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劉邦戰勝項羽後,為什麼沒有故意黑化項羽?

文/紀布

話說,曆史上恐怕隻有司馬遷敢将漢武帝的功過得失都記載在史書上,即使是《資治通鑒》的内容也都不敢忤逆當朝的帝王。

是以說,盡管各代史官一向秉公客觀記錄當朝曆史,但也逃不出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法則。當局者為穩固當局的統治,利用手段淡化老百姓對前朝心中的分量,甚至不惜直接黑化。

舉個例子,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降低李建成、李元吉的影響力開始将其形象故意黑化,降低對老百姓的影響力。

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劉邦戰勝項羽後,為什麼沒有故意黑化項羽?

但是也有例外,同為生死大敵的劉邦與項羽,卻未出現這樣的情況,而且,從後世很多詩人的詩詞中都能看到,項羽的一些精神一直都被後人稱贊。

是以說,作為勝利者的劉邦,并沒有故意在史書上黑化項羽的客觀事實,這對于“癞子”劉邦來說貌似有些反常。

以劉邦的心胸在得了天下後,為了穩固自己可是除掉了很多功臣,那更何況是曾經對其進行過極盡羞辱的項羽。

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劉邦戰勝項羽後,為什麼沒有故意黑化項羽?

在劉邦稱帝後為了表示對皇天的厚重,還特意将“國姓”賜予了項家後人,可見劉邦對項家的恩寵可不是一星半點。

在一些史實資料中确有記載,項羽自刎烏江後,劉邦還親自為其扶棺安葬,可以說這與曆史上衆多取得勝利的統治者大相徑庭,也證明劉邦的胸襟非比常人。

當然,這也并不能代表劉邦是個聖人,但可以說劉邦的确是很敬佩項羽的英雄氣概。

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劉邦戰勝項羽後,為什麼沒有故意黑化項羽?

在劉邦青年時期就是一個俠客,雖在曆史文獻的記載中劉邦乃是“鳥盡弓藏”之人,但這并不能妨礙劉邦對英雄人物的尊重與敬仰。

就像當年劉邦還是無名小卒的時候,在街上偶遇秦始皇出遊時不僅長歎一句:大丈夫既當如此!

再者說,劉邦能夠故意放低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此舉自然能夠為自己赢得天下人的好評,甚至還會得到一大批舊六國後人的敬佩。

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劉邦戰勝項羽後,為什麼沒有故意黑化項羽?

可以說,劉邦就是用胸襟來接納容納六國之人,後來,随着天下已定太平盛世,使得很少會在有人提起“六國”,華夏大地皆為漢人,實作了中國第一次的大融合。

各朝代的統治者之是以會特意黑化前朝,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前代多年在民間所累積的聲望以及很多百姓的擁戴。

一旦有人刻意煽風點火,很是容易發生動亂,比較典型的就是反清複明。是以,當局者極盡黑化前朝,為的就是降低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劉邦戰勝項羽後,為什麼沒有故意黑化項羽?

但項羽卻有所不同,四面楚歌,垓下之戰,其早已衆叛親離,不得人心,再加上追随項羽作戰多年的将士思鄉之情頗深,更是迫切希望早些結束這場該死的戰争。

是以,項羽被劉邦逼到絕路面對大江之時,早已是孤身一人,身邊再無任何親信可言。

與此同時,劉邦可謂深得民心,此時的他完全沒有必要再對項羽進行黑化,否則,必然适得其反。

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劉邦戰勝項羽後,為什麼沒有故意黑化項羽?

本文參考資料:《楚漢争霸》,《劉邦傳》,《史記·漢書》,《百度百科相關詞條——楚漢争霸,劉邦傳,項羽傳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