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太平天國什麼最多?答案是王娘。所謂王娘者就名号上而言相當于其他朝代的王妃,不過太平天國的王娘頭銜并不值錢。這是因為太平天國的王府沒有太監,然而王爺們又不敢在家裡安排男人做事,是以府中一應事務幾乎皆由女子打理。太平天國作為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在其教義中有着“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這樣樸素的平等觀念。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是以太平天國的王府女眷皆稱王娘。連王府看大門、掃地的都稱王娘。名為王娘,可幹的就是丫鬟的活。不過導緻太平天國王娘多的原因還不隻是因為王府女眷皆稱王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太平天國王府多。王府多的原因是因為王爺多:太平天國一共冊封了2700多個王。别看太平天國隻存在了短短的13年,可在王爺的數量上一點不比那些大一統王朝少。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洪秀全上司的太平天國運動其實是基于宗教意識形态的一次政教合一的舊式農民起義。這次起義在形式上采用了宗教聚集的方式,但在本質上與以往的農民起義仍有許多共性。泥腿子出身的洪秀全把中國農民階級數千年來關于均貧富的平等理念同宗教中宣揚天下衆生平等的理念結合起來提出要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錢同使、無處不保暖、無處不均勻的人間天國。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洪秀全所謂的“人間天國”基本上就類似于中國古人的大同世界理想。在這樣一種理想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應當打碎階級尊卑的枷鎖。早年的洪秀全也确實曾提出要和大家“同頂天父天兄綱常”、“一統太平江山”。那時洪秀全本人以及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等太平天國的早期進階骨幹們對權謀之類的東西還沒有太多體會,是以也沒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官制體系。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金田起義時除了洪秀全本人以外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等人均以軍師之職總理政務。洪秀全是一個參加科舉屢屢落榜的秀才,楊秀清更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燒炭工出身。當時太平天國的上司層文化水準普遍偏低。洪秀全等人接觸最多的不是四書五經,而是《水浒》、《說唐》之類的民間小說故事。也許軍師就是被《水浒》、《說唐》之類的通俗讀物熏陶的洪秀全等人最先想到的大官職了。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1851年9月太平軍攻克廣西永安(今蒙山)後相繼建立各項制度(史稱永安建制)。洪秀全把當時還不到一萬人的太平軍軍官分成王、國宗、侯、丞相、檢點、指揮、将軍、總制、軍帥、師帥等十六個等級。洪秀全在稱天王的同時封了五個王: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五王之中東王、西王是一等王,南王、北王是二等王,翼王則是三等王。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與等級地位相配套的是物質待遇。當時洪秀全曾專門下诏将所有物資供應按級别進行劃分:天王一天可以吃十斤肉,以下逐級遞減半斤,直至總制以下無肉。這種等級制度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并沒完全嚴格執行貫徹。1853年3月太平軍攻下江甯(今南京)後将其改稱天京并定都于此。至此太平天國已成為與清王朝南北對峙分庭抗禮的政權。太平軍進入南京後内部的等級制度也開始變得越發嚴密起來。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盡管太平天國在教義中号稱要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間天國,可實際上太平天國内部的等級差别細化卻超過了中國曆史上曆代封建王朝。生活在太平天國控制區的人被分為十幾個等級。每個等級都是代代世襲永不改變的。即使在每個等級之間也有着精細的内部區分。在太平天國的首義諸王中就有着明确的高低貴賤:天王為君,以下東王第一,之後則是西、南、北、翼四王依順序排列。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從永安建制到定都天京(1851-1853)這段時間内太平天國除了天王洪秀全以外就隻要東、西、南、北、翼五王。太平軍進入南京後又加封了燕王秦日綱、豫王胡以晄。不過王與王可不是平起平坐的:天王稱萬歲,東王稱九千歲,西、南、北、翼諸王依次遞減一千歲。天王府的宮殿彩繪是雙龍雙鳳,東王府是一龍一鳳,南、北、翼、燕、豫五王府則畫一龍一虎。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天王冠上繡的是雙龍雙鳳,東、北、翼王的王冠上繡的是雙龍單鳳:東王帽子上的單鳳栖于雲端,北王的單鳳栖于山岡,翼王的單鳳栖于牡丹花上。天王的龍袍上繡龍9條,東王繡龍8條,北王繡龍7條,翼王繡龍6條,燕、豫二王則各繡5條。天王下達的文書叫诏旨,東王下達的文書叫诰谕,北王下達的文書叫誡谕,翼王下達的文書叫訓谕,燕、豫二王下達的文書叫誨谕。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由此可見太平天國可謂是把上下尊卑等級制度細化到了極緻。這種明細化的等級制度不僅存在于上司層中,而且存在于太平天國統治區的整個社會中。太平天國明文規定:各王駕出、侯、丞相駕出,軍人百姓如不回避者斬首不留。除了這些進階官員之外社會其他階層也一樣尊卑分明:下級見到上級必須起立緻敬,否則将受到肉刑直至斬首等處罰。太平天國的等級尊卑細化在中國曆史上可謂是達到了最高水準。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在1856年的天京事變在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相繼被殺。1856年11月底石達開回到天京後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務,但此時已對外姓人放心不下的洪秀全又加封自己的兩個哥哥洪仁發、洪仁達為安王、福王。洪仁發、洪仁達的處處牽制導緻石達開于1857年6月率部出走。石達開出走後洪秀全曾向太平天國全體軍民表達過“永不封王”之意,可當洪秀全的族兄弟洪仁玕于1859年來到天京後卻不到一個月就被封為幹王八千歲。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洪秀全加封洪仁玕的做法引起了當時正領兵與清軍作戰的蒙得恩、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等人的不服。等到天京淪陷、洪仁玕被俘之後曾供認說:“畢竟武官衆口沸騰。予見衆将中唯陳玉成忠勇超群乃保奏王爵,旨準封為英王。诏明内事不決問幹王、外事不決問英王、内外不決問天王。衆心歙然凜遵,俱服節制,于天王萬壽前封李秀成為忠王、李世賢為侍王”。

王爺遍地走的太平天國究竟封了多少個王

洪仁玕的這種說法表明洪秀全在加封洪仁玕之後為平息各路武将的不滿情緒隻好也給他們一一加封。是以這時一下子就封了幹王洪仁玕、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贊王蒙得恩、侍王李世賢、輔王楊輔清、章王林紹章。太平天國最後的三年時間裡進一步濫封王位導緻出現了2700多個王爺。其實這些王又分為若幹等級:其中隻有數十人是真正有實權的,其餘的無非不過是頂着王的名号過過瘾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