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喜欢把石头捂热!理工科大学生“痴迷”中华传统文化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周劭娴

通讯员 邓利武

几乎每天晚上,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大三学生邓伟龙都会利用学习的闲暇时间练习书法和自学篆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他自幼对中华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从小开始学习书法。长期的学习中,他越发爱上书法。今年,他还开始自学篆刻,他经常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同学老师,也带动身边同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喜欢把石头捂热!理工科大学生“痴迷”中华传统文化

邓伟龙

喜欢把石头捏在手里,这样才能为其“注入灵魂”

从挑选石头,到印面布局和字体设计,再到水印上石,一枚印章的工序纷繁复杂,邓伟龙乐在其中“兴趣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我就是要把手里冰冷的石头捂热。”

邓伟龙对篆刻的兴趣源自于最初学习书法。幼时,父母假期带他去学习书法练练字,这一去他便爱上了书法。他有些不好意思却又自豪地说:“老师可能都觉得我有些‘奇怪’吧,别的小朋友上课都只上一个课时,而我在那里一坐便是一下午。”

喜欢把石头捂热!理工科大学生“痴迷”中华传统文化

邓伟龙与他的老师马双泉

邓伟龙从小学时,就跟随恩师马双泉学习书法,恩师送给他的第一枚刻章更是让他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中国传统的刻章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提到恩师时,他感激地说道:“马老师风趣幽默,如果我脑子里有什么想法,那一定是他带给我的。”

今年9月,他开始学习篆刻。完成了自己第一个稚嫩的作品后,他迫不及待地拿去向恩师请教,马双泉给了他很大的肯定和鼓励,“正是马老师对我的肯定,让我有了继续练习的动力。”邓伟龙说。

篆刻送给老师同学,期待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

邓伟龙回忆,在篆刻之路自学初期刻刀很容易伤到手。他告诉记者,篆刻本来有一种印台可以用来固定石头,可他偏偏喜欢把石头拿在手里刻,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亲自感受刻上去的每一刀的力度,为其“注入灵魂”。他说“刻章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伪,每个人落下的每一刀都是不一样的,它的独特性就和指纹一样是不可复制的。”

喜欢把石头捂热!理工科大学生“痴迷”中华传统文化

邓伟龙做雕刻

邓伟龙喜欢把做好的刻章赠送给学校的老师们,对于他来说刻章不仅是一种象征意义,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在小小的石头上倾注的是他对艺术的尊重与热爱。“他送给我一个印章,很漂亮,我感到很惊喜,没想到一个理工科学生还有这么多才艺。”该校金老师说。

采访时,邓伟龙向记者展示了一本刻章册子,上面印着他做的大多数刻章,记者看到刻章大多较为复杂。邓伟龙表示自己在篆刻这条路上要走的路还很长,他今后会先买一些便宜的石头,苦练基本功,他表示“我还想要试试边款,这是一般刻于印侧或印背的文字,以后有机会甚至还想探索一下碑刻。”不仅如此,他还在学习书法和篆刻之余,了解和学习另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国画,他认为只要热爱就没什么不可能。

喜欢把石头捂热!理工科大学生“痴迷”中华传统文化

邓伟龙展示作品

正是由于他身上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这股劲,老师同学经常说邓伟龙比身边同学多了一份“文化气息”,也有很多同学来找他学习了解书法和篆刻。“能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取悦自己,并且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我觉得很有意义。”邓伟龙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