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一被毒死的元朝皇帝,狂奔萬裡争得帝位,但還未入京履職便遇害

元朝在成宗駕崩後、順帝即位前,在短短的26年時間裡,竟然更換了8位皇帝,而在這些“短命”皇帝中,又以明宗孛兒隻斤·和世?的結局最為凄慘。和世?不遠萬裡來争搶皇位,結果位子雖然得到了,但還沒來得及入京履職便被毒死,可謂悲催至極。那麼,究竟是何人害死了和世??他們為何要這樣做?

和世?是元武宗海山的長子,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侄兒。海山駕崩前将皇位傳給弟弟,并跟後者約定,一旦他在登基後,要立和世?為儲君。然而仁宗登基後卻背棄諾言,立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為太子,而将和世?封為周王,并将他趕往雲南鎮守。

唯一被毒死的元朝皇帝,狂奔萬裡争得帝位,但還未入京履職便遇害

和世?造反失敗後,一度逃往西域

和世?不願聽任仁宗的擺布,是以等到他走到延安時,便教唆陝西行省丞相阿思罕等人發動叛亂,兵鋒一度極盛。但不久叛軍即發生内讧,阿思罕等人被同黨所殺,和世?聞訊後連夜西逃,一路狂奔至西域的察合台汗國避難,時在延祐四年(1317年)。3年後,仁宗駕崩,太子碩德八剌即位,是為元英宗。

在和世?避居察合台汗國的第12個年頭,元朝的政局發生大變動,進而為他的複出創造了良機。緻和元年(1328年)七月,繼元英宗後登基的泰定帝在上都駕崩,右丞相倒剌沙在控制朝政的同時,為能長期鞏固權位,竟然在此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内沒有扶立新君,由此引發朝野的猜疑和憂懼。

唯一被毒死的元朝皇帝,狂奔萬裡争得帝位,但還未入京履職便遇害

圖帖睦爾在燕鐵木爾的扶持下,搶先登上皇位

在這種情況下,元武宗當年的心腹燕鐵木爾在大都發動政變,迎武宗次子圖帖睦爾入京主持大局,同時又派人聯絡和世?,請求他回國接任皇帝。由于察合台汗國距離大都遠隔萬裡之遙,和世?就算是得到消息後全速往回趕,至少也要在一年多後才能抵京,是以權宜之下,燕帖木兒暫時扶立圖帖睦爾為帝,是為元文宗,時在當年九月。

倒剌沙聽聞圖帖睦爾即位的消息後,感到大事不妙,于是匆忙扶立太子阿速吉八即位,随即派重兵南下讨逆,“兩都大戰”就此爆發。戰事初期,上都的軍隊屢破南軍,但不久在燕鐵木爾的指揮下,大都的軍隊便轉敗為勝,在陸續收複失地後,兵鋒直指上都。同年十月,窮途末路的倒剌沙出城投降,天順帝則不知所終。

唯一被毒死的元朝皇帝,狂奔萬裡争得帝位,但還未入京履職便遇害

燕鐵木爾攻占上都,取得“兩都之戰”的勝利

上都光複後,文宗再次遣使往迎和世?,重申擁戴之意,但真實的想法,恐怕是希望兄長加以推辭,或在途中遭遇不測。然而和世?既沒有推辭皇位,在途中也沒有遭遇不測,很順利地便進入故都和林,并在該地即位稱帝(元明宗),時在天曆二年(1329年)正月。不久,燕鐵木爾攜帶玉玺到達和林,并與其一同返京就位。

和世?雖無尺寸之功,但卻視皇位為應得之物,還在奔向大都的路上時,便接連發号施令,在冊封弟弟為皇太子的同時,還把大量親信安插進各省、台、院,意圖組建一個絕對忠誠于自己的朝廷。和世?雷厲風行的作風讓燕鐵木爾感到畏懼,加上親信紛紛被排斥,漸漸升起異心。果然在抵達王忽察都後不久,變亂随即發生。

唯一被毒死的元朝皇帝,狂奔萬裡争得帝位,但還未入京履職便遇害

和世?還沒進入大都,便被毒殺

當年八月初一,明宗抵達王忽察都,次日圖帖睦爾便趕來谒見。然而就在兄弟相逢的四天後,明宗突然暴死于行殿,終年隻有30歲。和世?隻當了八個月的皇帝,連京城都沒有踏進過一步,便稀裡糊塗的暴死,雖然沒有人敢公開議論,但絕大多數人深信,燕鐵木爾夥同圖帖睦爾毒殺明宗的可能性極大。

八月乙酉朔,次王忽察都之地。丙戌,皇太子入見。是日,宴皇太子及諸王、大臣于行殿。庚寅,帝暴崩,年三十,葬起辇谷,從諸陵。是月己亥,皇太子複即皇帝位。見《元史·卷三十一·明宗本紀》,

和世?暴死後,圖帖睦爾恢複皇帝的稱号,而燕鐵木爾則成了帝國的頭号權臣。文宗在位四年時間,期間一直擺脫不掉對兄長的愧疚之情(文宗曾自言“昔者晃忽叉之事,為朕平生大錯。朕嘗中夜思之,悔之無及。”見《庚申外史》),是以在駕崩前舍棄太子古納答剌,而将皇位傳給明宗的次子懿磷質班(元甯宗),時在至順三年(1332年)八月。

唯一被毒死的元朝皇帝,狂奔萬裡争得帝位,但還未入京履職便遇害

元甯宗、元順帝均是元明宗之子

元甯宗在位僅53天便病死,長兄妥歡帖木兒本應繼位,但此時燕鐵木爾卻橫加阻攔,遲遲不肯立他為君,直到他病死後,妥歡帖木兒才得以登基,是為元順帝。至此,明宗一系重獲江山,直到被明太祖朱元璋趕出中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