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學過很多有勇有謀的英雄的生平,英雄的出現必然是天時地利以及人和的綜合,除了自身具有非常超人的膽魄,還需要時機。
曆史上有很多成就一番功業的英雄,也有許多令人惋惜的英雄,而項羽,作為兩者的結合,更是給其光輝的英雄史上留下了許多落淚的時節,自刎烏江的項羽究竟度過了怎樣的一生呢?

項羽其實是中國兵家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在兵家四勢中,他占據一席之地,并且一直擁有神勇等較高的評價,是中國曆史上不可多得的武将。
項羽是從農民起義中開始他的霸業的,這其實是讓人詫異的,因為項羽少年的時候,是可以用“不學無術”來形容的,背書習字沒有一項擅長的,就算研究兵法,也隻是接觸一下皮毛,從來不深入研究。
但是項羽的魄力從他的看似年少輕狂的話語中其實就可以感受出來,他雖然不好好求學,但是卻認為讀書隻是記住無用的知識,兵法也得用到實踐中才能與萬人打仗。
當秦始皇駕船遊浙江時,受萬人敬仰的秦始皇在項羽口中卻成了可以被取代的人,這些驚人的話語和想法使得項羽的叔父對他刮目相看。
當陳勝和吳廣在農民起義中崛起時,項羽也被叔父重用,在吳中起兵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後在巨鹿之戰中,果斷殺了無法配合自己的宋義,運用智謀成為上将軍。
率領楚國作戰,一時之間,項羽的威名傳播了出去,并且率領軍隊接連打敗秦國,大破秦軍。加之項羽身材高大,眼神犀利,來拜見他的諸侯一般都是跪着的,從來不敢仰視他。
項羽通過坑殺了秦軍的主力之後,聽說劉邦已經先入為王,盡管屬下多次暗示項羽殺掉劉邦,但是項羽都不忍心,是以才有了著名的鴻門宴,而後項羽在楚懷王的同意之下自立為西楚霸王。
并且分封了很多諸侯王。殺掉義帝之後,項羽攻打齊國,一時之間,死傷無數,而項羽的部下殺傷搶掠,不顧百姓的做法也使得項羽在百姓的心中變得非常兇殘。
鴻溝和議之後,項羽想要東歸,但是卻沒有想到劉邦死掉了和議時簽訂的盟約,是以引發了垓下之戰,項羽的垓下之戰,可以說是項羽的人生悲劇也是項羽的性格悲劇以及命運悲劇。
項羽在該下之戰中,兵力很少,完全無法抵擋劉邦的數十萬大軍,而四面楚歌又使得項羽的部隊軍心潰散,即使有勇有謀的項羽想在早上突圍,但是命運總是那樣捉弄人,一個老農的指路使得項羽的軍隊迷路,陷入沼澤之中,被漢軍追趕。
項羽帶領着二十八個部下,通過自己的謀劃,殺掉了漢軍數十個将領,項羽是高傲的,當漢軍争相想要他的身體部位回去領賞時。
項羽自刎烏江,即使在烏江邊上遇到了烏江亭長,如果渡河,未來可以東山再起,但是項羽自認為愧對江東的父老兄弟,選擇了自刎,一個英雄也就在江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其實我們很難想象假如項羽真的渡河選擇東山再起會是怎樣的局面,曆史會不會被改寫等,但是我們可以确定的是。
項羽有勇有謀,堅強勇敢,但是他又自高自大,殘暴自負,是以才會即使在臨死時,也認為是老天的過錯而不是自己的過錯。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項羽的确是一名符合曆史潮流的英雄,霸王的功業,在中國曆史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