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許世友的老鄉,因一事被開除黨籍,後來官至正國級

陳錫聯将軍是抗日名将。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在團長陳錫聯将軍的指揮下,夜襲陽明堡。

這一戰,激戰一小時,擊毀敵機24架,斃傷日軍100餘人。

他是許世友的老鄉,因一事被開除黨籍,後來官至正國級

陳錫聯創造了以步兵殲滅大量敵機的光輝戰例,劉伯承師長接到捷報後,對此贊不絕口:“打得好,打得好!”

蔣介石、衛立煌也十分高興,給陳錫聯頒發特别嘉獎令,還特地獎勵七六九團兩萬大洋現金。

陳錫聯是百戰名将,會打仗,會帶兵,戰将王近山、李德生都曾經是他的部下。特别是李德生将軍,他後來的成就更大,超過了老上司,官至正國級。

他是許世友的老鄉,因一事被開除黨籍,後來官至正國級

李德生,1916年4月出生,新縣人,和許世友是老鄉。

李德生出身很苦,父親大字不識,他7歲時,母親就去世,他8歲開始給地主放牛。

1929年,才13歲的李德生參加了革命,當上了兒童團長。

不久,他參加了紅軍,并入了黨。

參加紅軍後,哪裡戰鬥最激烈、哪裡最危險,李德生就往哪裡沖,有時還要代替犧牲或負傷的連排長指揮戰鬥。一次,他跟随紅四方面軍徐總指揮打沖鋒,與敵拼殺,激戰中,他負了傷,一顆子彈從肋骨之間打出,穿透了左肺,差點傷及心髒。戰後,他養了三個月傷,才愈好。由于表現出色,他多次受到團、師首長乃至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表揚。

他是許世友的老鄉,因一事被開除黨籍,後來官至正國級

李德生作戰勇敢,但在長征時曾被開除黨籍。

1935年6月,李德生因反對張國焘的錯誤路線而受到處分,他被捆綁監禁,撤銷黨支部書記和班長職務,并被開除黨籍。

受到處分的李德生被調到陳錫聯師交通隊當傳令兵班長。

紅十師師長陳錫聯看準李德生是個可造之才,他一有時間就和李德生等傳令兵們談心聊天,傳授戰鬥經驗。陳錫聯對李德生非常關心信任,給予了很多的關照和幫助。鼓勵李德生放下思想包袱,戰勝挫折。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擔任七六九團團長的陳錫聯不斷給李德生升職。将許多重要的作戰任務都交給李德生去完成,使他的軍事才能得以展現。在一次反掃蕩戰鬥中,李德生的頭部受傷,已升任旅長剛結束戰鬥的陳錫聯得知消息後,立即安排醫生為李德生做手術,并到醫院看望他,囑托他要養好傷。

在陳錫聯的直接上司下,李德生打了許多勝仗,經曆了許多大戰、惡戰,如:夜襲陽明堡、設伏響堂鋪、百團大戰等戰鬥。

他是許世友的老鄉,因一事被開除黨籍,後來官至正國級

抗戰勝利以後,陳錫聯特意将李德生從太行軍區調到他的總隊當主力團長,還提議給李德生恢複了黨籍。對此,李德生充滿感激。

在陳錫聯的培養下,李德生逐漸成長為我軍著名的悍将。在解放戰争中,李德生先後參加了襄樊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作戰,屢立戰功。

1949年,陳錫聯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司令員。李德生任第3兵團第12軍35師師長。

抗美援朝戰争即将打響的前夕,陳錫聯被任命為新中國的炮兵司令員。陳錫聯在上任之初,朱老總就叮囑他:要訓練幹部,訂購武器,迅速組建強大的炮兵部隊,保障好抗美援朝作戰。在整個抗美援朝戰争中,陳錫聯主管的炮兵為前線一共輸送了三十多萬炮兵部隊。

而陳錫聯的老部下李德生則直接去了抗美援朝戰場,曆任志願軍第十二軍三十五師師長、副軍長、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先後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役、金城以南地區防禦作戰和上甘嶺戰役。

他是許世友的老鄉,因一事被開除黨籍,後來官至正國級

上甘嶺戰役後半段,就是時任12軍副軍長李德生指揮的。

上甘嶺戰役剛結束,一次,十二軍的一個參謀一邊聽廣播一邊說:“上甘嶺也是我們打的,最後全是15軍的功勞,提都沒提我們軍一個字。”

李德生聽後,當場批評他:“你這個想法不對,什麼你們、我們,都是我們志願軍打的嘛!”

一九五五年,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李德生被授予少将軍銜。陳錫聯被授予上将軍銜。

建國之後,陳錫聯将軍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如:炮兵司令員、炮兵學院院長、沈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軍委常委、副總理等重要職務。是副國級。

而李德生将軍也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1973年8月,他當選為常委、副主席。是正國級。

1988年,李德生被授予上将軍銜——與陳錫聯軍銜相同。

他是許世友的老鄉,因一事被開除黨籍,後來官至正國級

陳錫聯、李德生,兩人相識60餘載,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1999年6月10日陳錫聯逝世,李德生悲痛萬分。

李德生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在人民日報上以《威猛震敵膽打仗數第——深切緬懷卓越的軍事家陳錫聯同志》為題,回憶了自己與陳錫聯的戰友情。

他充滿感情地說:“陳錫聯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我為失去這樣一位老上司、老戰友感到無限的惋惜與悲痛,将會永遠深深地懷念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