兒李隆基就成為太平最大的死對頭。于是,太平公主開始極力拉攏李成器,她深知李隆基一旦得勢,她便再無出頭之日,而如若操控了生性仁慈的李成器,事情還有許多轉機。從李成器的角度看,依靠太平公主的實力,再加上嫡長子的身份,當太子做皇帝也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然而,後來事情的發展卻出人意料,李成器主動放棄了太子之位,要将其禅讓給三弟李隆基,這讓别人很詫異,但對以曹阿瞞(曹操)自居的李隆基來說,是突如其來的驚喜,他既興奮又感激。

史上最聰慧之人,主動拒絕當皇帝,享盡富貴後,臨終又被追封為帝

716年,63歲的甯王李憲病逝,聞死訊,李隆基嚎啕大哭,第二天下旨為追懷哥哥高尚的品質,追谥其為“讓皇帝”,顧名思義,就是要告訴世人哥哥當年對自己的恩情。随後,甯王妃被封為皇後,以皇帝之禮儀将李憲入葬。

史上最聰慧之人,主動拒絕當皇帝,享盡富貴後,臨終又被追封為帝

是以李憲也算中國曆史上最特别的皇帝之一,他生前雖然沒做過一天的皇帝,卻是我國曆史上命最好的皇帝,享盡一生富貴,還名垂千秋。曆史也證明了他把皇位讓給李隆基是何其睿智,弟弟的野心昭然若揭,他若再迷戀權勢,一場手足相殘在所難免。奶奶武則天當政時,一家人受盡了苦難,自己的母親劉氏和三弟的母親窦氏都蒙冤而死,父親李旦多次深處險境,共同熬過了最困難的日子,兄弟兩人自然感情笃深。李憲、李隆基的手足之情也為刀光血影司空見慣的大唐皇室中難得的一抹暖色。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讨論哦!

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随手點個贊哦!謝謝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