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唐胸襟:唐朝统治者开明开放的民族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唐朝统治者普遍是胸怀开阔人,尤其初期的帝王气魄博大。从是皇帝到一般大臣,都没有前朝后世朝代狭隘的民族观念。太宗李世民甚至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大臣温彦博也说:“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救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所以他们实行了“偃武修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的政策。《资治通鉴》也记载,贞观四年(630)三月,“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以后,太宗赐西域、北方各民族君长玺书,都自称“天可汗”。

大唐胸襟:唐朝统治者开明开放的民族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唐人有这种思想是和当时的历史环境分不开的。唐代以前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匈奴、鲜卑、翔、氏、羌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各民族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思想观念空前多元化,大民族观念逐渐淡薄,意识形态不再以狭隘的汉族观念为界限。唐代统治者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毫无华夷之防。例如,高祖李渊的母亲与妻子,太宗的妻子都是鲜卑族。更有一些学者认为李氏的祖先就是出于胡族。即使从现存的文字、图片资料来看,李氏后裔也有胡人状貌,如李世民赤须虬髯。可能这也是唐朝历代统治者实行开放政策的一个原因。

大唐胸襟:唐朝统治者开明开放的民族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太宗以后,武后、玄宗基本上继承太宗的大政方针,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些民族政策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唐胸襟:唐朝统治者开明开放的民族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1.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不因其社会发展程度较低,有某些特殊甚至落后的习俗而歧视,轻贱他们。

大唐胸襟:唐朝统治者开明开放的民族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2.大量任用少数民族各级权贵人物到朝中为官。唐代许多文武官员都出身少数民族,如于志宁、高士廉是鲜卑人,尉迟敬德是吐谷浑人......

大唐胸襟:唐朝统治者开明开放的民族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3.推行“和亲”政策。当时的铁勒、吐蕃、吐谷浑、鲜卑、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都曾与唐“和亲”。

4.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产品,如西域和其他各族的白叠布、良种马、葡萄酒等,文化艺术中的乐舞、雕塑、绘画以及医药学都随着内迁的人输入中原,成为各族人的共同财富。

大唐胸襟:唐朝统治者开明开放的民族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5.创立羁糜府、州制度。将统一进来的,主要是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划分为都督府、州、县。朝廷册封当地各族首领人物为都督、刺史、县令,实行世袭制。这些地区的贡赋、版籍一般不纳人中央户部进项,只是受封的少数民族首领要按年节向大唐进贡,还要执行朝廷命令,派兵应朝廷征调出征,承办朝廷下达的“公务”。唐代全国有800多个羁縻州、府,有的上面还有都督府的设置。有少数羁糜州下还设了县。各羁糜州、府皆可按本族习俗执政。

大唐胸襟:唐朝统治者开明开放的民族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有唐一代,生活在境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突厥、回鹘、吐蕃、南诏、靺鞨等。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不可分割,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