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身邊的和珅無疑是貪官中的代表,貪官的形象深入人心,奈何的是乾隆帝十分寵信和珅,當太上皇時還讓和珅當上了軍機大臣,同時交代嘉慶帝不要殺和珅,不過嘉慶帝剛親政就處置了和珅,從和珅家中抄出了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再加上其他的古玩和珍寶,和珅的家産都超過了清朝十五年财政收入的總和。

嘉慶帝突然獲得了如此豐富的一筆,心中自然是高興的,不過對和珅也是深惡痛恨的,和珅被革職下獄前,還曾認為自己罪不至死,就算嘉慶帝一定要殺他,他還有乾隆帝留給他的一道保命密旨,然而和珅打開後卻喜極生悲。
密旨上隻有三字:“留全屍”,和珅心灰意冷,他本以為乾隆帝是自己的保命符,現在看來,乾隆帝早已猜到,和珅遲早會被嘉慶帝處死,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嘉慶帝本想将和珅淩遲處死,在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人的建議下,這才改成了賜給和珅白绫。
和珅能夠權傾朝野,甚至成為了“二皇帝”,都離不開乾隆帝,乾隆帝認為和珅忠心,有才,品德三樣具備,和珅的榮華富貴都要仰仗乾隆帝,和珅自然是對乾隆帝忠心耿耿,幫助乾隆帝辦妥了許多乾隆帝不友善做的事情。
乾隆帝特别愛聽美言,乾隆帝雖将皇位傳給了兒子嘉慶,但依然掌控大權,不願撒手,這個時候乾隆帝尤其不喜歡聽到反對的話,和珅拍的一手馬屁,常讓乾隆帝心情愉快,久而久之兩人就形成了默契,和珅更加了解乾隆帝的心思。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朝廷中還有以阿桂為首的武官派、以劉墉為首的禦史派、以錢沣為首的反對派、以和珅為首的貪官們四大勢力,和珅分析了局面,讓經商的商人們臣服于他,向他進獻許多的金銀财寶,同時和珅還與犯罪集團合作,讓犯罪集團幫他解決不願臣服的商人。
浙江有一富商曾氏,隻因拒交和珅的幫費在一夜之間被滅門,金銀财寶被洗劫一空,事後對外宣稱是強盜所為,已經被平反,和珅是以獲得巨額财富,在四大勢力中首當其沖,乾隆五十五年,和珅還創立了議罪銀制,若是官員犯罪,隻要交得起錢就能夠免罪。
這些都是嘉慶十分反感的事情,而讓嘉慶最為忌諱的是,乾隆帝當太上皇期間,嘉慶帝并無實權,什麼也做不了,他甚至還得對和珅恭恭敬敬,因為和珅總是能夠聽明白太上皇在說些什麼,就自己下判斷,把持朝政,成為了清朝名副其實的二皇帝,這讓嘉慶帝相當憋屈。
因而嘉慶帝剛親政就抓了和珅,恨不得立刻處死和珅,最終還是選擇了留和珅一個全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