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雙槍老太婆原型,英雄隐瞞身份低調當保姆,20年後才被人認出

在文學作品中,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非常喜歡的形象,就是“雙槍老太婆”。可能有人認為,雙槍老太婆是一個文藝創作的形象,實際上,雙槍老太婆是有原型的,她叫焦子英。

焦子英1905年出生在湖北省太冶市焦河村。1905年處于晚清時代,數千年來的封建思想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對婦女更加苛刻,傳統的封建禮教禁锢着婦女的身心自由和平等地位。

但是,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勝利,清王朝被徹底推翻,新興的思想文化浪潮湧進中國,焦子英受到啟迪,明白隻有推翻封建地主階級,才能真正地翻身當主人。

她是雙槍老太婆原型,英雄隐瞞身份低調當保姆,20年後才被人認出

1929年,焦河村卷入了革命中,焦子英擔任村裡婦女協會的主任,帶領全村婦女崇尚婚姻自由,并且率先解除了自己的包辦婚姻。

第二年,大冶縣的蘇維埃政府成立,焦子英當了勞動部部長,并與農場長c結婚,實作了自主婚姻。婚後夫妻雙雙參加紅軍,并因為工作努力收到了組織的表彰。

在一次幹活時,丈夫把一把手槍遞給焦子英保管,使得原本就有一把槍的她成為了雙槍手。當時,她騎上馬上,手握雙槍,看到的老百姓紛紛誇她英姿飒爽、威風凜凜,這就是雙槍老太婆形象的由來。

她是雙槍老太婆原型,英雄隐瞞身份低調當保姆,20年後才被人認出

後來,在多次反圍剿中,焦子英擔任遊擊隊隊長,四處遊記,漸漸群組織失去聯系。在這期間,焦子英的遊擊隊嚴格遵守紀律,隊員們甯可吃樹皮嚼草根,也不肯拿群衆一針一線。他們潛伏在山裡,晚上還下山給群衆宣傳革命道理。他們還把打土豪奪來的糧食和衣物,分發給窮苦群衆,赢得了大家的愛戴,在鄂東南一帶的,“騎匹白馬,雙手打槍,專門打土豪,為窮人撐腰”的女遊擊隊長焦子英。敵人一度懸賞2000大洋抓焦子英。

直到1937年,焦子英所帶領的隊伍才才找到組織。因為當時焦子英的丈夫曾排甲已經犧牲,上司看她這個年紀,又受了那麼多苦,勸她再次成家立業。後來,在組織的安排下,焦子英和和遊擊隊隊長江有書結婚。

她是雙槍老太婆原型,英雄隐瞞身份低調當保姆,20年後才被人認出

不幸的是,一場“平江慘案”使得他們夫婦倆與黨組織脫離,隻得留在湖南農村從事農業生産,暗地裡尋找黨組織。1941年,焦子英夫婦倆被捕入獄,所幸一個湖北老鄉放走了他們,于是他們來到宜春西門外,靠做生意謀生。可惜,江有書以“不能生育”為由離開了焦子英,孤苦無依的她在機緣巧合下加入了一個雜技團,并嫁給了團長嶽邦林,從此過上了靠雜技謀生的生活。

1955年,馬戲團解散,嶽邦林變成清潔工,焦子英變成保姆,兩個人低調生活,從沒有想過向組織伸手求助。直到1975年,焦子英才被一個老戰友認出,從此一代傳奇女俠被挖掘,登門拜訪者不斷。

幾十年間的風雨飄零,幾番生死的存亡曲折,幾場婚姻的重建立立,都标榜着這一位傳奇女子對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對組織的忠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