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壹點音頻胡子說史: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為啥改名?有啥典故?

講正史野史,說曆史;談奇事怪事,講故事。聽衆朋友大家好!這裡是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音頻欄目《胡子說史》。關于曆史趣聞、名人轶事,請聽我慢慢道來……

胡子說史上期講述了“史上最有争議、最時髦”皇帝雍正的奇特愛好和暴死之謎。咱這期再說說“史上最草根”“經曆最豐富”的皇帝朱元璋名字的有趣來曆。

話說1368年1月23日,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國号“大明”。朱元璋可謂典型的草根皇帝,從放牛娃到小和尚再到乞丐,又從郭子興的警衛員到起義軍元帥,最後當上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有趣的故事說也說不完,今天咱就先說說他改名字的故事。

壹點音頻胡子說史: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為啥改名?有啥典故?

(插圖:民間朱元璋畫像是典型的豬腰子臉)

朱元璋家中排行老八,取名朱重八

其實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出生于元朝文宗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元1328年10月28日),濠州鐘離人(今安徽鳳陽)。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他爹叫朱世珍,娘為陳氏。朱元璋在自己家裡排行第四,而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是以取名叫朱重八。

根據朱元璋自己寫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記載:朱元璋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句容(今江蘇省句容市),家住朱家巷,朱元璋以上幾代人都以農業為生。由于家裡貧困無法讀書,朱元璋從小就給村裡的地主放牛為生。

朱元璋是啥時候改名的呢?為啥要改為“元璋”?是誰給他改的?有什麼典故呢?這要從他參加義軍并娶了後來著名的“馬皇後”說起。

壹點音頻胡子說史: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為啥改名?有啥典故?

(插圖:影視劇照中的小和尚朱元璋)

走投無路做和尚,後來加入黃巾軍

那時候,元朝壓榨百姓,将人分為四等,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是賤民。蒙古人無需勞動就可以享有漢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産,殺死人的唯一代價是賠償一頭驢;賦役沉重,再加上災荒不斷,廣大群眾掙紮在死亡線上。

1343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不到半個月,朱重八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隻剩下朱重八和二哥,家裡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還是好心的鄰居劉繼祖給了他們一塊墳地。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屍體,将父母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

為了活命,朱重八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朱重八在走投無路之下,就投奔了皇覺寺的高彬和尚,剃度為僧做了小行童。?不久,當地鬧饑荒,寺裡得不到施舍,住持隻好打發和尚們雲遊化緣。?這樣,年僅17歲的朱重八也隻好離開寺院沿街乞讨。

朱重八邊走邊乞讨,他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陽,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東經鹿邑、亳州,于1348年又回到了皇覺寺。而在外雲遊的三年,也正是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時期。

這時,定遠土豪郭子興聯合孫德崖等人起兵,數萬百姓響應。郭子興聚衆燒香,成為當地白蓮會的首領。起義軍攻下濠州後,郭子興自稱元帥。随後,郭子興據濠州而堅守,号令彰明,一時影響甚廣。

朱重八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恰在此時,他的師兄秘密告訴他,說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重八幹脆就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而去。這一年,朱重八25歲。

為配得上元帥養女,娶妻後更名朱元璋

朱重八入伍後,作戰勇敢,機智靈活,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于是把朱重八調到帥府當差,任命為親兵九夫長(相當于警衛班長)。朱重八閱曆豐富,精明能幹,處事得當,打仗時身先士卒,獲得的戰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興元帥,得了賞賜,又說功勞是大家的,就把賞賜分給大家。不久,朱重八在部隊中的好名聲傳播開來。郭子興也把他視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總是和他商量商量。

壹點音頻胡子說史: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為啥改名?有啥典故?

(插圖:馬皇後畫像)

當時郭子興有一養女,是其至交馬公的女兒。馬公死後,他最小的女兒便由郭子興收養。郭子興見朱重八是個人才,于是便把養女馬氏嫁給了朱重八,從此軍中改稱朱重八為朱公子。由于當上了元帥的女婿,而且在軍中威信大增,但朱重八這個名字實在是不好聽,而且也看不出什麼出息。于是在郭子興的建議下,朱元璋才将名字正式由“朱重八”改為“朱元璋”,字國瑞。朱重八改為朱元璋,表達了其願作為誅(朱)滅元朝的璋器(璋,古代的一種玉器)的願望。也表達他以國之銳器“誅滅元朝”的決心。

壹點音頻胡子說史: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為啥改名?有啥典故?

(插圖:朱元璋的皇家畫像)

從此,朱元璋不忘更名初心,曆經千辛萬苦,最終誅滅了元朝,收回了後晉割讓的幽雲十六州,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了中國。成為大明朝開國皇帝,也為華夏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閱曆最豐富的草根皇帝,朱元璋也是最有故事的皇帝之一,以後咱再細細道來。

好啦,今天的“胡子說史”就講到這裡,感謝您的收聽和關注。

作者翟恒水

主播翟恒水

後期淩文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