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倆王爺上殿罵昏君,解氣!但結果卻是一個被挖心,一個被滿門抄斬

曆史演義小說頗受歡迎之原因一也,乃其通俗易懂,語言白話,加以虛拟、杜撰事件故事,使其具有可讀性。曆史演義小說很多(包括曆史演義神魔小說),諸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封神演義》、《水浒傳》等等,在該些演義之中,必然少不了忠臣、奸佞之臣,盡管這些臣子們有些是曆史有其人,也有的是杜撰而來的,但不管如何,被小說家渲染成經典之形象的頗多,不說名垂文史,但至少是在百姓心中有其地位。

筆者悔昔就來談談兩位名垂文史,深入人心的兩位曆史演義小說之中忠臣人物,他們有着同樣德高望重的地位,有着受人敬仰的人格,同樣有着相同的經曆:怒罵昏君,慘遭傷害!

倆王爺上殿罵昏君,解氣!但結果卻是一個被挖心,一個被滿門抄斬

比幹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文曲臨凡、纣王之王叔比幹

比幹,在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本文講得非是曆史,而是演義小說。出自《封神演義》,比幹,為纣王的叔叔,三朝元老,受帝乙托孤重輔帝辛即纣王,對于國事盡心盡責,對于輔佐鞠躬盡瘁,在朝廷中頗有威嚴。然而,狐妖妲己一次在摘星樓宴請衆狐狸迷惑纣王,被比幹窺出其衆原型,便找到狐狸洞,一把火将狐狸洞燒了個幹幹淨淨,此事讓妲己懷恨在心。

妲己設計害比幹,向纣王說自己心疼,必須要吃比幹的心才能得以治愈,昏庸無道的纣王,找來了比幹要借他的心給妲己(人無心,還能活命嗎?說白了就是要害了比幹的命),比幹見纣王如此昏庸無道,怒火中燒,怒罵纣王昏庸:“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塗狗彘,心去一片,吾即死矣。比幹不犯剜心之罪,如何無辜遭此飛殃?”

倆王爺上殿罵昏君,解氣!但結果卻是一個被挖心,一個被滿門抄斬

妲己、纣王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然而,纣王卻不以為然,指令手下将比幹抓住欲挖其心,比幹見自己盡心盡責輔佐的帝君竟然變得如此昏庸無道,哭着說道:“成湯先王!豈知殷纣斷送成湯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比幹說完,自己解開衣服,用劍剖開腹部,自己親手取出心髒扔在了地上,離開了宮殿。取出心髒的比幹終究沒有逃過妲己的陷害,死于午門之外。可惜,一代忠臣如此被大王荒誕地殺害了。

倆王爺上殿罵昏君,解氣!但結果卻是一個被挖心,一個被滿門抄斬

伍建章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開隋九老之首,忠孝王伍建章

伍建章,乃曆史演義小說《興唐傳》中的人物,追随隋文帝楊堅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尤其是在楊堅禦駕親征攻伐南陳被圍困于淮河以北的當山窪時,為救皇帝,解當山窪之圍,伍建章單槍匹馬,雖身中十三箭,但依然斬殺敵國上将十幾員,憑一杆槍殺出重圍到京師,搬來救命解了當山窪之圍,此功勞堪稱巨大,被楊堅時常記挂,并封伍建章為開隋九老之首。

楊廣,弑父殺兄登基坐上了皇位,伍建章對于楊廣的所作所為看得是一清二楚,明白的清澈見底。對于楊廣繼承皇位,伍建章打心底是不接受的。為了揭露楊廣的嘴臉,伍建章披麻戴孝,闖上殿來,手拿哭喪棒呵斥楊廣,怒罵楊廣是個亂臣賊子,楊廣呵斥伍建章為何見到皇帝而不下拜,伍建章毫不示弱怼了回去,書中原話如此寫道:“我老眼昏花,看不見什麼當今萬歲,隻看見一個盜國害民的亂臣賊子、衣冠禽獸!”

倆王爺上殿罵昏君,解氣!但結果卻是一個被挖心,一個被滿門抄斬

隋炀帝弑父影視形象劇照(圖)

對于伍建章怒斥楊廣所做的卑劣之事,他自然是不會承認的,于是伍建章又呵斥道:“小昏王楊廣,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既做了壞事,就休想别人不知道。”随後,他将楊廣的惡行:禦花園調戲親妹妹,害的瓊花公主和皇後自盡之事、萬壽宮隋文帝楊堅血濺圍屏之事、調戲宣華夫人等等一一當着滿朝文武之臣揭露出來,另外他之是以能夠坐上皇位乃陰謀詭計,弑父殺兄之所為也。伍建章之舉使得楊廣顔面掃地,臉色慘白。面對伍建章的指責,楊廣還是在狡辯,認為自己能夠坐上皇位乃因為自己的功勞,尤其是“(楊廣)南滅南陳,北禦突厥,功高蓋世;愛民如子,德被天下”。

對于楊廣的此番說辭,伍建章更是火冒三丈,怒火中燒,伍建章心想:看過不要臉,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于是他再次揭破楊廣之說辭,怒斥:“好一個功高蓋世,愛民如子,我看你是沽名釣譽!在朝廷,你弑父、鸩兄、欺娘、戲妹、奪宮、篡權,像你這樣的衣冠禽獸,怎麼能成為一國之尊,怎麼能為天下人之表率,又怎麼能愛民如子呢......”對于楊廣坐上皇位,給天下帶來的後果,伍建章給了基調,他說:“你要當了皇帝,天下百姓就要大難臨頭了!”對于伍建章識人斷事之準由後事天下大亂,諸侯皆反來看可謂是至理名言,一針見血道破天機也。伍建章是罵痛快了,卻徹底把楊廣給惹怒了,他毫不猶豫的命人在朝廷之上将伍建章的牙齒敲掉,舌頭割下,并且将伍建章滿門上下一百八十餘口皆被處斬,僅其家中馬夫伍保和其子伍雲召逃過一劫。

悔昔言語道:正是:自古忠臣青史彰,鞠躬盡瘁社稷倡。可歎明君人不在,罵殿比幹伍建章!(文:潘悔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