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上皇地位尊貴,又不用管事,為何大多皇帝卻不願做

做皇帝自然是件開心的事,整個天下都屬于自己,這種衆星捧月的感覺,論誰也十分羨慕。可是皇帝也不好做,上要管理好滿朝文武,下要關心百姓起居,每天有批不完的奏折,處理不完的公事,連覺都睡不好。

即便如此,古代仍是人人想做皇帝,不是迫不得已,絕對沒人主動禅位,去做太上皇。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第二位就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太公也是曆史上唯一一位,本人沒有當過皇帝,卻被尊為太上皇的人。

縱觀我國這麼多位太上皇,似乎自己主動退位,并及時交出權力的,是少之又少。大多成為太上皇的皇帝,都是出于三種情況。

太上皇地位尊貴,又不用管事,為何大多皇帝卻不願做

第一、被形勢所逼

李淵是唐朝的開國皇帝,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時候,這位皇帝還在泛舟遊玩。當尉遲敬德奉秦王之命,去見李淵的時候,這位皇帝才恍然大悟,知道當下局勢已定。此役之後,李世民掌握了大權,李淵不得不禅位,去做太上皇。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口碑很好的一位皇帝。他誅滅韋後一黨,将李唐江山奪回手中,後來又處死太平公主,避免了又一場外戚奪權。可唐玄宗在晚年時期,也犯了不少糊塗,甚至引發了安史之亂。

安祿山打來的時候,唐玄宗連夜帶着親眷逃跑。楊國忠被誅殺、楊貴妃被逼死後,唐玄宗與太子李亨分頭行動,最後李亨在靈武登基,遙尊在四川避難的唐玄宗為太上皇。等李隆基回京之後,這件事也就定下來了。

太上皇地位尊貴,又不用管事,為何大多皇帝卻不願做

宋光宗在立儲一事上犯了難,他的皇後隻生了趙擴一人,照理來說,他就是順理成章的太子。可光宗的父親孝宗,似乎更看好趙抦。趙抦也是宋孝宗的孫子,是光宗哥哥的兒子。

為了立儲之事,宋光宗更是急得生了重病。最後在太皇太後的支援下,衆人擁立了趙擴登基,直接尊光宗為太上皇,宋光宗對此事一無所知。後來他知道自己已成為太上皇,病情便更加嚴重了。

太上皇地位尊貴,又不用管事,為何大多皇帝卻不願做

第二、主動禅位,可仍掌握實權

北周宣帝宇文赟,在大成元年下诏,禅位與長子宇文衍。可他仍然将大權掌握在手上,不僅如此,他還大肆在全國挑選美女,導緻最後縱欲過度,身體每況愈下。年僅二十二歲,便去世了。

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正式禅位于太子李隆基,可“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決于上皇,馀皆決于皇帝。”也就是說,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權,以及國家重要之事的決策權,仍然掌握在李旦手中。他雖然已經是太上皇,但依舊自稱“朕”。

還有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乾隆六十年,皇帝下诏禅位于嘉慶,可嘉慶并無一點實權。有屬國使臣來觐見時,乾隆都對他們說:“朕雖然歸政于皇帝,大事還是我辦。”

太上皇地位尊貴,又不用管事,為何大多皇帝卻不願做

第三、有重大曆史事件發生

西晉爆發了八王之亂,當時趙王挾持了晉惠帝,對外宣稱晉惠帝主動讓位于自己,晉惠帝便成了太上皇。

明朝英宗時期,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抓去,形勢急迫。于謙等大臣隻好說服孫太後,擁立郕王朱祁钰登基。郕王登基後,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通過這三種情況我們可以得知,皇帝一般是不會主動退位的,即使主動退位,也不會交出權力。其實太上皇地位尊貴,又不用管事,整天吃吃喝喝多好,為何大多皇帝卻不願做,反而要做操碎了心的皇帝呢?

太上皇地位尊貴,又不用管事,為何大多皇帝卻不願做

筆者認為,還是和皇權分不開。就現在來看,太上皇是不錯,不用整天批閱奏折到深夜,還有那麼多人伺候着。可我們不能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代的曆史事件。

太上皇即使再好,可手上無實權,别人敬重你,隻是看在皇帝的面子上。如果連皇帝都不重視你,那日子過得還不如普通人。

比如李淵被迫退位後,李世民表面對他十分孝順,可對外卻時時貶低父親,說父親在位時制定的很多法度,都是不合理的。這讓李淵實在有苦說不出,如果他還是皇帝,又怎麼會有人敢這樣诋毀他。

太上皇地位尊貴,又不用管事,為何大多皇帝卻不願做

唐玄宗李隆基,他被迫成為太上皇以後,在宮中的日子也并不好過,隻有陳玄禮、高力士等人忠心陪伴自己。後來陳玄禮、高力士接連被奸人所害,唐玄宗身邊無人照顧,最後郁郁而終。如果他仍然是皇帝,又怎會落得如此凄慘的下場。

皇帝掌握天下大權,掌握所有人的生死,就連太上皇的吃穿用度,都要看皇帝的眼色發放。古代皇權至上,為了權力,連親情都可以割舍,是以皇帝隻想牢牢把握權力,有權力就是享福。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宋史》《資治通鑒》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