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江東陽白坦古村落:古風濃郁且靜美

一個有着近600年曆史的吳氏聚居大村,古風濃郁且靜美。白坦村古稱梅裡,又稱松樹矮。後有縣令白甫謂村名不雅,遂取村處白溪江畔平坦灘地之意,更名白坦。獅山雄踞村南,練溪自北向西南繞村而流,與吳良村隔溪相望。

溪塍水竹翠密。據《吳氏宗譜》載,源自殷商後期西伯侯姬太王兩子泰伯、仲雍。有八十四世祖,字德彰,南宋紹定四年訪朱子所著《大學章句》遺稿自諸暨來東陽,後世子孫在此聚居蔓延。

浙江東陽白坦古村落:古風濃郁且靜美

白坦素以東陽曆史文化名村著稱。科舉仕宦者綿延不絕。清代,吳光鎬中嘉慶二十五年進士,任内閣中書、台灣刺史;吳品珩中光緒十二年進士,曆任刑部主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外務部員外郎、江西司主事、安徽按察司、安徽布政司、浙江省政務廳長等職。貢生25人,中秀才者30餘人。

民國時期村裡有牌坊4座,功名旗杆8對。民族英雄林則徐題贈務本堂匾額1塊。

白坦村至今保留着不少古建築,現存有40餘幢明清及民國初期的古建築,是東陽古民居的“富礦區”之一。分别有太和堂、義和堂、雍和堂、介錫堂、誠一堂、福輿堂、敬修堂、慎餘堂、勤慎堂、贻翼堂、成樂堂、紹成廳、藝蘭廳、承恩堂、承德堂、仁德堂、惠迪堂、太源堂、集慶堂、永錫堂、永信堂、種德堂、百善堂、承本堂、樹德堂等等。

浙江東陽白坦古村落:古風濃郁且靜美

這些古宅大多面朝東向,以“十三間頭”作為基本單元,布局靈活多變,呈縱橫擴張的長方形平面,建築内部裝飾考究,有木雕、磚雕、石雕、瓦雕、壁畫、彩繪、灰塑、竹編等民間工藝,尤以融東陽木雕、磚雕、石雕為一體的清代及民國的雕飾藝術建築最具代表性,又以各種技法雕刻的木構件最為精彩。

其中務本堂和福輿堂兩處規模最大,又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已為浙江省文物保護機關。

好啦,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歡迎在評論區補充和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