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唐胸襟:唐朝統治者開明開放的民族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唐朝統治者普遍是胸懷開闊人,尤其初期的帝王氣魄博大。從是皇帝到一般大臣,都沒有前朝後世朝代狹隘的民族觀念。太宗李世民甚至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大臣溫彥博也說:“孔子曰:‘有教無類’,若救其死亡,授以生業,救之禮義,數年之後,悉為吾民。”是以他們實行了“偃武修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的政策。《資治通鑒》也記載,貞觀四年(630)三月,“四夷君長詣阙請上為天可汗。上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萬歲。”以後,太宗賜西域、北方各民族君長玺書,都自稱“天可汗”。

大唐胸襟:唐朝統治者開明開放的民族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唐人有這種思想是和當時的曆史環境分不開的。唐代以前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匈奴、鮮卑、翔、氏、羌等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各民族互相影響,互相融合,思想觀念空前多元化,大民族觀念逐漸淡薄,意識形态不再以狹隘的漢族觀念為界限。唐代統治者深受這種觀念的影響,毫無華夷之防。例如,高祖李淵的母親與妻子,太宗的妻子都是鮮卑族。更有一些學者認為李氏的祖先就是出于胡族。即使從現存的文字、圖檔資料來看,李氏後裔也有胡人狀貌,如李世民赤須虬髯。可能這也是唐朝曆代統治者實行開放政策的一個原因。

大唐胸襟:唐朝統治者開明開放的民族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太宗以後,武後、玄宗基本上繼承太宗的大政方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這些民族政策可以大緻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大唐胸襟:唐朝統治者開明開放的民族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1.對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不因其社會發展程度較低,有某些特殊甚至落後的習俗而歧視,輕賤他們。

大唐胸襟:唐朝統治者開明開放的民族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2.大量任用少數民族各級權貴人物到朝中為官。唐代許多文武官員都出身少數民族,如于志甯、高士廉是鮮卑人,尉遲敬德是吐谷渾人......

大唐胸襟:唐朝統治者開明開放的民族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3.推行“和親”政策。當時的鐵勒、吐蕃、吐谷渾、鮮卑、突厥、契丹等少數民族都曾與唐“和親”。

4.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少數民族獨具特色的産品,如西域和其他各族的白疊布、良種馬、葡萄酒等,文化藝術中的樂舞、雕塑、繪畫以及醫藥學都随着内遷的人輸入中原,成為各族人的共同财富。

大唐胸襟:唐朝統治者開明開放的民族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5.創立羁糜府、州制度。将統一進來的,主要是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劃分為都督府、州、縣。朝廷冊封當地各族首領人物為都督、刺史、縣令,實行世襲制。這些地區的貢賦、版籍一般不納人中央戶部進項,隻是受封的少數民族首領要按年節向大唐進貢,還要執行朝廷指令,派兵應朝廷征調出征,承辦朝廷下達的“公務”。唐代全國有800多個羁縻州、府,有的上面還有都督府的設定。有少數羁糜州下還設了縣。各羁糜州、府皆可按本族習俗執政。

大唐胸襟:唐朝統治者開明開放的民族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有唐一代,生活在境内的少數民族主要有突厥、回鹘、吐蕃、南诏、靺鞨等。漢族和各少數民族人民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不可分割,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