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戰将系列59:萬毅(一)
作者:桅杆
在四野衆多将領中,萬毅中将的經曆非常特殊:他是東北陸軍講武堂畢業的高材生,是張學良的愛将,按他自己的多次說法是“從舊軍隊過來的人”;他1942年8月在山東投奔八路軍,是東野唯一一個由東北軍出身的縱隊司令;他深得林、羅首長信任,多次擔任戰場指揮,東野第一次整編時任主力1縱司令員;他因不适應我軍指揮風格,被林彪改任1縱政委,不管政工,專門學打仗。
無論在東北軍還是我軍,萬毅的職務都不算高,卻是被兩個敵對陣營的最高決策者毛、蔣“點名”的人。對于這樣一位具有民族大義、正直不阿的軍人,雙方的領袖态度截然不同。今天開始說說萬毅将軍這些事。

(一)老蔣在電報中點名:秘密處決
萬毅在1938年3月秘密加入組織,被吸收為特别成員。1940年,萬毅任東北軍57軍111師333旅旅長,率部在山東抗日。當年9月,57軍軍長缪徵流搞“曲線救國”,安排親信與日軍秘密談判,準備拉57軍投靠日本人。萬毅得到确切資訊後,當即向111師師長常恩多報告。
九一八事變後,20多萬東北軍被趕出東北。國仇家恨,不少東北軍官兵心存大義,有強烈的抗日情緒。常恩多就是這樣一位正直、有氣節的軍人。接到報告後,常恩多對這種叛國賣國的罪行非常氣憤,對萬毅說“我們一定要除掉他”。随即,兩人商定了鋤奸方案,準備利用部隊移防之機逮捕缪徵流,由萬毅負責實施。
遺憾的是,由于萬毅的計劃不夠周密,讓缪徵流逃脫了。缪徵流拉57軍投敵的陰謀雖然沒有得逞,但事情卻鬧大了。當時,57軍隸屬魯蘇遊擊戰區,歸東北軍将領于學忠指揮。于學忠是東北軍元老,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送蔣氏回南京前,曾将東北軍托付給他。此事發生後,一來缪徵流惡人先告狀,二來于學忠想息事甯人,最後将這起鋤奸事件的性質說成是“鬧事”。
常恩多在東北軍中資格老、威望高,于學忠不好動他,便上報說是“萬旅鬧事”,把萬毅當作替罪羊。加之萬毅思想激進,抗日堅決,體恤士兵,清正廉潔,不與一些苟且之徒同流合污,頗有“八路”之風。在于學忠的暗中指使下,111師一些人乘常恩多病重之機,于1941年2月17日将萬毅扣押,并解除了他的旅長職務。在押期間,蔣氏緻電于學忠:“萬毅通敵、叛國,應予秘密處決,具報。”這時萬毅不過是東北軍的一個旅長,卻被蔣軍陣營的最高人物蔣氏直接“點名”處決,也是創造了一個紀錄。
好在于學忠還算是一個正統軍人。看了蔣氏電報,他對身邊的人說:“秘密處決?我當兵20多年,還沒幹過這樣缺德的事。”實際上,于學忠另外還有更深的考慮:一是秘密處決屬下将領,有損失他在東北軍中的威信;二是萬毅屬張學良的心腹愛将,如果秘密處決,将來見面不好交待。于是決定對萬毅進行審判,然後再槍決,這樣對各方都好交待。
應當說,于學忠的這個處理決定,客觀上救了萬毅,為萬毅越獄留出了時間。1942年8月2日,也即被扣押了1年半之後,萬毅乘看守松懈之機,成功逃出關押地,進入八路軍駐地,并就此開始了新的征程。
(二)主席在電報中點名:進軍東北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開始對日作戰,進軍中國東北。8月10至11日,由主席起草、以朱總司令名義,延安連續發出的7道指令。其中11日8時發出的第2号指令中說“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甯進發……以配合蘇聯紅軍作戰”。
當時,萬毅的職務是山東軍區下屬的濱海軍區副司令員兼濱海支隊支隊長。這次被我最高決策者點名,是因為萬毅曾經為東北軍将領這一特殊身份,是要他擔當曆史重任。在第2号指令中同時被點名的,還有呂正操和張學思,也曾經是東北軍将領。
對于這次被點名,萬毅是萬分激動,可以說是思緒萬千:自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已經離開東北故土14年;經過10多年的血拼,抗日戰争終于勝利了;多少年來,打回老家去的夢想終于就要實作了;有了主席的這道指令,馬上就可以回到夢牽魂繞的故鄉了。作為一個東北人,尤其是一個東北軍人,怎能不激動?
根據總部指令,山東軍區立即組建了東北挺進縱隊(萬毅縱隊),任命萬毅為司令員,周赤萍為政委,立即進軍東北。從9月24日開始,東北挺進縱隊3500多人,從煙台黃縣栾家口啟航渡海。25日中午,萬毅親率先遣隊在遼甯興城釣魚台登陸,時隔14年,再次踏上東北的土地。
萬毅縱隊是山東部隊中最早進入東北的。由于當時東北局勢比較混亂,萬毅縱隊最初為東北局擔當了“救火隊”角色,攻梅河口、救通化、打法庫,還裝扮成警察控制了長春。
這件事比較有趣,順便說一說。當時,蘇聯紅軍總部設在長春,蔣軍東北行營也設到長春。應地下組織的要求,萬毅派2支隊1個大隊潛入長春,繳了僞警察局的槍,部隊全部換成警察服裝,一舉控制了全城并負責維護治安。沒過多久,蔣軍官員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長春的警察全是山東口音,警官全部佩戴手槍而不是通常的指揮刀,還裝備有機槍,完全是一支作戰部隊。于是判斷,這些警察肯定是山東過來的八路,便向蘇軍提出交涉。
不僅如此,萬毅還根據東北局的訓示,準備打向長春機場空運的蔣軍部隊。得知這些後,駐東北蘇軍總司令馬林諾夫斯基大發雷霆。
東北挺進縱隊後來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1946年下半年東野第一次大整編時,第7縱隊編為1縱3師,即後來的38軍114師。萬毅先後擔任1縱司令員、1縱政委、5縱司令員、42軍軍長,參加了東北3年解放戰争的全過程。
平津戰役結束後,萬毅到西柏坡參加大會。會議期間,主席又點名接見了萬毅等人。由于是第一次見主席,他心情很緊張,認為自己是“出身于舊軍隊的軍官,各方面又都是很幼稚的”,不知道見面後會是怎樣。
晚年萬毅
誰知一見面,主席幾句家常話,就輕松化解了他的緊張心情。對于這次見主席,他40多年後在回憶錄中寫道:“雖然這是與主席頭一次見面,但他的親切态度,說話幽默風趣而又寓有深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