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的真正原因: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兩千年多年以來,人們對秦皇陵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盜墓賊對秦皇陵更是垂涎三尺,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因為秦皇陵封土太大了,地宮位于地下很深的地方。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的真正原因: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秦始皇陵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始建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7年至秦二世2年,公元前208年,曆時39年建造而成,陵園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裡,相當于78個故宮的大小。

秦始皇陵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形成三面環水之勢,依山環水是秦始皇陵最重要的地理特征,當時秦朝總人口約為2000萬人,而築陵勞役多達72萬人之多。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的真正原因: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13歲繼位不久之後,就開始下令修建陵墓,直到他逝世,整個陵園工程還未竣工。

關于秦皇陵地宮的描述,司馬遷《史記》裡描述的很清楚:

“穿三泉,下銅而緻椁,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如果記載無誤,那意味着秦皇陵地宮挖掘時時,穿過了三層地下水,鹹陽這裡古時候一層地下水距離地面約16米左右。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的真正原因: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1965年,郭沫若要求考古專家編制對挖掘秦始皇陵的詳細計劃,并提前做了考察研究。理由是挖掘出來,進行保護性的開發,以免遭受大自然的破壞。同時,發掘出來和秦始皇的兵馬俑形成配套,形成完整的陝西黃陵旅遊區。

最後把這個計劃報到國務院的時候,卻被否決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提出了發掘秦皇陵要滿足四個條件,結果當時一個條件都不滿足。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的真正原因: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這四個條件是:

一、發掘出土的文物能否得到有效保護;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内有百噸的水銀作大江大河,水銀有毒一旦呼入将會緻命。安全地處理地宮内的百噸水銀,将是一個大問題。同時,又有機弩矢等防盜機關,開挖是件非常兇險的事,稍不注意,考古人員的生命安全就會受到危害。

而且在地宮上方有高溫度異常,專家判定在墓下還有一個巨大的排水工程,由于骊山地下水資源豐富,地下河流多,是以在秦始皇陵裡有個巨大排水工程,以保持墓室的幹燥,這也是在發掘的一個難題。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的真正原因: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二、巨大封土堆一旦破壞,根本無法恢複,這本身就是文物;

三、發掘與國家文物保護政策背離。我國文物保護政策是這樣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對大型帝王陵寝暫不進行主動發掘”等;

四、秦皇陵發掘的難度太大了,當年秦穆公墓地(即秦公一号大墓)就耗時了10年時間,而且發掘期間會出現很多問題,怎麼應對?這些都是問題。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的真正原因: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秦陵帝宮曾經被挖掘過嗎?

根據古文獻記載,秦始皇陵墓被大規模的盜擾大概就有7次之多,曆代都有相關的史料記載。盜墓者包括項羽、赤眉軍、石虎、黃巢等。也有《漢書 劉向傳》中記載的牧羊小兒為了尋羊不小心以火把燃燒了大量秦皇陵的傳說。

對秦始皇陵大肆盜掘最有名的曆史事件就是項羽率30餘萬人,持續30多天的盜掘秦陵。《史記 高祖本紀》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私收其财物”。

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的真正原因: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史記 高祖本紀》還有記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其财物,罪四。”《水經注 渭水下》中記載“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椁取銅。”

牧人尋羊燒之,火延90日不能滅,根據兵馬俑坑出土的文物,有明顯的火燒和毀滅的痕迹,是以多數人相信史書中記載的事件是真實的。

但更多細緻的研究表明,項羽等大肆挖掘皇陵的勢力可能并沒有找到皇陵地宮。

是以基于“無法保護”,留在土裡更安全,更能留給後世人的考古共識,目前基本上已經沒有要挖掘秦皇陵的聲音了,專家們希望它就這麼靜靜的躺着,等後世人來解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