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敏家》原著:小敏與陳卓“非婚生子”的搏鬥,才懂婚姻的奧妙

《小敏家》原著:小敏與陳卓“非婚生子”的搏鬥,才懂婚姻的奧妙

小敏和陳卓是兩個正常戀愛的男女,隻不過這種“光明正大”僅限在上層,也就是媽媽及妹妹知道,但兒子金家俊和陳卓的女兒陳佳佳都被瞞得結結實實。之是以這麼做,就是怕兩個孩子不同意出什麼不能掌控的事。

她這邊和兒子不在一起12年,冷不丁給兒子安一個爸,估計這段母子情就更難延續了;陳卓這邊是和女兒保證過不結婚不要孩子的,雖然陳佳佳已經成年,但陳卓還是不想做食言而肥的爸爸。是以,她和陳卓這段中年戀愛,談的是既辛苦又上頭。

但意外總是那麼猝不及防地到來,就在兒子剛來北京,她就查出自己懷孕了,這個非婚生的孩子原就不在計劃内,弄不好,她和陳卓的關系就得兩極分化,要麼結婚,要麼分手。而且看似主動權掌握在她手上,但之是以不惑之年的倆人能琴瑟和鳴在一起3年,最大的原因就是點到為止、各留白間。

孩子的意外出現,很明顯就是打破這種和諧來的,而且她也不想讓孩子成為逼婚的手段,盡管她原本也隻打算順其自然的。但她不得不做選擇,既是逼自己做決斷,也是逼陳卓做決斷。看了這段關于孩子的去留,以及怎麼來到世上的一系列問題,我才懂原來婚姻并非簡單的結合,而是深藏其特有的奧妙。

《小敏家》原著:小敏與陳卓“非婚生子”的搏鬥,才懂婚姻的奧妙

告知懷孕的設計

得知懷孕的她,一口氣買了三支驗孕棒,盡管已經确認了,但她還是測了又測,直到連測兩支都雄辯地力證時,頭腦才嗡嗡地亂響。她的第一反應是瞞着陳卓,悄悄把這個孩子打掉,而且也真的排隊繳費,隻差上手術台了。

但她卻在醫院看到了第三次慣性流産的發小李萍,這個二婚嫁給有錢人,拼命想要生二胎的女人,可惜試管失敗後,就連代孕也很難成功。而她相當的年紀,卻自然懷上了,此刻的她後悔了,或者說她怕這次流産就永遠喪失了生育的能力。

為此她還探聽過母親的意見,但母親卻明确地表示了她和陳卓結婚可以,但生孩子就是自找麻煩。原本就猶豫的她又開始搖擺了,再生一胎,的确麻煩。

她和陳卓都有孩子。如果再生,也許能拉近彼此的關系,有了孩子也就等于這一輩子有了牽扯。但是,新生孩子的到來等于在老問題上加了新問題。她能做好後媽麼?陳卓能當好家駿的後爸麼?兩家的孩子能認同新生孩子麼?她能陪伴孩子長大成人成家立業麼?

《小敏家》原著:小敏與陳卓“非婚生子”的搏鬥,才懂婚姻的奧妙

雖然法律上她有絕對的決定權,但孩子并不是一個人的事,她還是覺得這個“難題”不應該獨自擔着,想明白了就決定把懷孕這件事告知陳卓。隻不過她并不打算刻意說,而是用“意外”的方式,讓陳卓自己發現。

她的打算是如果陳卓裝作看不見,那就算了,她回頭就毫不猶豫地打掉提分手;但如果陳卓要求她生下來,那倆人的關系就必須得有質的改變,畢竟非婚生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也不是她想要的結果。

于是,她便特地回到倆人的秘密小窩,試了幾次,最後把一支驗孕棒丢在手紙桶裡的最上面,另一支放在靠近抽水馬桶的地方,這樣陳卓不想看到都難,而且也不會顯得自己太過刻意。而後又借用妹妹的直腸子,去探聽兒子家俊的口風,看能不能接受自己再婚,畢竟再婚生子早晚也瞞不住,幹脆化被動為主動,先做準備總比打無準備的仗要更有赢的一面。

對于再孕這件事,劉小敏是謹慎的,畢竟年齡和境況在那擺着,但她從來都是主動接受的人,做足了生和不生的兩手準備。雖然她是愛着陳卓,也打算和這個男人共度餘生,但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情,她仍會前後考量周全,畢竟人到中年,利己才是第一選擇。

《小敏家》原著:小敏與陳卓“非婚生子”的搏鬥,才懂婚姻的奧妙

孩子去留的搏鬥

陳卓得知她再孕的事情,足足等了兩天才約見,而且倆人一路開車到茶樓,一句話也沒有說。隻不過陳卓是搞技術的,行事風格直接,對她想偷摸打掉表示自己的不滿,卻也被她的一句“怕你為難”語塞,是啊,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一大堆,但可供他們做的選擇卻不多,而且時間上也等不及。陳卓得做決定,而且比她的顧慮更多。

但陳卓對孩子是期待的,因為上一段婚姻裡,前妻李萍曾質疑過自己那方面能力,對他來說這等于從根子上否定一個男人。為此,這些年他格外注意保養,外加健身。

而且重要的是,陳卓對于想要男孩傳宗接代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更何況别看現在的他人模人樣從事最前沿的行業,一副社會成功人士的打扮,但骨子裡卻抹不掉從中下層奮鬥到中層以上的自負。

隻不過,陳卓是個老江湖,隻要她不逼着結婚,自己也就跟着避開跟結婚有關的問題,把焦點隻集中在要不要生孩子的内容上。但是這種隻要孩子不提結婚的做派,并不能成功說服她,而且還會讓她打退堂鼓。

《小敏家》原著:小敏與陳卓“非婚生子”的搏鬥,才懂婚姻的奧妙

巧的是,正在倆人僵持不下的時候,陳卓的膽囊結石複發了,不得已的她隻能先治病要緊。倆人再聯系已經是一個禮拜後了,雖然陳卓出院就給她發資訊了,但她卻故意延遲回複,而且隻回了個笑臉的表情。甚至連陳卓出院時,她也沒有主動出現過。

人曆來都是趨利避害的,陳卓明确要孩子,但婚姻卻不敢直接宣于口,因為他們倆的孩子是橫在中間最大的問題,弄不好就是波及幾個大家庭的戰争。還有虎視眈眈的各自的前任,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這是他們的默契,但作為男人的陳卓這次的做法就是慫了。

說白了,孩子不是懷在男人身上,要不要孩子是陳卓一句話的事,但對她來說,懷胎十月的辛苦,生育年齡的上限,工作的排程,生産的陪護以及漫長幾十年的生養問題,作為成年人,陳卓哪一樣心裡不跟明鏡似的。

對于再當爸爸這件事,陳卓是喜聞樂見的,但卻不是必選項。人都是第一時間考慮已經得到了,而後才暢想未來可能擁有的。如果兩廂比較有明顯的差距,答案就顯而易見了。陳卓不就是隻提生不生孩子,卻捂着不說婚事,利的是他的血脈再一次得到延續;弊的是他沒法跟女兒交代。人不都是吃着碗裡扒着鍋裡,得哪樣要哪樣,要哪樣看哪樣。

《小敏家》原著:小敏與陳卓“非婚生子”的搏鬥,才懂婚姻的奧妙

所謂婚姻的奧妙,不過利己罷了

又一個禮拜過去,陳卓終于找到她工作的科室,以病人的身份和她直接見面。在看到她之後,才拿出手機,出示備忘錄上打着的幾個大字:我們結婚吧。不确信的她連忙問陳卓是不是想清楚了,得到準信的她,才回了句,“意見必須統一,才能一緻對外,萬裡長征剛開始。”

看吧,這才是真正中年人的婚姻态度,即便沒有面對面的求婚,更沒有一絲浪漫可言,但現實的倆人卻瞬間一拍即合。再婚的決定,隻不過是一個已經做好準備,在等另一個已經預備好準備的回信,比起花裡胡哨的浪漫,落地才是推動他們的砝碼。

其實她知道陳卓會同意要孩子,隻不過她還是要確定這個孩子來到人間的足夠保障。因為生二胎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又套上一個緊箍咒,更何況她原本都快熬出來了,隻等兒子出國,她就徹底自由了,是以,她從不迫切再做媽媽,隻不過她能确定的是陳卓更迫切做爸爸。

《小敏家》原著:小敏與陳卓“非婚生子”的搏鬥,才懂婚姻的奧妙

對于小敏和陳卓的婚事,我是持支援态度的,畢竟一生能遇到契合的人本身就是一件幸事,況且倆人都是有能力有條件再生養孩子的人。雖然都是二婚,但愛這件事,什麼時候遇到都不晚,隻要你還有愛。

不過,與成年人而言,所有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一個“利”字上,因為沒有誰願意輕言放棄自己拼命奮鬥的一切,更不會随意丢掉。所有小敏生不生孩子前後的思慮,以及對陳卓的試探,和陳卓的避重就輕,就能看出他們的利己心理。

不過,婚姻的本質除了那點聽起來很美的愛情外,本身就是一場合作,根本沒必要非得弄成不愛分手的樣子,因為,愛會消失。

底層男人想結婚,無非是為了續香火,中層男人則為了找幫手,上層男人為了找強隊友,渣男就是要你扶貧。跨越階層的婚姻,看似很無畏,但大多都凄美,唯有階層一緻的婚姻才能長久,至少大家都願意做個開誠布公的人。

當然,我堅信婚姻很美,美到女人甘願變成黃臉婆,男人甘願做擋風牆,隻不過都會把利己擺在首位,其次或再其次才是另一半。婚姻嘛,一半集中注意力親身體驗,一半剝離自己淩駕之上,别弄得頭破血流,還要讨個愛不愛的說法,豈不是太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