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崇禧曾經立下過“四不”的規矩,在“那個年代”實屬極為罕見!

文/紀布

話說,在國民革命軍的進階将領中,白崇禧算是一位比較特殊的存在,一生中曾立下過“四不”規矩,即為:不酒,不煙,不賭,不信神。可以說,這在當時的國民革命軍将官的圈子裡以白崇禧的地位來講,那是極為罕見的存在。

白崇禧算是比較嚴于律己的,自己不但不抽煙,而且也從來不碰大煙,他還經常痛斥那些抽大煙的人。早年白崇禧在廣西百色擔任駐防連長時,就非常痛恨販煙者。

白崇禧當時拒收鴉片商人的各種賄賂與威脅,也不畏懼任何權勢,可以說他對百色道尹公署關于走私鴉片方面零容忍,辦事更是鐵面無私,一旦發現必然會予以沒收。

白崇禧曾經立下過“四不”的規矩,在“那個年代”實屬極為罕見!

他也曾以“善勸”與“威吓”并用,迫使不少将領去戒掉大煙,他在擔任軍訓部的部長時,就曾勸說過愛國名将張自忠将軍,動之以理曉之以情,望其能在半年時間裡就将大煙給戒了,否則,将會對其進行輪番調訓,到時候可能會帶來一些不便。

結果,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張自忠将軍就将自己的大煙瘾給戒掉了。第五戰區的中将黃建平身為執法分監總監,但這個人卻有着抽大煙的惡習。白崇禧直接當面提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将這個人調離職務,黃建平得知後深感愧疚,向上言表戒煙決心,不久之後他就戒絕了鴉片。

白崇禧還曾委派過桂林教育會的《通俗話報》總編輯,這個人生性不貪财,同時也是白崇禧的族叔白少蘭擔任梧州禁煙局長。他曾說過:民族不認真禁煙,則國必将危矣!其族叔在任職期間,對于禁煙極其嚴厲并拒收各種說情送禮,這一點很得自崇禧的贊賞。

白崇禧曾經立下過“四不”的規矩,在“那個年代”實屬極為罕見!

關于吸煙的問題上,就連他的老友李宗仁對其也是敬畏三分,李宗仁雖然有吸香煙成瘾的惡習,但凡是有白崇禧在場的局,他必然不會吸煙,即使是有客人在場,大家也都會忍住不吸煙,可見白崇禧對“煙”是有多“恨”了!

關于“禁酒”白崇禧的這一點也頗被人稱道,白崇禧自幼就滴酒不沾,後來在宴請上需要,他也時刻保持着自制與清醒,為了應酬,他也隻是摸摸酒杯,嘴唇沾一下做個禮節樣子。這一點在《白崇禧回憶錄》中有過一段講解,說得也很清楚。

白崇禧對賭也是恨之入骨,早年他擔任連長時就嚴禁士兵們進行賭博,1925年李宗仁,白崇禧在統一廣西時,當地賭風極盛,尤其是桂林大街小巷幾乎滿是賭場。

白崇禧曾經立下過“四不”的規矩,在“那個年代”實屬極為罕見!

為了整頓與建設廣西,白崇禧下決心禁賭,第一把刀就要動桂林,他規定無論是誰,有何等背景,凡是賭者被抓,除沒收賭具外還要進行行政拘留。

舉個例子,曾組織過“自衛軍”的梁華堂無視白崇禧禁令而聚賭,直接被抓并拘留三天,事後還被撤銷上校參謀職務,直接起到了“懲一傲百”的效果,白崇禧禁賭嚴厲,讓桂林的社會風氣大有好轉。

白崇禧自小就不迷信,更不信神。在他小時候就蔑視土地爺,敢在很多小孩子面前直接在土地爺的廟前撒尿。在白崇禧的老家山邊有座小土地廟,裡面泥有土地公與土地婆,時常會有善男信女前來燒香祈福。

白崇禧曾經立下過“四不”的規矩,在“那個年代”實屬極為罕見!

白崇禧當時在陸軍國小上學,有一次生病回家養病因感煩躁,就信步走到山邊碰巧遇到土地廟,看到後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将土地公與土地婆丢進了村尾的深塘裡。

神像不翼而飛,直接在村民中炸了鍋,讓大家惶惶不安,村裡更像是開了鍋的開水,鬧騰了好幾天,白崇禧覺得自己像是報複了土地神,心裡感覺舒服多了。

要說白崇禧為何一生會立下“四不”規矩?其實這與其是回族有關,他們所信奉的是伊斯蘭教。伊斯蘭的教義就是對煙、酒、賭、崇拜菩薩偶像等都算為禁忌,這又形成了回族的一種風俗習慣。

白崇禧曾經立下過“四不”的規矩,在“那個年代”實屬極為罕見!

白崇禧的祖上白榕華曾為乾隆時期的署茂州直隸知州,他就盡力于回族伊斯蘭教務,曾題過“認主獨一”的主張,并配匾額贈送給開縣的清真寺,當地的回民更是将其視同為珍寶。

在傳到白崇禧父輩及後一代以及白崇禧的嶽父母一家時,族人都是熱心于伊斯蘭教的教民,在白氏發迹後,還曾專門聘請過家庭阿旬來負責家中的教務。

白崇禧身為回族必然受到回族伊斯蘭文化的熏陶,與其有着天然的情感,白崇禧雖在政、軍界,但在一切的交往與應酬中始終保持着回族伊斯蘭的本色。是以,白崇禧一生有此“四不”,屬于必然!

白崇禧曾經立下過“四不”的規矩,在“那個年代”實屬極為罕見!

本文參考資料:《白崇禧傳》,《白崇禧回憶錄》,《百度百科相關詞條——白崇禧人物傳記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