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歡把石頭捂熱!理工科大學生“癡迷”中華傳統文化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實習生 周劭娴

通訊員 鄧利武

幾乎每天晚上,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大三學生鄧偉龍都會利用學習的閑暇時間練習書法和自學篆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他自幼對中華傳統文化十分感興趣,從小開始學習書法。長期的學習中,他越發愛上書法。今年,他還開始自學篆刻,他經常将自己的作品送給同學老師,也帶動身邊同學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喜歡把石頭捂熱!理工科大學生“癡迷”中華傳統文化

鄧偉龍

喜歡把石頭捏在手裡,這樣才能為其“注入靈魂”

從挑選石頭,到印面布局和字型設計,再到水印上石,一枚印章的工序紛繁複雜,鄧偉龍樂在其中“興趣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我就是要把手裡冰冷的石頭捂熱。”

鄧偉龍對篆刻的興趣源自于最初學習書法。幼時,父母假期帶他去學習書法練練字,這一去他便愛上了書法。他有些不好意思卻又自豪地說:“老師可能都覺得我有些‘奇怪’吧,别的小朋友上課都隻上一個課時,而我在那裡一坐便是一下午。”

喜歡把石頭捂熱!理工科大學生“癡迷”中華傳統文化

鄧偉龍與他的老師馬雙泉

鄧偉龍從國小時,就跟随恩師馬雙泉學習書法,恩師送給他的第一枚刻章更是讓他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對中國傳統的刻章文化産生了濃厚興趣。提到恩師時,他感激地說道:“馬老師風趣幽默,如果我腦子裡有什麼想法,那一定是他帶給我的。”

今年9月,他開始學習篆刻。完成了自己第一個稚嫩的作品後,他迫不及待地拿去向恩師請教,馬雙泉給了他很大的肯定和鼓勵,“正是馬老師對我的肯定,讓我有了繼續練習的動力。”鄧偉龍說。

篆刻送給老師同學,期待更多人愛上傳統文化

鄧偉龍回憶,在篆刻之路自學初期刻刀很容易傷到手。他告訴記者,篆刻本來有一種印台可以用來固定石頭,可他偏偏喜歡把石頭拿在手裡刻,覺得隻有這樣才能親自感受刻上去的每一刀的力度,為其“注入靈魂”。他說“刻章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防僞,每個人落下的每一刀都是不一樣的,它的獨特性就和指紋一樣是不可複制的。”

喜歡把石頭捂熱!理工科大學生“癡迷”中華傳統文化

鄧偉龍做雕刻

鄧偉龍喜歡把做好的刻章贈送給學校的老師們,對于他來說刻章不僅是一種象征意義,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在小小的石頭上傾注的是他對藝術的尊重與熱愛。“他送給我一個印章,很漂亮,我感到很驚喜,沒想到一個理工科學生還有這麼多才藝。”該校金老師說。

采訪時,鄧偉龍向記者展示了一本刻章冊子,上面印着他做的大多數刻章,記者看到刻章大多較為複雜。鄧偉龍表示自己在篆刻這條路上要走的路還很長,他今後會先買一些便宜的石頭,苦練基本功,他表示“我還想要試試邊款,這是一般刻于印側或印背的文字,以後有機會甚至還想探索一下碑刻。”不僅如此,他還在學習書法和篆刻之餘,了解和學習另一門中國傳統藝術——國畫,他認為隻要熱愛就沒什麼不可能。

喜歡把石頭捂熱!理工科大學生“癡迷”中華傳統文化

鄧偉龍展示作品

正是由于他身上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這股勁,老師同學經常說鄧偉龍比身邊同學多了一份“文化氣息”,也有很多同學來找他學習了解書法和篆刻。“能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取悅自己,并且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我覺得很有意義。”鄧偉龍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