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分享|把知識當飯吃不能發展出科學,隻能發展出美味,!

讀書分享|把知識當飯吃不能發展出科學,隻能發展出美味,!

16

12-2021星期二

【編者注】人類不斷追求把物質分解成更小的東西,到了粒子質子還要繼續分下去,這是與把知識當飯吃的認識水準截然不同的,知識當飯吃隻能發展出美味,卻發展不出科學。

讀書經驗點滴

——鄒天石

如何讀書才能提高自己的認知水準?這個問題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誰是那個“自己”,二是什麼是認知水準。

讀書效果緣何差異很大?

許多人喜歡讀書,但效果卻差異很大,概括起來有兩大類,一類是讀給自己的,吸收書中的内容改進自己的認知水準。另一類是為他人讀的,讀書就是找精神寄托,把别人的說法當成偶像崇拜。

前者讀書首先是找出真正有意義的問題,僅這點就非常不容易,例如,你會算一道數學題不難,可是你要給别人出一道類似的數學題就需要更高的了解水準。

馬克思的讀書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分析對比,他堅信人類能夠實作共産主義理想,通過大量對現實問題剖析,找出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差距,運用唯物主義思想方法全面分析其中原因,找出了剩餘價值這個理念,進而把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了。

伊隆馬斯克是個科技天才,他讀書也是首先找到有意義的問題,人類最缺什麼就研究什麼,而不是什麼賺錢最快最容易就讀什麼書,找問題就是建立自己和現實之間的互動關系,有了這個才有讀書的真實意義。

“無用知識”何來?

有人說要讀“無用知識”,這種說法就是拒絕提出真實有意義的問題,如果你明知這種書是無用的,那麼也就說明了你還沒有找到其中真實問題,這和書有用無用無關。

如果你認為打麻将對于自己最有用,那麼你就會産生如何打好麻将的問題,不會去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樣才能有效運用自己的時間。

一個不講讀書效率的人其實不是為了解答問題而讀書,他們隻是做出讀書的樣子給别人看,說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擡高自己,本質上就是把别人的說法當成了崇拜偶像,屬于迷信行為。

如今許多人依然存在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思維,這些和他們不懂如何提出真實問題有關。

如何提升認知水準?

中國古人說“道可道,非常道”,這提出了“道是何物”的問題,如何認識什麼是真實的“道”呢?儒家認為克己複禮就是道,人倫現實關系就是道,我們相信這個道德就解決了人類自身的問題。

例如,過去人們說“養兒防老”,因為按照孝道父母可以依靠孩子們贍養老人,這是一種道德,也是實際生活方式,是一種無形的契約,保障了人們繁衍生息。

古人也有“格物緻知”的說法,但是如何格物才能真的緻知呢?中醫可以通過大量的經驗教訓獲得一些有效治療方法,但很難實作理論性認知能力提升,這是事實。依賴人本身的直覺很難認識眼睛看不到的微觀和宏觀世界,必須形成一套認知思想和工具才能真正進入理性世界。

牛頓看到蘋果落地而産生了地心引力問題,後來發現了力學原理,這不是巧合,而是西方數學的啟發。數學不能單用直覺認識,而是需要邏輯思維推演。人類計算出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單靠直覺是無法做到的,沒有這種周期表又怎能認識世界的化學成分呢?

發展出美味與科學之不同!

人類不斷追求把物質分解成更小的東西,到了粒子質子還要繼續分下去,這是與把知識當飯吃的認識水準截然不同的,知識當飯吃隻能發展出美味,卻發展不出科學。

說到最後,我給大家提出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有一千萬猶太人,有十四億中國人,他們各自讀書人的比例是多少呢?

鄒天石,旅美地緣政治學家,中國畫家,在美國生活三十餘年,創作時評數千篇,散見于海外報章和國内網絡媒體。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觀點、思想為海内外政界、學界與傳媒界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