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初康熙可是将鳌拜拿下了,為何到晚年為其平反,說他是千古忠臣

看過“康熙王朝”這部清宮劇的朋友們應該對鳌拜這位曆史人物有所了解吧,他是康熙初年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由于康熙繼位時隻是一個小毛孩,是以朝政大權掌握在鳌拜等輔政大臣之手。不過時間長了,鳌拜就開始肆無忌憚起來,認為朝政大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于是開始胡作非為,甚至想要将其他輔政大臣都趕下台,讓自己獨攬朝政。這就讓康熙忍無可忍,害怕鳌拜有一天将自己也趕下台,是以偷偷訓練了一幫少年作為自己的貼身侍衛;而後在某一天宣鳌拜觐見,等到鳌拜走進大殿中,康熙就下令将宮門關閉;然後命這幫少年沖出來将鳌拜拿下。由于當時的鳌拜已經年邁,且他們人數衆多,更何況他還不知道康熙會來這一手,于是他就被康熙拿下了。

當初康熙可是将鳌拜拿下了,為何到晚年為其平反,說他是千古忠臣

其實在正史當中,也是有鳌拜這位人物的,他的經曆和“康熙王朝”中有很多相似之處。然而電視劇中有一件事并沒有說明,這就讓那些對正史知之甚少的人一頭霧水。那就是在康熙晚年之時,居然親自為鳌拜平反,還說鳌拜是個忠臣。很多人聽到這裡就感到不可思議了,為何康熙會做出這種舉動?既然康熙又說鳌拜是忠臣了,那麼當初做出這種事,不就證明自己是個昏君了嗎?實際上,無論是在青年時擒拿鳌拜,還是在晚年時為鳌拜平反,康熙做得都沒有錯。那麼有人就會一頭霧水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明君還要将忠臣給抓了呢?對此,我們就要來了解一下具體史實。

當初康熙可是将鳌拜拿下了,為何到晚年為其平反,說他是千古忠臣

其實早在皇太極時期,鳌拜就為清朝效力了;當時在松錦大戰中,皇太極被困于重圍之中;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是鳌拜自己單槍匹馬前來救駕。當時,一個明軍手持鋼刀就朝皇太極砍去,而鳌拜這時就不管不顧,用身體擋住了那把鋼刀;當時,鳌拜的肩膀上流了太多血,都流了一身,不過他為了保護太宗皇帝皇太極而始終不肯退卻,這就讓明軍驚呆了,直到後來其他清軍趕到殺退了敵軍。從那開始,皇太極就對鳌拜非常佩服,對他進行了重用,将其升為了護軍統領。

當初康熙可是将鳌拜拿下了,為何到晚年為其平反,說他是千古忠臣

看到皇太極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于是鳌拜就對皇太極感恩戴德,發誓要始終為他這一脈效力。後來在皇太極駕崩後,其弟多爾衮和其子豪格為了争奪皇位而不惜刀兵相向,是以鳌拜就在此時站在了豪格這邊,畢竟他是皇太極的兒子。甚至,鳌拜還帶兵包圍了崇政殿,并和皇太極的所有嫡系人馬一起大喊:先帝如同我們的再生父母,如果不讓他的兒子繼位,我們就情願和先帝共赴黃泉。由于清朝實行的是八旗制度,而兩黃旗人馬都是皇帝的嫡系,且肅親王豪格還掌握着正藍旗,外加禮親王代善一家掌握的兩紅旗也支援豪格,這就等于将兩白旗的多爾衮逼到了懸崖邊上,幸虧鑲藍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了折中建議,讓皇太極的幼子,也就是豪格的弟弟福臨繼位,讓多爾衮和濟爾哈朗都當攝政王。這樣,雙方才不再鬧了。

當初康熙可是将鳌拜拿下了,為何到晚年為其平反,說他是千古忠臣

而當多爾衮成為了攝政王之後,就不斷找鳌拜的麻煩;畢竟當初也是鳌拜帶頭鬧事,才讓自己沒有實作成為皇帝的夢想。是以,多爾衮曾3次打壓鳌拜,逼迫鳌拜為自己效力,差點就奪走了鳌拜的性命。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鳌拜始終都沒有屈服。而鳌拜的這份忠心也被順治皇帝看到了,是以在順治親政之後,就對鳌拜進行了重用,讓其成為了自己身邊的重要骨幹。而且在順治帝彌留之際,還讓鳌拜成為了四大輔政大臣之一,讓他和其他三位輔政大臣共同輔佐年幼的玄烨,也就是後來的康熙大帝。

當初康熙可是将鳌拜拿下了,為何到晚年為其平反,說他是千古忠臣

可以說,在皇太極和順治時期,鳌拜都是忠心耿耿的大臣;正是因為他的赤膽忠心而受到了重用。那麼有人就會問了:既然他之前這麼忠心,為何他後來還做出這種擅權專政之事,甚至都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當回事?說到這裡,我就必須要說明一下了:鳌拜此人的确是擅權專政,然而他仍然是對大清朝忠心耿耿之人,就算到死也沒有想過謀逆之事。那有人就會說了:鳌拜所犯下的罪行難道都是欲加之罪嗎,他自己就沒有問題嗎?實際上,就要對此來聊聊鳌拜的罪行了。

當初康熙可是将鳌拜拿下了,為何到晚年為其平反,說他是千古忠臣

鳌拜主要的罪行就是圈地和擅殺大臣,他的确做出過這種事情。然而很多人都不明白,他為何要幹這種事。首先就來說圈地吧,其實實行圈地的并不是鳌拜,而是多爾衮;當初在多爾衮攝政之時,不光大肆圈占民間土地,而且還強占了其他貴族的土地。比如說,他憑借手中的權勢而強占了兩黃旗的土地,這才讓自己所率領的兩白旗過着富得流油的生活。而鳌拜掌權以後,肯定要将兩黃旗的土地給奪回來,難道他還不能報仇了?

當初康熙可是将鳌拜拿下了,為何到晚年為其平反,說他是千古忠臣

是以,鳌拜也不過是拿回自己應有的利益而已,至于壓根不是自己及自己所在鑲黃旗的土地,他連個手指頭都沒有動過。至于殺掉另一位輔政大臣蘇克薩哈,其實也沒什麼,這就是權力之間的争鬥,當初諸葛亮也和另一位顧命大臣李嚴這樣鬥過,并且到最後,諸葛亮還将李嚴趕出了朝堂,難道這就能說明諸葛亮是惡賊了嗎?而且殺掉蘇克薩哈也是除掉了一個禍害,畢竟他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他本來是正白旗的人,深受多爾衮寵幸;然而等多爾衮死後,他卻向福臨也就是順治皇帝舉報,說多爾衮有不臣之心;于是,順治才會将多爾衮開棺鞭屍,将其牌位移除宗廟,後人費為平民,并且對正白旗的人馬進行了大規模清洗。這就能看出,蘇克薩哈是個小人,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是以正白旗餘下人馬也對他恨之入骨,也被索尼和鳌拜等對手看不起。這就能得出結論,為何在輔政大臣中,蘇克薩哈排在第二位,卻被排在末位的鳌拜給殺了;畢竟他做的事導緻自己将人全部得罪幹淨了,這就沒有什麼勢力可言了。

當初康熙可是将鳌拜拿下了,為何到晚年為其平反,說他是千古忠臣

至于康熙為何會拿下他,那隻能說這是皇權和相權之間的鬥争了。從古至今,皇帝都是至高無上的,不能看到其他人的權力淩駕于自己之上。随着康熙大帝的逐漸長大,于是他也就想要将權力都據為己有,而鳌拜就是最大的絆腳石了;自從首輔大臣索尼去世後,鳌拜就成為了實際上的代理皇帝。是以為了乾綱獨斷,就算康熙知道鳌拜沒有不臣之心的情況下,也要将其拿下,隻有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皇帝。而康熙明白鳌拜是個忠臣,是以在将其擒拿之後,還專門到牢裡去看望他,當時鳌拜還扒光衣服,讓康熙看到了自己曾經在戰場上留下的傷疤。而在這種情況下,康熙更是對鳌拜網開一面,隻是将其幽禁于府中,并沒有将他殺死,對于他的後代也進行了重用。于是,康熙擒拿鳌拜不過是皇權鬥争道路上發生的必然之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