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與人的交往中,我們總想盡力融入對方的圈子,以為隻有這樣,自己才會被重視,才會過得更快樂,殊不知這是錯的。
其實,這樣做,隻會讓自己更痛苦。
試想一下,明明不想做某件事,但卻為了别人的開心而委屈自己去做,這樣你能開心嗎?
任何一段感情都是互相的,倘若在一段關系中,你是為了合群而合群,那麼痛苦注定會常伴你左右,這樣的關系不要也罷。
作家太宰治,在作品《人間失格》裡就塑造了這樣一個,為了合群而合群的主人公。
熟知這部作品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是太宰治的遺作,作品完成後他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人說,葉藏是太宰治塑造的一個虛構的人,而在我看來并不是,因為這與他自己很像,這部作品也被稱為自傳式小說。
01:刻意讨好,是一種悲哀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明明心中排斥的要命,卻還要拿出虛僞的真誠來對待,明明對某個人讨厭至極,卻根本不願意撕破臉。
《人間失格》中的葉藏,就是如此悲哀,他活在别人的眼睛裡,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隻是我們在笑話的葉藏的時候,是不是等于笑話自己呢?
因為,我們就是如他一樣的小醜。
書中有兩個細節,讓小北記憶深刻。
一個是,葉藏從來沒有饑餓的感覺,當然這并不是說,他的家庭有多好,而是他從來沒有這種感覺,他無法體會别人的饑腸辘辘,但卻一直在迎合。
比如,每次放學回家,身邊的人就會不斷問他是不是餓了,還沒等他回答,對方繼續說,自己體會過饑餓的感覺,這種滋味真的太不舒服了。
于是,他們會給葉藏一些面包和糕點,盡管這個時候葉藏一點也不餓,但還是裝出來非常餓的樣子,胡吃海喝起來。
之是以這樣做,隻是為了讓對方高興,能夠讓自己更合群一點。
另一個是,葉藏的父親在傳回東京的時候,會問每個孩子想要什麼樣的禮物,他會耐心地記在本子上。
當問到葉藏的時候,雖然他此刻不知道想要什麼,或者壓根就不想要。
看到他遲遲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父親有些生氣,就一遍遍地問他是否想要“獅子舞”面具?
最後,實在沒耐心了就不說了。
看到父親有些不悅之後,葉藏非常恐慌,因為他想讨好對方,卻不曾想因為自己而讓對方生氣,這讓他非常不安。
經過仔細的思考後,他還是在父親的日記本上寫下了“獅子舞”這三個字。
因為,這一刻他明白,這個禮物自己想不想要不要緊,關鍵是父親想送給他,是以隻有接受,對方才不會生氣。
葉藏屬于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感受到幸福了嗎?答案是,完全沒有。
但除此之外,他沒有其他辦法,他覺得隻有這樣,才能讓大家都快樂。
其實,不止葉藏如此,生活中大多數的我們,亦是如此。
不管是在孩童時代,還是成年以後,我們都試圖用自己虛僞的真誠,來融入别人的圈子,希望别人接納自己,希望自己不是那個不合群的人。
可往往越這樣做,我們得到的快樂就會越少,甚至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會自省地責備自己,為什麼一定要讨好别人,為什麼一定要為了合群而去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
可第二天起來,依然還會為了某些心底裡的目的,去繼續做自己不喜歡,而可以讓别人看起來快樂的事情。
說實話,為了取悅别人,而委屈自己的人,是悲哀的,這樣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快樂。
02:不委屈自己的人,才是智者
誠然,這個社會需要虛假的客套,但是在虛假的背後,能不能有一絲真誠?
有些人,表面看道貌岸然,值得相交,但不曾想卻是出賣自己的人。
人活着,本身就不易,何必委屈自己呢?
假如葉藏沒有選擇讨好,而是堅持做自己,即便别人不高興,但他絕對是快樂的。
生而為人,難道自己的快樂不重要嗎?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視訊,女孩的處理方式和葉藏一樣,在她的眼裡沒有自己,隻有别人。
已經夜深了,女孩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女孩朦胧中看到是老闆打來的電話,老闆在電話裡告訴她,方案要馬上改好,因為明天要用。
老闆說完之後,女孩唯唯諾諾地表示沒問題。
挂了電話之後,女孩坐在床上哭了,她明知道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可為什麼還要選擇屈服呢?
她想過拒絕,可是拒絕的後果,是她無法料想到的。
孩童時遇到不想做的事情,我們可以拒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苦惱發洩,但成年以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開始變得謹慎,變得失去自我,在生活中養家糊口自然重要,但快樂呢?
一個人活着,若是沒有了快樂,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這個世上,我們可以适當的委屈自己,但絕對不能一直委屈自己,因為這樣你感受不到快樂,很難擁抱幸福。
如果,你的世界裡沒有了快樂,你往往就會失去活下去的動力,因為周遭的一切都讓你覺得不舒服,别人快樂了,而你卻要一直壓抑自己。
為了跟别人類似,為了融入到别人的世界裡去,為了合群而合群,試問這樣的你,真的願意嗎?
倘若能找尋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固然好,若是找不到也不要委屈自己,更不要刻意去合群,因為一段關系若是讓你感到不舒服了,那麼必然是錯的。
坦白來說,《人間失格》這部作品很有意義。
因為,它教會了我們,沒必要刻意讨好這個世界,也沒必要為了合群而合群。即便自己的人生是孤獨的,但隻要快樂就是有意義的。
相比較一群人的狂歡,真不如一個人,尋求内心的甯靜。
也許,現在的是一個努力合群的人,但你要知道合群的人一定是志同道合的,若是圈子不同,就不要強融了。
因為即便你最後融進去了,也隻是表面的。因為,好的合群,是不委屈自己。
難道不是嗎?
-END-
作者介紹:
末小北,新銳情感作家,婚姻心理咨詢師。如果您有問題,不知如何解決,可以向我提問,期待您的咨詢和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