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雷軍“削發明志”退出關聯企業 專注小米造車換取資本支援

雷軍“削發明志”退出關聯企業 專注小米造車換取資本支援

12月以來,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接連退任多家小米關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以及執行董事,涉及相關企業包括廣州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廣東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小米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等。而這系列動作發生在11月中旬,小米汽車由其香港公司Xiaomi EV Limited控股,雷軍成為小米汽車執行董事之後。受此消息影響,期間小米股價出現小幅下滑後橫盤波動,表明了投資者們的觀望情緒。

雷軍“削發明志”退出關聯企業 專注小米造車換取資本支援
雷軍“削發明志”退出關聯企業 專注小米造車換取資本支援
雷軍“削發明志”退出關聯企業 專注小米造車換取資本支援

根據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的微網誌回應稱,“雷總今年的精力主要放在了造成相關事務上面,高管們已經可以分擔相關的一些工作和職責”,在10月19日的小米投資者會議上,董事長雷軍也曾表示,小米造車及團隊各項工作的進展都遠超預期…這些資訊都已經表明了小米造車的工作提速。

雷軍“削發明志”退出關聯企業 專注小米造車換取資本支援

是否雙線造車?

除了2021年9月1日成立的小米汽車,小米控股的生态鍊公司智米科技也是造車大軍中的一員,其法定代表人即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占股95%。2015年4月,智米科技完成A輪融資,由順為資本、GGV和晨興共同投資;2016年4月,由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投資完成B輪融資後,當年智米科技估值達10億美元。

當被問及小米汽車與智米科技是否為小米集團的雙線造車計劃時,王華曾回複道,“小米沒有雙線造車計劃。智米是一家小米生态鍊企業,小米集團不會直接參與智米的戰略決策。智米公司出于興趣研究電動車,組建一個小團隊,在做非常早期的工作。”據了解,智米科技的造車方向為乘用車,首款車型将推出SUV。

為何選擇香港?

追溯此事件的發酵點,不難發現是小米汽車股東變更,由原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變為小米香港公司Xiaomi EV Limited。那麼為什麼是香港呢?現在作為港澳台企業已經沒有避稅和優惠的因素,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後續更友善IPO的上市——雖然有雷軍此前的10年100億美金的投資承諾,但是這點錢對于已經成為燒錢遊戲的電動汽車産業來說遠遠不夠(如下圖:2011~2020年披露融資金額TOP10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據曆史财報資料,以小米集團在研發費用上3%的投入對比華為“基本法“規定的不低于10%的投入,小米集團從2017年開始陸續自研澎湃、松果系列晶片,至今也沒有帶動任何小米高端手機成為爆款,資金投入對于産品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是以,小米汽車選擇香港,應該是借鑒2018年小米集團在港交所上市的成功經驗,更多考慮的是:一是後續IPO上市操作的環境與流程更為熟悉;二是因為香港作為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對全球資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雷軍“削發明志”退出關聯企業 專注小米造車換取資本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