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珍妃坠井,崔玉贵是执行人,一年后崔玉贵直呼慈禧亏心

1900年七月二十日午后,慈禧太后睡完午觉,撩开帐子洗了洗脸,然后一个人出了乐寿堂,往北走去,并且不准许宫女和太监跟着,她就这么一个人往北走,独自进了颐和轩,当时谁也不知道慈禧太后为什么突然有这样一个举动。

但所有人似乎都感觉到了宫中气氛的凝重,进了颐和轩的慈禧太后静静地坐在那里,她在等崔玉贵。崔玉贵是慈禧太后身边的二总管,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所以当慈禧太后决定对处置珍妃的时候,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崔玉贵。

珍妃坠井,崔玉贵是执行人,一年后崔玉贵直呼慈禧亏心

彼时的崔玉贵忙得脚不沾地,准备等着给慈禧太后传完膳后请膳牌子,就在这个时候慈禧太后让他去给珍妃传旨,让珍妃未正时刻到颐和轩候驾。这件事在外人看来可能没有什么,但是崔玉贵却感觉到了不同寻常。

要知道召见妃子这种事是不能由一个人领妃子出宫的,按照惯例,这是两个人的差事。而慈禧太后却只让崔玉贵去传旨,崔玉贵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去请教负责派遣差事的陈全福。

陈全福给崔玉贵分析了这件事,既然慈禧太后让崔玉贵一个人去办,说明这件事不能让更多人知道,但规矩是规矩,任何事不能越过规矩去,于是陈全福建议崔玉贵去约颐和轩的管事王德环一起去传旨,毕竟这件事要在颐和轩办。

崔玉贵找到王德环,两人一起去了北三所,北三所即我们熟知的冷宫,原本这里并不是冷宫,至少在明朝的时候,这里还是奶娘养老的地方,因此,这里虽然偏僻,但却并不荒凉,反而环境清幽,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不过到了清朝时期,因为地理位置上的偏僻,倒成了一处冷宫,虽然从环境上依旧看不出什么变化,但心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珍妃坠井,崔玉贵是执行人,一年后崔玉贵直呼慈禧亏心

被关进这里的妃子就如同被遗忘了一般,而珍妃就住在北房三间最西边的一间房子里,这间房子自从三年前住进珍妃后开始,大门就被锁了起来,唯有一扇窗户可以打开,这是珍妃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但所谓的联系也仅仅是吃饭喝洗脸经此端进送出。

除此之外,不允许珍妃同外界联系,更不允许珍惜同别人说话,最难的是每月的初一、十五以及各种节日,本应该欢喜的日子,珍妃却要跪下来听从老太监的训斥,训斥完了还要谢恩。珍妃就在这样废人的折磨下活了三年,她不知道光绪帝什么时候能将她救出去,但她从来没有绝望过,而是一直在等待,只是她等来的不是救她的光绪帝,而是慈禧太后的召见。

崔玉贵向守门的老太监传到了慈禧太后的旨意,然后被放了进去,这是崔玉贵第一次来冷宫,冷宫静得可怕,那种仿佛能听见心跳的寂静让人心生害怕,崔玉贵在宫中呆了那么长时间,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但还是对珍妃的处境心生同情,只是这同情在珍妃来说并不值钱。

珍妃坠井,崔玉贵是执行人,一年后崔玉贵直呼慈禧亏心

珍妃接到命令后稍微梳理了一番,然后出了门,三个人往颐和轩去。崔玉贵先进去复旨,然后珍妃进去叩头道吉祥,静悄悄跪在那里低着头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命运,这么多年和慈禧太后打交道,珍妃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但她还是没有料到慈禧太后一上来就要她的命。

慈禧太后看着跪在那里看似温顺的珍妃,说:“现在洋人进城了,外头乱得很,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万一受了侮辱,那就是丢了皇家的脸,对不起列祖列宗。但我们要出去,带着你也不方便。”

这其中的意思,珍妃哪里能不明白,但三年的冷宫生活并没有将她的棱角磨去,她直接对慈禧太后说:“您可以出去避一避,但皇上应该在京师维持大局。”这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慈禧太后大怒:“你死到临头,还敢口出狂言。”

珍妃出言顶撞:“我罪不至死。”面对这样的珍妃,慈禧太后索性不再遮掩,直接宣布珍妃必须死,当时的珍妃还希望能够见一面光绪,光绪没有让她死,她就不会去死,但是慈禧太后根本不给她这个机会,直接对崔玉贵说:“把她扔到井里去。”

珍妃坠井,崔玉贵是执行人,一年后崔玉贵直呼慈禧亏心

崔玉贵作为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自然不会抗旨不尊,他和王德环推搡着珍妃到了顺贞门内的井旁,然后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井中。珍妃坠井后,慈禧太后离开颐和轩,然后第二天带着光绪帝一干人等逃往西安。

一年后,局势缓和,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准备回京,而为他们打头阵的就是崔玉贵,他负责先一步进京打探局势并查探宫中的一切,等崔玉贵确定一切安全后,慈禧太后就带着光绪帝回了京。只不过慈禧太后回京三天后就将崔玉贵赶了出去。

崔玉贵后来在对宫女提到这件事的时候,大呼慈禧太后对他亏心,因为崔玉贵成了屈死鬼。《宫女往谈录》中,崔玉贵对宫女说:

“把珍妃推到井里的事,洋人是都知道的,为了转转面子,就将罪扣在我的头上了。这就是老太后亏心的地方。说她亏心并没有说她对我狠心,到底还留我一条小命,如果要拿我抵偿,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想起来,我也后怕。”

珍妃坠井,崔玉贵是执行人,一年后崔玉贵直呼慈禧亏心

当初处死珍妃这件事是偷偷进行的,但珍妃死后,这就不再是一个秘密,而慈禧太后回京后,需要为此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她不可能承认是她早就存了杀珍妃的心思,而是说她原本只是吓唬珍妃,为的是让她听话,但崔玉贵却直接将珍妃扔进了宫中。这样慈禧太后就将自己从这件事中摘了出来,也正因为崔玉贵弄死了珍妃,所以慈禧太后看到他就伤心难过,只能将他赶出宫去。

关于这件事,慈禧太后的弟弟也是崔玉贵的干爹桂公爷对崔玉贵说:“哪个庙里没有屈死鬼呢。”这既是安慰崔玉贵,也是在袒护自己的姐姐,崔玉贵就这样作了屈死鬼,替慈禧太后背了锅,出了宫,被送到了庆王府,崔玉贵最初就是从庆王府进皇宫的。

赶走了崔玉贵,慈禧太后又命人将珍妃的尸体打捞了出来,葬在了宫女墓地里,还追封珍妃为珍贵妃,只不过这一切都换不回珍妃年轻的生命,她死的只有25岁,就那样被一口井吞噬了生命,而慈禧太后却将罪责推到了崔玉贵身上。

珍妃坠井,崔玉贵是执行人,一年后崔玉贵直呼慈禧亏心

崔玉贵被赶回庆王府后,过了一段时间,当世人都已经遗忘了这件事的时候,慈禧太后又将崔玉贵召回了宫中,等到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之后,崔玉贵再次出宫,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宫。

出宫后的崔玉贵并没有为自己置办宅子养老,而是给立马关帝庙捐了680亩地,并住在庙中。这座建造于光绪年间的庙宇成为宫中年老病弱太监的终老之地,很多太监都在这里安度晚年,尤其是崔玉贵捐了这么多的地之后,更是有了专门的太监大院,大家住在里面养老,也算是有个伴。

崔玉贵在宫中服侍慈禧太后的时候,为人不错,因此人缘很好,在太监中的名声不错,他出宫后的生活比较平静,并未被谁为难过,他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不吸烟不喝酒,每天都要出去练武,然后外出溜溜弯,看看过去的老相识,日子倒也是不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活着就活个痛快!”

但是人都会老,崔玉贵也不例外,1926年,六十多岁的崔玉贵因为疽发背而病死在立马关帝庙中,也算是得了善终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