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這首詩宛如畫卷,寫盡了冬日的寒冷

一直覺得,春是從灼灼桃花開始的,夏是從荷風送香氣開始的,秋是從萬山紅遍開始的,而真正的冬是從白雪紛飛開始的。

從古至今,多少詩人對着皚皚白雪,吟詩作賦,留下不朽名作,“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一代詩聖杜甫有詩雲“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暮色蒼茫,亂雲籠罩,北風獵獵,急雪紛飛,好一幅暮雲風雪圖,寫盡了冬日的寒冷。

《對雪》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這首詩宛如畫卷,寫盡了冬日的寒冷

杜甫這首詩寫于公元756年的冬天,也就是安史之亂期間。

當時的杜甫原本想去靈武(位于甯夏)投奔剛剛繼位的唐肅宗,不料走到半路便被叛軍俘虜。

被困長安,生活困頓,其中的艱辛自是難以言表。

前線又傳來唐軍新敗的消息,收複長安遙遙無望,再加上風雪交加,天氣惡劣,便有了這首凄涼至極的五律。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詩歌開頭便交代了時代背景,也點明了詩人的遭遇和心境。

當時的宰相房琯率領唐軍在陳陶與叛軍對抗,兩次交戰,皆以失敗告終,唐軍死傷無數。

一心盼望收複長安的杜甫聽到這樣的消息,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

是以他才會獨自一人,滿懷憂愁,吟詠着詩歌。

一個“愁”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後文的寫景叙事抒情皆是圍繞着這個字展開,

而“獨”字則突出了詩人當時的孤苦境遇,不僅是環境方面的險惡,還有心靈精神上的孤獨。

收複長安的希望破滅,而這樣的愁苦思緒,卻無人傾訴,無形中便将他的愁情放大了。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這首詩宛如畫卷,寫盡了冬日的寒冷

再來看颔聯兩句寫景,短短10字便将冬日凜冽、嚴寒的環境渲染到了極緻。

黃昏時分,空中飄散着雜亂的雲彩,層層疊疊,籠罩天地;又急又大的雪花在寒風中飄舞回旋。

這裡最值得玩味的是“亂”和“急”這兩個形容詞,不僅渲染了天氣之惡劣,更将詩人聽聞唐軍戰敗後的那種慌亂、急切心理刻畫得入木三分。

孟浩然有詩雲“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夕陽西下本就容易勾動愁緒,又加上亂雲低垂,風雪交加,身處在這樣暗沉惡劣的環境氛圍中,詩人的愁緒更添一層。

這兩句是典型的融情于景,詩人的滿懷愁緒與這寒冷的天氣完美地交融在一起,渾然一體,令人叫絕。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這首詩宛如畫卷,寫盡了冬日的寒冷

接着的頸聯,轉入叙事,詩人截取了兩個特定場景,将他當時貧寒交加的境遇描寫得淋漓盡緻。

生活困苦,無酒可飲,是以裝酒的葫蘆早就丢棄了;燒火的柴草也早已燃盡了,火爐中隻剩星星點點的煙灰,但是詩人的眼前卻出現了熊熊烈火,滿室生輝的幻境。

前一句中的“瓢”和“尊”都是盛酒的器皿,而“綠”原是指浮在新酒上的綠色泡沫,就像白居易在《問劉十九》中所言“綠蟻新醅酒”,這裡用來指代“酒”。

“酒”本就有解憂消愁之意,而冬天又多了驅寒的意義,可是詩人卻無酒可飲,孤苦凄冷之況味可見一斑,

而後一句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似”字,這是一種以幻作真的寫法。

明明爐中的火已燃燒殆盡,詩人卻偏偏描繪了一個火紅而溫暖的畫面,又著一“似”字,意境全出。

可以想象當時的天氣有多冷,而詩人對溫暖又有多渴望,才會出現這樣的幻境。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這首詩宛如畫卷,寫盡了冬日的寒冷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最後的尾聯再次點明了背景,與首聯相呼應,回環全詩源流,将詩人的愁情推向了頂端。

房琯兵敗後,唐王朝的整個局勢越發危急,而當時詩人身陷長安,無從得知妻子親友的消息,心中自是擔憂不已。

但他身陷囹圄,無可奈何,是以隻能無聊地用手在空中劃着字。

“書空”一詞最初源自《世說新語》,主人公為殷浩,本是東晉時期的将領,與當時的權臣桓溫不睦,是以在兵敗後便被削為平民,流放信安(位于浙江)。

他到信安後,整日在家讀書吟詩,還經常用手指對着空中寫字,有人暗中觀察發現他每次寫的都是四個字“咄咄怪事”,才明白他是借此來抒發心中的憤懑不平。

後來“書空”一詞便成了無聊沉悶,憂郁愁苦的代名詞,正如蘇轼在《行香子·秋與》中所言“問公何事,不語書空”,還有清人吳藻在《金縷曲》中所言“從古難消豪氣,也隻書空咄咄”。

杜甫這裡也是如此,既是寫實,也是暗用典故,表現了他憂國憂民卻又無能為力的複雜心情。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這首詩宛如畫卷,寫盡了冬日的寒冷

《瀛奎律髓》曾言“他人對雪必豪飲低唱,極其樂。唯老杜不然,每極天下之憂”。

像《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裡橋”、《送遠》“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還有這首《對雪》,“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都描繪了一幅意境闊大的風雪圖,其中又夾雜着他對國家,對黎民,對親友的無限關切。

波瀾壯闊的圖景,永垂不朽的家國情懷,這便是杜甫詩歌的魅力所在。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