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夫教子30年,換來丈夫另娶良人,她不怨不恨,後半生孤獨到老

相夫教子30年,換來丈夫另娶良人,她不怨不恨,後半生孤獨到老

“我常識晤夠,更唔識英文,我又纏腳,行動也不便。我怎可以幫到先生呢,先生你我各尋良人”——盧慕貞

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為什麼真正的愛需要克制呢?因為當你真正愛上一個人,你會開始擔心,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會給對方造成困擾,帶去麻煩,會開始忍不住時刻警惕自己,告訴自己不能成為他的拖累。

那确實是一種非常令人動容的情感,正如張愛玲所言,愛到深處是會低到塵埃中,也正如孫中山的原配夫人,盧慕貞曾經做出的決定一樣。

相夫教子30年,換來丈夫另娶良人,她不怨不恨,後半生孤獨到老

我知道我沒有辦法帶給你幫助,故而我願意舍棄我自己站在你身邊的資格,放開你,任憑你去尋找最适合你的人。那麼,這位夫人的一生,又擁有怎樣的故事?

01年少結親,可我卻隻能看着你展翅翺翔

盧慕貞出生在一八六七年廣東省的一個書香門第,祖輩皆是有學問的人,尤其是她的父親,更是曾離開故鄉,遠渡大洋彼岸經營事業,賺得大錢光耀門楣。

而盧慕貞本人,則從小接受正規的閨秀教育,不隻性情溫婉,而且孝順勤快,是整個鄉村非常知名的閨秀。一八八四年,十七歲的盧慕貞在父母的做主下,嫁到了孫家,成為了當時已經嶄露頭角的孫中山的夫人。結婚當天,孫中山的伯父贈予盧慕貞三樣金飾,以此來表示對盧慕貞的肯定,幫助她在孫家正式站立腳跟。

相夫教子30年,換來丈夫另娶良人,她不怨不恨,後半生孤獨到老

而盧慕貞也的确沒有辜負長輩們的期望,婚後一力承擔起照顧打理家務的全部責任,在孫中山外出謀事業的那些年裡,她獨自一人留在家裡,孝順公婆,操持家務,盡心盡力,得到旁人稱贊。

七年以後,盧慕貞生下她和孫中山的長子孫科,一直到兒子滿月,忙碌的孫中山才得以趕回家中探望妻兒,并和他們度過了一段幸福時光。可孫中山到底公事繁忙,沒能在家中停留太久,便匆忙離開。

相夫教子30年,換來丈夫另娶良人,她不怨不恨,後半生孤獨到老

孫科

對于盧慕貞來說,丈夫就好像是天生注定在遼闊天地翺翔的雄鷹,作為小樹的她,隻能站在人間擡頭仰望,用目光不斷追尋他的身影,等待他偶然降落停歇在自己的枝頭。

但即便如此,盧慕貞也依舊無怨無悔,心甘情願為孫中山守護着這個小小的家庭,為他在身後留下一個能夠安心停歇的小角落。正如那首歌裡所唱,孫中山是耀眼的星河,盧慕貞隻是追逐他影子的追光者,在他的身後一直安靜等待着。

那在孫中山的心目中,盧慕貞又是怎樣的存在呢?從後來的故事裡,能小小窺探到這位偉人的真實想法,他不嫌棄盧慕貞的老舊做派,也不覺得盧慕貞是他的拖累,但他完全無法對盧慕貞生出任何绮麗心思,因為盧慕貞和他的差距實在太大。

他确實特别感激盧慕貞對他的幫助,對他父母的照料,對他子女的養育,是以,他願意在自己功成名就,揚名天下的時候,把盧慕貞帶到世人眼前,讓天下人都知道,盧慕貞是他的原配夫人,而這些,也是他唯一能夠給予盧慕貞的感謝。

02悄然離開,因我并非你心頭眷戀的佳人

盧慕貞同樣明白這個道理,可自小接觸到的禮儀和教養,讓她完全沒有逃脫這種舊時代的束縛的意識,她心甘情願留守在這個泥潭裡,為孫中山和他的家人付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即便在某些時候,無可避免會受到孫中山的牽連,她也從來沒有說過半句怨言。

相夫教子30年,換來丈夫另娶良人,她不怨不恨,後半生孤獨到老

盧慕貞不隻是柔婉的,也是堅韌的,她能在孫中山辛亥革命失敗以後,獨自一人帶着孫母以及兒女等人倉促逃往香港,又在面臨孫中山伯父無奈破産的現狀後,來回奔波保全自己的兒女。如此舉動,怎能不讓世人看見她性格裡的閃光點?但偏偏,這些閃光點不足以讓她的丈夫為她心動。

一九一五年,早就揚名天下的孫中山在日本遇見了令自己心動的姑娘,她的名字喚作宋慶齡,是一位出身不低,學識和見識都很出色的新時代女性,能在他的事業和生活中給予他遠超盧慕貞的幫助。

由于孫中山和宋慶齡共同信奉基督教,且宋慶齡明言不肯當小,于是迫切想要給予心上人一個名分的孫中山,主動向盧慕貞提出了離婚請求。誰也不知道,當聽到丈夫這般請求的時候,盧慕貞的心裡到底是怎樣想的。

我們隻能看到,那位在結婚三十年間,一直沉默站在丈夫身後,幫助他打理家事,生兒育女照料老人的普通婦人,在考慮一段時間後,回複了丈夫一個“可”字,并且主動趕赴日本,和孫中山正式辦理了離婚手續,放開彼此,各自尋找良人。

同時,在世人因為孫中山如此行為而生出議論的時候,一改往日低調作風,主動站出來為自己的前夫辯駁,她說,孫先生為革命奔走海外,到處流浪,身心為之交瘁,既然現有人願意照料他的生活,我願意成全其美,與先生離婚。

相夫教子30年,換來丈夫另娶良人,她不怨不恨,後半生孤獨到老

孫中山和宋慶齡

當年十月,孫中山和宋慶齡正式成婚,盧慕貞則在離開日本後,回到家鄉居住。當然,因為盧慕貞昔日所作所為,孫中山從未忘卻對她的感激,他依舊會時不時給盧慕貞寄去生活費用,并在閑暇時間裡寫信關心盧慕貞的現狀,抽空探望她。兩個人就像是擁有血緣牽絆的親人,在那個局勢混亂的時代裡,依然保持着一定聯系。

03愛情與否,後半生都孑然一身孤獨到老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得知此事的盧慕貞悲傷不已,她專門請人為自己的前夫送上了一份贊賞,說他有着偉大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此後盧慕貞一直生活在澳門,卻沒有像自己當初離婚時所言那般,再次尋找自己的良人。

相夫教子30年,換來丈夫另娶良人,她不怨不恨,後半生孤獨到老

而是始終抱着對前夫的眷戀,努力以自己的方式,來延續當初前夫堅守的信念,全力支援愛國救國熱潮。同時,她也沒有因為前夫的離婚而憎恨孫氏族人,反而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絲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她是病逝在自己的八十五歲上,那年距離孫中山離世已有二十七年,她也獨自在這個世間生活了二十七年。二十七年的時間,對于盧慕貞來說,到底是怎樣的?

誰也不知道,身為旁觀者的我們,隻能看到,她的确如同影子一般,用盡全力追逐孫中山的一生,無怨無悔,仰望他的光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