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長得堪比西施,同樣被獻給吳王,為何後人卻很少有人知道她?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卧薪嘗膽的故事,在當時戰争頻發的年代,越國是弱國,很多國家對其都是虎視眈眈。公元前494年,吳越兩國因為一點小恩怨爆發了戰争,吳國打敗越國,順帶把越國的國君給擄了回去。身在吳國的越王遭受了很大的羞辱,與人為奴,做牛做馬。徹底放棄了曾經作為王的尊嚴,隻為了苟延殘喘,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夠再次複國。

她長得堪比西施,同樣被獻給吳王,為何後人卻很少有人知道她?

越王勾踐在吳國為奴三年,憑借着驚人的毅力和恒心,他活了下來,最終他被釋放回了越國。但是回到越國的勾踐并沒有住進華麗的寝宮,而是選擇了破敗的馬廄,他睡在柴草上,并且在房子上系上一條繩子,繩子上有一顆非常苦的膽。每天早晨醒來,勾踐總是先嘗一口這隻苦膽,風風雨雨數十載,雷打不動,為的是希望重新東山再起。

這期間,勾踐為了讨好吳王,在國内選舉漂亮女子,拟定選送。選舉出來的就是我們熟知的西施和另一位女子,名叫鄭旦。西施和鄭旦本是同村人,因為都是面容姣好的絕世美女,均被挑選出來,作為禮物,成為國與國之間交流的犧牲品。但她們同時都肩負着複仇的使命,勾踐要求她們倆用盡一切辦法讓吳王夫差喪失心智,進而荒廢朝政。鄭旦長得堪比西施,同樣被獻給吳王,為何後人卻很少有人知道她?

她長得堪比西施,同樣被獻給吳王,為何後人卻很少有人知道她?

西施和鄭旦都很得吳王的寵愛,其他後宮佳麗都比不上,也成功達到了讓吳王不思朝政的目的。但鄭旦與西施的美是不同的,或者說在才貌上,鄭旦比西施更甚一籌。西施的美是令人愛憐,她本身就是身虛體弱,終日一副嬌滴滴的樣子。而鄭旦不同,她是熱情奔放的,性格活潑開朗,始終充滿着青春的朝氣,而且她善舞劍,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是一項不錯的才藝。但吳王似乎就偏好西施這種病态的美,尤其是她真的生病時那種楚楚可憐,令吳王魂牽夢萦。

她長得堪比西施,同樣被獻給吳王,為何後人卻很少有人知道她?

也許是陷入吳王寵妃這個角色太久,受了冷遇的鄭旦開始覺得不滿足,她開始嫉妒西施,于是便在吳王耳邊說西施的壞話,希望吳王能夠冷落西施,使得自己能夠重回寵妃的位置。但是并沒能如願,吳王對西施愛意更甚,鄭旦因為很長時間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最後郁郁而終。

西施如願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公元前473年,越軍破吳都,迫使吳王自盡,越國吞并吳國,稱霸群雄。

她長得堪比西施,同樣被獻給吳王,為何後人卻很少有人知道她?

是以大多數後世人隻記得幫助勾踐消滅吳國的美女是西施,殊不知還有另一位比西施更漂亮的鄭旦。隻可惜鄭旦被妒意蒙蔽了心智,倒是忘記了自己真正肩負的使命。勾踐滅了吳國後,有人說西施被逼跳河殉葬,也有人說她與心上人範蠡一起隐居而幸福度日,隻是曆史過去了這麼久,早已無據可考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