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南甯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這裡号稱中國的綠都,走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感受到與自然氣息的相擁。但在距離南甯市50公裡,賓陽縣與邕甯縣昆侖鎮交界處,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相傳漢代伏波将軍馬援所建的昆侖關。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昆侖關是南甯市門戶和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真的屬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曆代軍事家所重視,是兵家必争之地。景區的入口處停放着仿當時戰役使用過的戰鬥機和坦克,因為這裡在曾經的曆史上曾發生過9次戰役,最大而且十分慘烈的是抗日戰争時期的“昆侖關之戰”。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昆侖關戰役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首批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首批國家級抗戰遺址廣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裡還建有廣西唯一的抗戰專題博物館:昆侖關戰役博物館。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昆侖山的南面建有一個三門四柱的牌坊,正門橫額刻有杜聿明題的:陸軍第五軍昆侖關戰役陣亡将士墓園。國民政府國防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題内柱聯:芳烈長流為國家盡忠民族盡孝,英豪繼起信抗戰必勝建國必成。東西兩門的正背橫批分别銘刻有李宗仁,徐永昌,張發奎,餘漢謀等人的題詞。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昆侖關的周圍群山環拱,層巒疊嶂。整個景區内分布雖然不算大,但從一個目的地去往另外一個地方還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其中上下的石階比較多,海拔度在300米左右,而周邊便是大明山山脈。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昆侖關戰役博物館是廣西唯一的抗戰專題博物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研究院院長戴複東設計,全館建築面積3500多平方米,館藏文物1000餘件。據說這裡修建好至今,前前後後接待了衆多的國家上司來此參觀。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整個博物館的建築總高23.176米,分地上一層、地下半層,地上一層面積3101平方米,分為序廳,浴血昆侖廳,前廳與緬懷廳等四個展廳和一個待建的多功能廳,并設有接待室和辦公管理用房。在展出形式方面上,這裡和其他博物館大緻相似,主要以圖檔和視訊為介紹方式。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不同的時代總留下了不同的故事,展館中展出的這些物品就是最好的見證,雖然有的物品看起來破舊不堪,甚至有的做工粗糙,但老一輩的人就是靠這些堅持了下來,直到今天這些點點滴滴或許被人們漸漸忘記,但這種信念卻不能丢。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博物館内共分為序廳,浴血昆侖廳,前廳與緬懷廳等四個展廳,在這裡可以了解了整個戰役的過程。1939年12月18日至1940年1月11日發生在這裡的昆侖關戰役是抗日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國民革命軍投入最強規模部隊的一場戰役,也是中國軍民抗日戰争的攻堅大捷。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據資料中記載,昆侖關戰役傷亡共約2.4萬人,第五軍傷11000人,陣亡5600多人,失蹤800多人。最壯烈的是鄭洞國榮譽第一師1.3萬人,最後撤下戰場的隻有700多名戰鬥兵。昆侖關一戰,日軍死亡5500人,幾乎全殲了日軍最精銳的第五師團第21旅團,擊斃日軍21旅團長少将中村正雄,終于收複了賓陽昆侖關,昆侖關戰役勝利結束。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血戰9次的昆侖關戰役,蔣介石曾經為這裡題字

今天的昆侖關雖然已經成為可觀光的景區園林,但這裡留下的一道道戰績卻仿佛讓我們看到了曾經那段曆史的硝煙。用緬懷之心,緻敬曾經現身将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