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一月十八冬至,俗語:“冬至上池水,賽過千金方”,何為上池水

今年農曆的十一月十八為冬至,冬至是節氣又是節日,是太陽南行的極緻,也是陽氣初生的開始,俗話說:“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以冬至也叫“一陽節”,什麼是“一陽”?老話說:“冬至上池水,賽過千金方”,何為“上池水”?

十一月十八冬至,俗語:“冬至上池水,賽過千金方”,何為上池水

什麼是“一陽”?

當太陽運作至黃經270度時,就是太陽直射點的最南邊,也就是冬至交節的時間。之後太陽的直射點就逐漸升高了,白晝也開始不斷加長。冬季為太陰,冬季的太陰之氣從立冬開始不斷增強,一直到冬至升到頂點并開始減弱。

随着太陰之氣的減弱,陽氣就開始出現了,剛剛出現的陽氣就為“一陽”,在數字之中,九為最大的陽數,是以人們從冬至開始“數九”,所謂“數九”也就是數陽氣,一九二九也就是一陽二陽,數至九九八十一天,也就春深日暖了。

十一月十八冬至,俗語:“冬至上池水,賽過千金方”,何為上池水

是以從冬至開始,初生的陽氣就是一陽之氣,九天之後進入二九,也就進入了二陽之氣,随着陽氣的增強,太陰之氣也在不斷減弱。是以說“冬至一陽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為一陽之氣所生,是以冬至的水就為“初陽之水”。

俗話說:“冬至有雨連九天”,就是因為一陽之氣為九天。冬至之前,地氣不升,天氣不降,上下不通,是以叫閉塞而成冬。冬至之後,太陽北返,地氣逐漸有了溫度,開始上升,是以冬至是冬季的分界線,是太陰生少陽的分界線,也是天地相通的開始。

十一月十八冬至,俗語:“冬至上池水,賽過千金方”,何為上池水

什麼是“上池水”?

冬至一陽生,也就是一陽初動,陽動則萬物動,書雲:“下手工夫在一陽,一陽初動合玄黃;先天一炁從中得,煉就金丹是藥王”。這個“炁”字與“氣”同音,意思就是入手的功夫在于一陽,一陽之氣經過收心入靜,調節身心,使體身産生新的生氣,就為“一陽”。

十一月十八冬至,俗語:“冬至上池水,賽過千金方”,何為上池水

比如“震為雷”中的陽爻,所表示的就是一陽初動之氣,一陽之氣在體内運作一周,稱為“一候”。“一候”也就是日月交合所用的氣候,比如《混元真經》中說:“候者,天地日月交合用氣候。周身氣一匝,卻從元宮,上潮于舌下,津生滿口,為一候也。此蓋緣先從脾藏,生百味五辛之津,轉行周天數足,于有鼻中出,自坎宮上朝舌下二竅中,生津液滿口,号曰一候。”

意思就是冬至一陽之氣初生,這種初生的陽氣是最純淨的,進入體内之後,運作一周,也就是走遍全身,然後舌頭頂住口中上部,讓滿口生出唾液,而這種唾液就是“上池之水”,為一陽之氣所生之水,好處多多。

十一月十八冬至,俗語:“冬至上池水,賽過千金方”,何為上池水

“上池水”有啥用?

上池之水也就是口中唾液,《史記》中記載:“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戰國策》中也說︰“長桑君飲扁鵲以上池之水,能洞見髒腑”。扁鵲就是憑此成為一代名醫的。

所謂“上池水”大緻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半天河”,也就是天上落下的水,為無根之水。另一種說法就是口中的唾液,也就是舌頂上池,口中生津,為上池之水,是人自身所産生的一種“水”,為一陽之氣所生。

冬至一陽生,所生的一陽之氣進入體内之後,運轉周身,使口中生津,這種“水”就是“上池水”,而且是一陽之氣所生的上池水,是最好的。俗話說“水為生命之源”,李時珍更是把各種節氣的水以及不同環境的水分為五十多種,其用途各不相同。

十一月十八冬至,俗語:“冬至上池水,賽過千金方”,何為上池水

冬至上池水,賽過千金方

冬至是陽氣初生的時候,此時的上池水也是初生的陽氣,使口中生津,所生之津液就是最好的“水”。當然這屬于古人留下來的一種方法,意思就是冬至之後,多上口中生出津液,并吞下,就可以身強體壯,也就不怕寒濕燥風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