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題/曹操為何執意殺楊修?一盒酥?雞肋?遠非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文章聲明:本文章屬于“不易君子”原創内容,請您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系本号。

圖檔聲明:

盜用警告:本号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曹操殺楊修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楊修少年多才,是曹魏年輕一代的翹楚,如果順利的話将來會成為曹魏統一天下的主要謀士。

但就這樣一位少年英才,卻被亂世枭雄曹操親手扼殺了。楊修的才華曹操是知道的。但即使這樣,卻依舊殺了他。其原因真如書上所說,曹操妒才、楊修張狂?

今天我來給大家分析下,曹操殺楊修事件中不為人知的内幕。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一、楊修并非一個簡單的謀士

楊修所在的家族,弘農楊氏是一個世家門閥。當時東漢有兩個最出名的豪門,一個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這個大家都知道。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就是汝南袁家的。另一個就是弘農楊氏,也就是楊修他們家。

弘農楊氏的先祖楊敞在西漢時期擔任過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在東漢光武帝時官居太尉。從楊震起至楊秉後裔楊彪,連續八世均為太尉,可謂門庭顯赫,名滿天下。

東漢末年這個家族的名聲來自楊彪,不過他的兒子楊修的名氣也不下于他。此時的楊修完全就是弘農楊家未來的上司者。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是以說曹操殺楊修,并簡單的殺了一個謀士,而是扼殺了弘農楊家延續繁榮的希望。目的也是為了打壓士族。

那麼曹操為什麼打壓士族呢?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二、?曹操打壓士族的原因

在科舉制度确立之前,天下的人才大多都來自世家豪門。世家門閥擁有土地,壟斷官員推薦,任免,既有土地又有權力和輿論導向。他們等于是自下而上,可以像不斷擴散的癌細胞一樣,逐漸吞噬掉整個國家和皇權的。

他們主宰着朝代的更疊,影響着王朝的興衰,坐看天下風起雲湧。各個世家大族依靠着自己的财力、物力、人力影響着天下大勢。東漢末年,皇權衰落,世家豪門把控着朝堂,為維護家族利益,世家門閥趁機大肆兼并土地,聚斂錢财。激起農民起義,東漢王朝至此落幕。

曹操打壓士族主要是因為在很早以前曹操就認識到了士族的危害,早在董卓之亂時期,十八路諸侯聯合讨伐董卓,各路軍閥世家,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在作戰中互相制約。拖延進度。這讓曹操明白了世家門閥的本質:利己主義。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世家門閥的眼中根本沒有大漢江山,有的隻是自己的利益。在官渡之戰時期,更是許多世家在背地裡暗通袁紹。在曹魏政權時期,世家門閥對曹操的許多政策都進行過抵制,是以說世家門閥的存在對曹操的統治是一種威脅。對世家的打壓也是勢在必行。

早期的曹操需要世家的力量打天下,但當政權稍微穩定的時候,世家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曹操也就開始打壓世家。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三、曹操針對弘農楊氏的原因

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背後都有世家勢力的支援,其中益州世家支援劉備、江東門閥支援孫吳,而曹操這邊由于勢力最強,支援他的世家也最多,其中以河内司馬家、颍川荀家、弘農楊家三大家族為主。

其中颍川荀家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幫助曹操打天下,荀彧和荀攸更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謀士,曹操自然不會動荀家。河内司馬家,向來隐忍,尤其是司馬懿簡直就是個忍者神龜,讓曹操始終難以抓到把柄。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反觀弘農楊氏,其在朝堂的勢力最大。楊家并不是真正的忠于曹操,是以對曹操政策的抵制最為嚴重,而其子楊修在早年就參與到了曹操的世子之争中。

世家參與世子之争,是曹操不能容忍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天下最終也落入世家的手中,于是決定對楊家下手。

同時打擊弘農楊氏,能夠維護三個世家之間的平衡,三個世家中,弘農楊氏朝堂勢力過大,曹操活着的時候,自然不懼。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但他死後,其繼承人未必能夠壓制楊家。在曹操殺楊修後,立馬就開始扶持司馬家的司馬懿,目的就是維持朝堂平衡。

曹操殺楊修也是在表達一個意思,那就是世家大族不要介入世子之争。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四、

曹操打擊世家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1、血腥殺戮

曹操讨厭世家,親近寒門是人所共知的,世家在曹操眼中一直都是威脅其統治的存在。誅殺士族也是曹操打壓士族的主要手段。

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就以為父報仇的名義屠殺徐州城。曹操在徐州屠城,主要殺的就是徐州當地的豪門士族。徐州在曹操屠城前并沒有受到戰亂的波及,當時的豪門士族牢牢把控着徐州。

根據世家豪門牆頭草的性質,在曹操離開以後很有可能立馬投降到其他軍閥手中。是以曹操就以為父報仇之名對徐州的世家豪門進行了屠殺,目的地就是摧毀徐州城世家門閥體系,将徐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2、屯田令

建安

元年,

棗祗

韓浩

向曹操建議道

“夫定國之術,在于強兵足食,

秦人

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于是在

許都

(今

河南

許昌

)附近進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無主和荒蕪的土地。勞動力、耕牛、農具是鎮壓

黃巾起義

中擄獲的,有一部分勞動力号稱為招募其實是被迫而來的。根據曆史記載曹操

“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積谷,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并群賊,克平天下”。

曹操實行屯田制度讓曹操獲得糧食、安置流民,穩固了自身的統治。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這個制度的實施能夠打破世家門閥對經濟的壟斷,瓦解了世家門閥對曹魏經濟的統治基礎,讓曹魏的經濟來源不再是單單靠世家門閥支援。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3、頒布求才令,“唯才是舉”

兩漢時期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制,所謂察舉制就是你得靠别人推薦才能當官。這就導緻了在朝堂當官的人大部分都是有背景的世家子弟。比如弘農楊氏家族成員占到曹魏官員的一半不止。為了打破世家門閥對仕途的壟斷,曹操頒布了求賢三令。天下人才不論出身,唯才是舉。

求賢令的頒布,打開了寒門學子進入朝堂的大門,打破了世家門閥壟斷官場的局面。曹操通過舉賢令的頒布,完成了曹魏官場的洗牌。也就是他的這道指令之後兩年,再也得不到重用的荀彧,郁郁而終。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五、曹操對士族的打壓随着曹操的死亡而終結

曹操在世時期,對士族一直采取打壓政策。但當他死後,其子曹丕在司馬氏的扶持下登上王位,曹丕在位期間他改變了曹操打壓士族的政策。開始籠絡士族,加強統治,更是制度九品中正制進行官員選拔,讓士族子弟再次主導朝堂。

九品中正的選官制度是以家世血脈為标準,門第高即獲高品。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再加上曹丕統治時期過分重用司馬家,打擊曹氏宗親。導緻曹丕死後司馬家一家獨大,曹氏一脈衰弱。最終曹家天下被司馬家竊取,曹操一生心血終究化為虛無。

在後來的兩晉南北朝時期,世家門閥制度更是達到頂峰。先後出現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等頂級豪門。甚至出現世家與皇權共治天下的局面。

曹操怒殺楊修,公開理由欲蓋彌彰,其背後另有隐情

六、總結

俗語有雲:“三代為一門,五代為一閥,十代一世家”。可想而知世家門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過數代積累。世家門閥起于秦漢、興與魏晉,在這千年的時間裡,世家門閥一直影響着世界。

但萬物終有興衰,世家門閥也是如此。随着科舉制度的确立,世家門閥不再壟斷朝堂政權,慢慢走向了衰落。正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中所說“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代繁華終究謝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