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癌症不能手術,是不是隻能放棄?聽聽惡性良性腫瘤科醫生怎麼說

67歲的張大爺(患者)前一段時間總是感覺脖子有個小包塊,剛開始不疼不癢,并沒有引起重視,後來發現包塊在慢慢長大,這才慌了神,到醫院穿刺檢查,竟為鱗狀細胞癌。

随即,張大爺到重醫附屬永川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求進一步診治。醫生安排入院後查體發現右側扁桃體I度腫大,下極見新生物,右側頸部扪及多個質硬包塊,最大約5×4×3cm。頭頸部核磁共振提示:口咽右側壁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右側頸部多發淋巴結轉移。

張大爺在局麻下行右側扁桃體新生物活檢術,病理檢查為浸潤性鱗狀細胞癌。對于這種情況,一般有手術或者根治性放化療兩種方案。但患者頸部包塊較大,與大血管界限不清,要想手術完全切除有些困難,而且還可能損傷大血管引起大出血,而如果采取放化療的方式,還能更好的保護器官功能。權衡對比後,張大爺及家人決定選擇根治性放化療。

癌症不能手術,是不是隻能放棄?聽聽惡性良性腫瘤科醫生怎麼說

▲放療前後對比

同時在采用精準的調強放療方式下,張大爺總共放療33次,輔以奈達鉑每周化療。放化療期間副反應輕微,治療結束後複查核磁共振提示扁桃體惡性良性腫瘤消失,右側頸部淋巴結縮小83%。

據了解,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已有120多年的曆史,最近20多年,随着醫療技術的日益精進,放療已從正常的“火炮時代”發展到“精确制導”時代,從過去的“殺敵1000自損800”,跨入了三維精準放療時代,實作了對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的精準打擊。

癌症不能手術,是不是隻能放棄?聽聽惡性良性腫瘤科醫生怎麼說

▲治療現場

放療和手術、化療一樣,是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治療的三大手段之一。目前55%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可自愈,其中手術、放療、化療的貢獻分别為27%、22%、6%。放療是指通過放射線來殺滅惡性良性腫瘤細胞,将放射線的劑量集中到惡性良性腫瘤内,殺滅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的同時,最大程度保護鄰近的正常組織和器官。

它和手術一樣,是一種局部治療手段,被譽為“隐形的手術刀”,其最大優點是無創,不見血、無瘢痕,像拒絕手術的老年患者、因為内科疾病無法手術的患者、手術會導緻器官功能毀損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放療可以替代手術治療。

放療還可以作為某些惡性良性腫瘤手術後的輔助治療,如:腦膠質母細胞瘤、乳腺癌、肺癌、直腸癌、軟組織肉瘤等。放療對惡性良性腫瘤急症(上腔靜脈綜合征、骨轉移疼痛、肺癌咯血、腦轉移癌、食道梗阻、預防椎體轉移引起截癱等)都有很好的療效。同樣可以用于某些良性疾病或低度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治療,如瘢痕、骨巨細胞瘤、侵襲性纖維瘤病等。

科室簡介》》》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是渝西地區率先開展惡性良性腫瘤專科精準放、化療的機關。在醫院上司的大力支援及學科帶頭人李明主任、曾麗主任的帶領下,學科發展突飛猛進,熟練開展最先進的三維适形放療技術、調強放療技術、實時驗證技術,使得放療定位更精确、治療更精細、副反應更小。可治療全身各部位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包括:頭頸部惡性良性腫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精原細胞瘤、惡性淋巴瘤、結直腸癌等。(文圖/郭琳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