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軍缺從建立之初到基本定型,是權力在不同時期與民族的展現

清代官缺配置設定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變化。官缺配置設定的變化,并不隻是簡單的數量增減或民族屬性的調整,它展現了行政權力在不同民族間的配置設定和調置,以及職官制度在實踐中不斷走向完善的過程。

随着清朝統治的不斷穩定,行政體系弊端的日益凸顯,統治者對職缺配置設定進行了調整。順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清朝統治者對進階官員漢軍缺開始大規模縮減,先裁撤,繼而調整,最終全部歸并漢缺。

漢軍缺從建立之初到基本定型,是權力在不同時期與民族的展現

職缺裁并過程

職缺配置設定制度,“是清朝統治者統治政策和人事管理理念的集中展現,随着形勢的變化逐漸調整,”漢軍缺的演變也不例外。順治十五年至康熙十二年是進階官員漢軍缺逐漸裁并的時期。

順治年間,主要是對六部漢軍侍郎缺、部院啟心郎缺的裁并。在會典中記載,六部侍郎缺“初制增減不一”,在《清代職官年表》中筆者發現,順治初年六部基本上沿襲前代漢軍侍郎左右各一的定例,但大概順治六年開始,這種定例已經不複存在,漢軍出任侍郎呈現出一種逐年縮減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順治八年直至十三年,有漢軍補授滿缺的現象,一到三員不等。順治九年,“增設漢軍倉場侍郎一員”,這是漢軍侍郎缺的增設。在順治七年之前倉場侍郎任職一直是漢人一員,七年增加滿官一員,九年滿官這一職缺改為漢軍官員補授,直至康熙七年。

十五年七月,裁除宗人府以外的漢軍啟心郎。康熙會典載,六部初設滿洲、漢軍啟心郎,“後(順治十五年)俱裁”,而宗人府啟心郎一直保留至康熙年間。同年,“裁禮部漢軍侍郎”。禮部侍郎缺的裁撤是裁漢軍侍郎缺的開始,一直延續到順治十七年。

康熙年間,将進階官員漢軍缺全部裁撤或歸并漢缺。八年,裁漢軍倉場侍郎,順治九年時設定“滿洲、漢軍倉場侍郎各一人”。康熙八年時規定倉場“滿漢侍郎各一員”,不再補授漢軍。至此,部院侍郎漢軍缺均已裁撤。

十二年,内閣漢軍學士歸并漢缺,裁宗人府“漢軍啟心郎二員”,議準“右通政歸入滿缺,其餘京堂官俱歸入漢缺,與漢人一并拟補”。至康熙十二年,職缺全部裁撤歸并,這就意味着進階官員已無漢軍專缺。

漢軍缺從建立之初到基本定型,是權力在不同時期與民族的展現

缺裁并原因

一、職官體系調整

進階官員漢軍缺歸并漢缺最主要的原因是職官體系調整的需要。入關之初,統治者下令“漢官以原職與滿官一體辦事”,導緻各衙門官員冗雜,并且不論是在品級還是升轉方式上,都存在滿洲、漢人兩套體系。随着清政權的不斷穩定和鞏固,統治者必然要對龐大的職官群體以及混亂的職官體系進行調整。

在官員品級調整上,漢軍官員品級呈現出從優于漢官到逐漸與漢官劃一的發展趨勢。順、康年間是官員品級調整的主要時期,統治者多次下令調整職官品級,調整對象以旗人官員的品級為主體。

這是由于漢人官員體系沿襲明代,經過多個封建王朝的繼承與發展,已經十分完備,而沿襲自後金的滿洲職官體系,已經不能适應建立立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需要。

順治朝是滿漢職官品級由差異走向統一的時期,此時漢軍官員品級屬于滿洲官員品級體系之下。滿漢官員品級從差異到統一的過程,反映出了順治皇帝精簡職官體系的意圖。康熙年間,官員品級幾經調整,由于漢軍與漢人一體外任,升轉較快,漢軍官員品級從滿洲品級體制下分離出來,與漢人官員品級逐漸畫一。

漢軍、漢人官員在品級上不斷趨近,同時漢軍又可以與漢人一樣出任地方官員,與滿洲官員多不外任相比,漢軍、漢人的升轉途徑更加相似,于是,将漢軍、漢人一體升轉,便成為可能。

是以,漢軍缺歸并漢缺,一方面是精簡職官體系的需要,另一方面,歸并漢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漢軍官員升轉過快。康熙年間,在進階官員漢軍缺歸并漢缺的同時,也調整了進階官員漢軍缺的升遷辦法。

漢軍缺從建立之初到基本定型,是權力在不同時期與民族的展現

二、漢軍大量外任

由于漢軍大量外任,如漢軍學士,從順治元年開始,陸續改任督撫,直至康熙十一年之前,出任漢軍學士的漢軍官員有 18 人,其中有 14 人改外任督撫,在中央機構中漢軍缺多人少,無人可任,很多漢軍專缺開始兼補漢人、滿人,久而久之這些漢軍缺竟成了漢人或滿人專任。

如漢軍禮部侍郎缺,順治初期漢軍禮部侍郎缺沿襲皇太極時期的六部左右侍郎各一,随着漢軍大量外任,從順治五年開始漢軍任職禮部侍郎僅剩一員,順治九年,僅剩的這一缺也開始開始補授漢人,是以到十五年裁撤漢軍禮部侍郎缺之時,實際上已無漢軍任職。

這樣的發展趨勢也促使統治者開始調整漢軍缺,或裁或并。當然,像督撫這樣的封疆大吏,隻能是進階官員改任,是以漢軍堂官外任督撫與漢軍堂官的裁并可能有着直接聯系。

三、其他

進階官員漢軍缺縮減還有很多原因。順治十三年,因“錢糧不敷”,順治皇帝開始思考“裁汰冗員,亦節省之法”。天災不斷、官員龐雜、軍事支出等都對财政造成很大影響,這一原因王景澤在《清初裁官與“清制”》中也有提到,“清初的裁官,首先是迫于财政困窘的壓力而為之”。

當然,這次裁撤并不僅僅局限于司官,對于漢軍官員的裁撤,卻是進階官員,是以,财政問題可能是個影響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漢軍缺從建立之初到基本定型,是權力在不同時期與民族的展現

裁缺後升遷進階官員辦法的調整

職官制度制定後總是在施行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完善。随着進階官員漢軍缺的裁并,升遷進階官員的辦法也相應改變。

入關前,“漢軍文職官員自大學士、尚書以下,與滿洲并設”,除部分進階官員外,剩餘進階官員滿、漢軍升轉方式一緻。

順治元年以後,在保留皇太極時期的進階官員漢軍缺的同時,規定未設定漢軍的進階文官,如大學士、尚書、左都禦史,可以“與漢人一同題請”,進階官員漢軍可以通過補授自身職缺或者補授漢缺升遷,拓寬了漢軍補授進階官員的管道,漢軍升轉進階官員相對較為容易。

順治十五年,出于調整職官體系的需要,統治者将漢軍侍郎缺全部裁撤,漢軍官員升遷侍郎隻能通過補漢缺,對漢軍升轉進階官員産生了一定的限制。

康熙年間,進階官員漢軍缺全部歸并漢缺,對此,統治者最初的态度是:“今漢軍、漢人一并補用,無非止停其各升各缺。其應升官員照舊仍在。若員缺與滿洲之缺對留,将所多之缺裁去,恐官員升轉以緻壅塞。故漢軍京堂員缺仍照舊留存歸于漢缺,将漢軍、漢人官員一并升補。”

康熙十二年,議準“右通政歸入滿缺,其餘京堂官俱歸入漢缺,與漢人一并拟補”。這樣,截至康熙十二年,除右通政歸入滿缺外,其餘進階官員缺漢軍人員的升轉俱與漢人并為一體,當然,部分升轉堂官也可以兼用滿缺。

這樣的調整不僅使升轉章程大緻穩定下來,更促進了滿漢複職制的最終确立。從此以後,京中進階官員均滿漢并設,成為清代官僚體系的獨有特色,一直延續至清末。

漢軍缺從建立之初到基本定型,是權力在不同時期與民族的展現

影響

滿漢複職是清代文官職缺設定的特色,其設想是繼承了入關前官缺分籍的思路,将滿、蒙、漢軍、漢人四種民族成分職缺進行合并,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兩個民族,即統治民族——滿洲、人數最多的民族——漢族,進行複職,既能展現滿漢一體,又不至于官員冗雜。

在調整過程中,蒙古缺逐漸歸入滿缺,漢軍缺大部分歸入漢缺,這一過程一直延續至康熙年間,進階官員滿漢複職逐漸形成定制。進階官員漢軍缺的裁并,是進階官員滿漢複職的過程之一,展現出清代統治者對職官制度以及漢軍群體的認識不斷深化,對清代職官體系影響深遠。

在漢軍缺大量歸并漢缺之後,統治者對漢軍升遷進階官員辦法中規定,“漢軍司官而上,得用漢缺,京堂而上,兼得用滿缺”,這一做法既避免了官缺過于繁多,臃腫,又适當照顧到各種身份官員的入仕權益,使職官體系逐漸整齊畫一,提高了辦事效率,促進了清代職官體系不斷完善。

此外,統治者不僅将漢軍缺歸并漢缺,對漢軍升轉進階官員的人數上也有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漢軍官員的升遷速度。同時,漢人缺少人多,與漢人一體升轉,會造成漢軍官員升轉較之前相對困難。

漢軍缺從建立之初到基本定型,是權力在不同時期與民族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