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作者:暴走吧曆史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央蘇區的紅軍經過整整兩年的長征、轉戰了14個省,終于在陝西會甯會師,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也開始紅軍的新征程。

兩年的長征路上,紅軍不缺少慷慨悲壯、感人涕下的故事,1934年10月發生在貴州的紅軍故事卻讓人摸不着頭腦。

根據資料記載,曾經有100多名紅軍被敵人逼到了山上,然而之後便再無下落,沒有活着的人,更不見犧牲者的屍體。後人尋訪的時候發現,當地不僅沒有聽說過這些紅軍的故事,就連故事中的那座山都不曾出現過。

這座和百餘名紅軍一起消失的大山究竟是怎麼回事,黨史研究專家終于在事件發生的70年後得到了答案。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紅軍簡筆畫

1934年8月,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戰鬥尚未結束,但紅軍在與國民黨反動派的鬥争中長期處于下風狀态。蘇區根據地的縮小讓紅軍采取分兵抵制的方式,仍然未能阻止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紅七軍團先一步作為抗日先遣隊繞道閩浙皖贛邊迂回挺進,沒能牽制住國民黨的援軍,紅六軍團近萬人則在任弼時、軍團長蕭克和政委王震的帶領下前往黔東根據地與賀龍部隊彙合。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任弼時與妻子

紅六軍團從8月7日出發,途中經曆敵人的重重阻撓,且戰且進,在10月5日進入貴州省石阡縣境内。紅六軍團按照朱德總司令部署的路線前進,沒想到正好迎面遇上了與湘、黔軍閥會合的桂系軍隊。

10月7日這天,紅六軍團與敵人在貴州石阡縣的甘溪地區進行了一場遭遇戰,湘、黔、桂三方已經達到了24個團的兵力,而且裝備齊全,連日奔波的紅六軍團毫無勝算。

蕭克當機立斷,讓18師的52團負責掩護軍團主力部隊撤退,師長龍雲和團長田海清随軍作戰。龍雲當時已經是和粟裕齊名的紅軍戰将,蕭克對他是十分放心的。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紅六軍團18師師長龍雲,1936年犧牲于國民黨手中,年僅32歲

龍雲沒有辜負上級的期望,帶領52團成功掩護主力轉移,并将敵人的火力全部吸引到自己這邊。主力部隊安全撤退後,龍雲才帶着52團進行追趕,卻在龍塘的朱家壩路口被敵人的援軍攔住了。

52團隻能就地和敵人展開激烈的戰鬥,雙方鏖戰幾個小時都沒能分出勝負。幸好蕭克派了49團回頭對52團進行增援,前後夾擊之下才在敵人的防禦中撕開一道口子,讓52團順利突圍。

然而敵人在身後緊追不舍,龍雲又脫離了49團的掩護,決定往西前進,與北上的主力部隊錯開方向,也讓敵人誤以為紅軍主力往西而去。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紅軍阻擊敵人

52團成功吸引了所有的敵人,卻因為人生地不熟而一直在龍塘鎮附近打轉,而隊伍中的戰鬥減員情況也非常嚴重,僅僅剩下400來人。

由于貴州大部分地區屬于國統區,國民黨反動派不遺餘力地抹黑紅軍形象,将紅軍和中共說成青面獠牙的赤發惡鬼,導緻了甘溪許多百姓都沒有給52團提供幫助,反而家家緊閉門戶。

10月16日,龍雲和田海清帶着52團剩下的人在山間摸索良久,終于遇到一個願意給他們帶路的村民。這個好心的村民将52團引上了被附近居民稱為“困牛山”的一座大山上。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在困牛山懸崖的紅軍

困牛山三面環水,隻有一個方向能上去,而村民們的牛時常在山上走失,是以被稱為“困牛山”。52團上山後,認為這是紅軍主力部隊的敵人也緊随其後。這時候部隊再次兵分兩路,龍雲帶着200餘名戰士趁敵人不注意下山。

又經過月餘的跋涉,龍雲終于追上了紅六軍團的大部隊,并成功與黔東根據地的賀龍三軍團會合,繼續和國民黨鬥智鬥勇。然而被引到困牛山上的200人卻從此失去了蹤迹,不僅沒有一名戰士回來報信,就連紅軍後來回去尋找,發現所謂的困牛山都不存在。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随着長征勝利、抗戰勝利、解放全國乃至新中國成立,紅六軍團的老戰士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們,多次派人到石阡縣一帶進行打聽,還委托了軍史調查專家進行專訪。

然而石阡縣當地的群衆紛紛表示自己毫不知情,偶爾有人聽說過那裡曾經發生過一場惡戰,卻根本不清楚戰鬥雙方的身份和最終下落,困牛山這個名字更是沒聽說過。

軍史專家十年後又重新走訪了一遍在石阡縣的尋訪之路,依舊沒有任何線索,困牛山和那200名戰士仿佛憑空消失,不曾出現在任何人的記憶裡。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左下角的紅色箭頭處為甘溪紅軍烈士紀念碑

2002年,石阡縣黨史研究室的副主任楊又鑄在人大會議中關注到了紅軍在這裡戰鬥的情況。作為一名黨史研究愛好者,楊又鑄順着資料進行了詢查,卻沒有在縣志或黨史中發現更多的記載,紅軍作戰的故事戛然而止。

楊又鑄親自到石阡縣尋找困牛山,在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口中得知龍塘鎮有一座符合描述的大山。于是楊又鑄和研究室的同志一起住在了龍塘鎮,楊又鑄本人則每天乘坐村民專用的班車,通過和他們閑聊擷取資訊。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困牛山

楊又鑄的行動持續了整整兩年,期間整理了不少資料,也找到了幾位跟着龍雲一起從困牛山撤退的老紅軍和紅軍後人,雖然仍舊沒有山上那批紅軍戰士的下落,卻得知了甘溪槽村這個關鍵線索。

根據村民叙述,甘溪槽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進行公開祭祀,整個村子的人都會參加。如果是為了祭祀自己的祖先,甘溪槽村全村同宗的可能性不太大,楊又鑄直接聯想到了失蹤的紅軍戰士。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祭奠紅軍烈士

楊又鑄和幾位同僚一起到甘溪槽村進行走訪調查,漸漸從村民的口中拼湊出了一個真相:村民們祭祀的正是在困牛山上犧牲的紅軍戰士們,他們在1934年的犧牲無比悲壯而又令人感動。

師長龍雲帶領200多名戰士離開後,剩下200人在田海清的帶領下向山頂撤退。由于部隊前一天買油時把桐油當成了食用油,導緻部隊許多戰士都拉肚子,戰鬥力也被削弱,團長田海清就在撤退途中壯烈犧牲。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困牛山舞台劇

剩下的戰士們一步步退到了虎井溝300米長的懸崖邊,但他們始終不敢對着敵人開槍。原因就在于這些狡猾的反動派抓了很多當地的老百姓做盾牌,放在隊伍的最前列,導緻愛護百姓的紅軍束手無策,隻能一步步退向懸崖邊。

170餘名戰士端着槍和敵人對峙,半天聽不到一聲槍響。一個連長打破了沉寂,對戰士們大喊“甯死不做俘虜!”,随後便把槍彈扔到了懸崖下面,縱身一躍,之後的紅軍戰士們一個個跟随連長的壯舉,全部選擇了跳崖,甯可自殺,也不肯向老百姓開一槍。

甘溪槽村的很多人都聽老一輩的講過當時的情景,他們聽到槍聲後曾經偷偷地躲在家裡往對面的山上看,隻見很多人一起跳下懸崖,還都是一群年輕的娃兒。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根據見過紅軍屍體的老人回憶,崖下的紅軍約莫有百來個,有散開的,也有一堆一堆的,還有一個紅軍跳下去的時候屁股坐在了樹樁上,死狀十分慘烈。

被國民黨釋放的村民們自發對紅軍進行救治,一共有十幾名幸存的紅軍戰士被帶回了村裡,因年紀小、拉肚子而虛弱無力的陳世榮就是幸存者之一。

陳世榮原名何步榮,當年隻有19歲,是52團的司号員,跳崖時被一根樹藤挂住,意識還是清醒的。陳世榮等到天黑,判斷敵人已經撤退才攀着樹藤爬了出來,沒走多遠就遇到了土匪。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陳世榮

土匪準備殺掉陳世榮時,一個路過的地主開口相勸:“他還是個娃娃,殺他搞哪樣”。陳世榮是以死裡逃生,身上的傷口卻已經潰爛生蛆,後來被馬槽溪村一個叫陳國善的人收養,就此改名陳世榮,定居在這裡。

被救回來的其他紅軍戰士有幾個人選擇了回去尋找部隊,也有幾個人和陳世榮一樣留在了村裡生活。他們和村裡的百姓一起為虎井溝懸崖下的紅軍收納屍骨,并把紅軍的感人事迹講給大家聽,完全不懼國民政府的威脅。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當地為跳崖紅軍做的記号

新中國成立後,陳世榮還當上了農會主任和大隊書記。陳世榮經常對自己的兒子懷念曾經的紅軍生活,給他唱了很多紅軍的歌,每年還會和附近的幸存戰友一起祭奠自己犧牲的戰友們。

52團100多名紅軍集體跳崖的事件是中國革命戰争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集體跳崖事件,處于石阡縣和思南縣交界處的困牛山村是唯一直到這段故事的知情人,但兩地的縣政府都沒有記載這段曆史,而紅軍跳崖的故事就在老人、小孩的口口相傳中一直流傳着。

困牛山村公社曾經在上世紀70年代到崖底的大河中打撈過紅軍屍骨,村裡人每到清明和重陽都會自發道地虎井溝的岩石便進行燒紙祭拜,長年累月下來,那一塊的岩石都被熏得漆黑。

1934年上百紅軍與大山神秘“失蹤”,70年後,一山村揭開感人真相

困牛山紅軍壯舉紀念碑

困牛山紅軍跳崖的真相被揭曉之後,當地的政府于紅軍後代一起修建了紀念碑,上面還有蕭克親自題寫的碑名,而相應的碑文、傳記和資料也逐漸豐富起來,英勇犧牲的紅軍戰士們不再默默無聞,如今硝煙不再,但52團跳崖紅軍的精神永存,他們被困牛村和甘溪槽村以外更多的人記在了心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