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珍妃墜井,崔玉貴是執行人,一年後崔玉貴直呼慈禧虧心

1900年七月二十日午後,慈禧太後睡完午覺,撩開帳子洗了洗臉,然後一個人出了樂壽堂,往北走去,并且不準許宮女和太監跟着,她就這麼一個人往北走,獨自進了頤和軒,當時誰也不知道慈禧太後為什麼突然有這樣一個舉動。

但所有人似乎都感覺到了宮中氣氛的凝重,進了頤和軒的慈禧太後靜靜地坐在那裡,她在等崔玉貴。崔玉貴是慈禧太後身邊的二總管,深受慈禧太後的信任,是以當慈禧太後決定對處置珍妃的時候,就将這個任務交給了崔玉貴。

珍妃墜井,崔玉貴是執行人,一年後崔玉貴直呼慈禧虧心

彼時的崔玉貴忙得腳不沾地,準備等着給慈禧太後傳完膳後請膳牌子,就在這個時候慈禧太後讓他去給珍妃傳旨,讓珍妃未正時刻到頤和軒候駕。這件事在外人看來可能沒有什麼,但是崔玉貴卻感覺到了不同尋常。

要知道召見妃子這種事是不能由一個人領妃子出宮的,按照慣例,這是兩個人的差事。而慈禧太後卻隻讓崔玉貴去傳旨,崔玉貴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是好,隻好去請教負責派遣差事的陳全福。

陳全福給崔玉貴分析了這件事,既然慈禧太後讓崔玉貴一個人去辦,說明這件事不能讓更多人知道,但規矩是規矩,任何事不能越過規矩去,于是陳全福建議崔玉貴去約頤和軒的管事王德環一起去傳旨,畢竟這件事要在頤和軒辦。

崔玉貴找到王德環,兩人一起去了北三所,北三所即我們熟知的冷宮,原本這裡并不是冷宮,至少在明朝的時候,這裡還是奶娘養老的地方,是以,這裡雖然偏僻,但卻并不荒涼,反而環境清幽,是個養老的好地方。不過到了清朝時期,因為地理位置上的偏僻,倒成了一處冷宮,雖然從環境上依舊看不出什麼變化,但心境是完全不一樣的。

珍妃墜井,崔玉貴是執行人,一年後崔玉貴直呼慈禧虧心

被關進這裡的妃子就如同被遺忘了一般,而珍妃就住在北房三間最西邊的一間房子裡,這間房子自從三年前住進珍妃後開始,大門就被鎖了起來,唯有一扇窗戶可以打開,這是珍妃與外界聯系的通道,但所謂的聯系也僅僅是吃飯喝洗臉經此端進送出。

除此之外,不允許珍妃同外界聯系,更不允許珍惜同别人說話,最難的是每月的初一、十五以及各種節日,本應該歡喜的日子,珍妃卻要跪下來聽從老太監的訓斥,訓斥完了還要謝恩。珍妃就在這樣廢人的折磨下活了三年,她不知道光緒帝什麼時候能将她救出去,但她從來沒有絕望過,而是一直在等待,隻是她等來的不是救她的光緒帝,而是慈禧太後的召見。

崔玉貴向守門的老太監傳到了慈禧太後的旨意,然後被放了進去,這是崔玉貴第一次來冷宮,冷宮靜得可怕,那種仿佛能聽見心跳的寂靜讓人心生害怕,崔玉貴在宮中呆了那麼長時間,什麼場面沒有見過?但還是對珍妃的處境心生同情,隻是這同情在珍妃來說并不值錢。

珍妃墜井,崔玉貴是執行人,一年後崔玉貴直呼慈禧虧心

珍妃接到指令後稍微梳理了一番,然後出了門,三個人往頤和軒去。崔玉貴先進去複旨,然後珍妃進去叩頭道吉祥,靜悄悄跪在那裡低着頭等待着即将到來的命運,這麼多年和慈禧太後打交道,珍妃知道自己兇多吉少,但她還是沒有料到慈禧太後一上來就要她的命。

慈禧太後看着跪在那裡看似溫順的珍妃,說:“現在洋人進城了,外頭亂得很,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萬一受了侮辱,那就是丢了皇家的臉,對不起列祖列宗。但我們要出去,帶着你也不友善。”

這其中的意思,珍妃哪裡能不明白,但三年的冷宮生活并沒有将她的棱角磨去,她直接對慈禧太後說:“您可以出去避一避,但皇上應該在京師維持大局。”這其中的諷刺意味不言而喻,慈禧太後大怒:“你死到臨頭,還敢口出狂言。”

珍妃出言頂撞:“我罪不至死。”面對這樣的珍妃,慈禧太後索性不再遮掩,直接宣布珍妃必須死,當時的珍妃還希望能夠見一面光緒,光緒沒有讓她死,她就不會去死,但是慈禧太後根本不給她這個機會,直接對崔玉貴說:“把她扔到井裡去。”

珍妃墜井,崔玉貴是執行人,一年後崔玉貴直呼慈禧虧心

崔玉貴作為慈禧太後的心腹太監自然不會抗旨不尊,他和王德環推搡着珍妃到了順貞門内的井旁,然後崔玉貴将珍妃推入井中。珍妃墜井後,慈禧太後離開頤和軒,然後第二天帶着光緒帝一幹人等逃往西安。

一年後,局勢緩和,慈禧太後和光緒帝準備回京,而為他們打頭陣的就是崔玉貴,他負責先一步進京打探局勢并查探宮中的一切,等崔玉貴确定一切安全後,慈禧太後就帶着光緒帝回了京。隻不過慈禧太後回京三天後就将崔玉貴趕了出去。

崔玉貴後來在對宮女提到這件事的時候,大呼慈禧太後對他虧心,因為崔玉貴成了屈死鬼。《宮女往談錄》中,崔玉貴對宮女說:

“把珍妃推到井裡的事,洋人是都知道的,為了轉轉面子,就将罪扣在我的頭上了。這就是老太後虧心的地方。說她虧心并沒有說她對我狠心,到底還留我一條小命,如果要拿我抵償,我又有什麼辦法呢?想起來,我也後怕。”

珍妃墜井,崔玉貴是執行人,一年後崔玉貴直呼慈禧虧心

當初處死珍妃這件事是偷偷進行的,但珍妃死後,這就不再是一個秘密,而慈禧太後回京後,需要為此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她不可能承認是她早就存了殺珍妃的心思,而是說她原本隻是吓唬珍妃,為的是讓她聽話,但崔玉貴卻直接将珍妃扔進了宮中。這樣慈禧太後就将自己從這件事中摘了出來,也正因為崔玉貴弄死了珍妃,是以慈禧太後看到他就傷心難過,隻能将他趕出宮去。

關于這件事,慈禧太後的弟弟也是崔玉貴的幹爹桂公爺對崔玉貴說:“哪個廟裡沒有屈死鬼呢。”這既是安慰崔玉貴,也是在袒護自己的姐姐,崔玉貴就這樣作了屈死鬼,替慈禧太後背了鍋,出了宮,被送到了慶王府,崔玉貴最初就是從慶王府進皇宮的。

趕走了崔玉貴,慈禧太後又命人将珍妃的屍體打撈了出來,葬在了宮女墓地裡,還追封珍妃為珍貴妃,隻不過這一切都換不回珍妃年輕的生命,她死的隻有25歲,就那樣被一口井吞噬了生命,而慈禧太後卻将罪責推到了崔玉貴身上。

珍妃墜井,崔玉貴是執行人,一年後崔玉貴直呼慈禧虧心

崔玉貴被趕回慶王府後,過了一段時間,當世人都已經遺忘了這件事的時候,慈禧太後又将崔玉貴召回了宮中,等到1908年慈禧太後去世之後,崔玉貴再次出宮,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出宮。

出宮後的崔玉貴并沒有為自己置辦宅子養老,而是給立馬關帝廟捐了680畝地,并住在廟中。這座建造于光緒年間的廟宇成為宮中年老病弱太監的終老之地,很多太監都在這裡安度晚年,尤其是崔玉貴捐了這麼多的地之後,更是有了專門的太監大院,大家住在裡面養老,也算是有個伴。

崔玉貴在宮中服侍慈禧太後的時候,為人不錯,是以人緣很好,在太監中的名聲不錯,他出宮後的生活比較平靜,并未被誰為難過,他是一個比較自律的人,不吸煙不喝酒,每天都要出去練武,然後外出溜溜彎,看看過去的老相識,日子倒也是不錯,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活着就活個痛快!”

但是人都會老,崔玉貴也不例外,1926年,六十多歲的崔玉貴因為疽發背而病死在立馬關帝廟中,也算是得了善終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