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盛趣遊戲譚雁峰:遊戲已變成認知世界的新工具

遊戲與科技的共生發展關系,正成為遊戲産業的一個熱門話題。12月15日,中國遊戲産業年會科技共生分論壇在廣州舉行,旨在呈現遊戲與科技的共生發展關系,展示科技驅動下遊戲行業的創新成果,暢想科技進步催生的新場景,共同推動數實融合發展,助力數字經濟增長。

盛趣遊戲譚雁峰:遊戲已變成認知世界的新工具

盛趣遊戲副總裁 譚雁峰

盛趣遊戲副總裁譚雁峰受邀出席,并以線上形式分享了盛趣遊戲在遊戲科技方面的了解與相應的布局。他表示遊戲本質上是一個超級複雜的跨學科産物,遊戲産業的發展源自科技創新,同時遊戲科技正打破場景的束縛,在更多前沿領域發光發熱,賦能數字經濟及産業的發展。

科技創新:遊戲産業發展的源動力

在大多數眼裡,遊戲或許要與娛樂産品畫上等号,但在譚雁峰看來,娛樂隻是遊戲所呈現出來的一種功能而已。目前的遊戲開發是一件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包涵了系統性的程式開發、原畫創作、模組化、材質、燈光渲染、骨骼設定、動畫、特效等諸多學科與項目,且随着時代的進步,遊戲的科技含金量正變得越來越高。

這一點從開發人員數量的變化便可得到印證。1984年發行的《俄羅斯方塊》的鳴謝人員隻有24人,但到了2018年,開放世界遊戲《荒野大镖客2》的開發團隊已達到近4000人,其中核心人員也近乎2000人。盡管這種變化并不能決定一款産品的好壞,但也足夠反映出當下一款大制作水準産品開發的複雜程度。

譚雁峰表示,網絡遊戲誕生的基礎就是網際網路資訊技術的發展,遊戲産業的進步同樣來自網際網路科技的推動。從最早的卡帶遊戲,到如今的多平台遊戲,更強大的遊戲引擎、更智能的AI系統、更先進的3D渲染技術,正不斷解放遊戲的生産力,讓遊戲擁有更強大的性能表現,更豐富的互動體驗,推動着遊戲産業的發展。

這種進步如今正打破硬體端的“枷鎖”。他以雲遊戲為例,從遊戲誕生開始,其表現便受到硬體端的性能限制,遊戲開發往往需要考量與使用者終端的适配。而随着5G與雲計算技術的發展,遊戲可以做到在雲端運作,渲染出來的視訊畫面通過網絡傳送到終端,真正擺脫終端性能的限制,有利于遊戲表現力的進一步提升,或帶來新的互動方式。

打破單一應用場景 探索遊戲科技價值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遊戲與科技雙向賦能進化的循環之下,遊戲的科技也正打破單一的應用場景,開始成為新興事物的催化劑。去年,一款公衆科學遊戲Foldit線上上發起了一個謎題,邀請全球玩家共同設計一種能與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結合的蛋白質結構,幫助科研人員研究如何阻斷病毒與人類受體的結合。

不僅如此,遊戲的引擎技術已經廣泛用于自動駕駛、數字孿生、智慧城市、航空航天、醫療手術模拟等領域,通過數字模拟的方式,讓相關領域用智能、動态、可視化的方式展現模拟的過程和結果,既提高了效率,又更加直覺。“遊戲已然成為人們認識這個世界的新工具,其實最原始的遊戲也是人類用于學習新技能所創造出來的。”譚雁峰說到。

腦科學及數字藥物同樣被認為是遊戲可以大展拳腳的領域。通過數字技術與腦神經科學的結合,可以破譯和調節腦神經信号的傳輸,進而幫助精神類疾病患者的診斷與治療。過去,醫生對于這類疾病的判斷更多基于經驗,但有了類似于遊戲資料的直覺回報,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去做判斷,也能緩解精神類疾病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據譚雁峰介紹,盛趣遊戲目前所做的,就是基于旗下擁有大量使用者遊戲資料的回報經驗,在腦科學領域去打造這樣的一個系統。去年,盛趣遊戲專門與浙江大學成立了浙江大學傳奇創新研究中心,聯合高校的科研力量去做腦科學及數字藥物應用等方面的研究。

關于遊戲與科技共生發展的未來,譚雁峰用了兩個“超過想象”去形容。他說:“遊戲産業發展到今天,已經超過我們過去的想象,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遊戲科技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應用的領域也将遠遠超過我們今天的想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