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許多人說起漢朝就會翹起大拇指贊歎一聲“強漢”。它國祚長達四百年,僅次于周;它國力強盛,其國都從未淪陷于異族之手。這樣一個強悍的存在也會有它的衰弱期。西漢末年,漢武帝追求的秦制已經瀕臨破産。各路豪強、諸侯大量兼并土地蓄養部曲。中央的财政也逐漸負擔不起龐大的官營機構,國庫日漸空虛。

在這大背景下,許多人開始聲稱要“易姓”,揚言讓劉氏退出曆史舞台。各地出現許多或真或假的“祥瑞”與“征兆”,讓漢朝人崇尚天命慢慢對劉家失去信心。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兩千年前,漢人普遍信天命

這時候,一顆政治新星開始在政壇興起,他的名字叫做王莽。

背負期望之人

在王莽初登舞台時,就以孝順聞名天下。王莽本人崇尚節儉,不喜歡浮誇、奢靡的生活。這與西漢末年的社會風氣相去甚遠,顯得王莽頗有“古風”。對當時有志于恢複“古制”的儒家士大夫而言,王莽無疑是政壇中的一股清流。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漢朝人十分注重“道德”對人的限制。儒家社會更是要求上位者必須有德性,才能統禦臣下。“孝”在古代中國的政治圈有兩重意思:1.你會對上位者盡職盡責,如同兒子對待父親2.你對“獨尊儒術”後的主流價值觀十分尊重,不會觸動既得利益群體。

王莽在“孝道”上,也做的有模有樣。在父親生病時,他親自品嘗湯藥,将每一碗藥都調配最佳才給父親服用。在照顧父親王鳳的時間裡,他事事親力親為,結果弄得自己烏蓬垢面,衣冠不整。無論是作秀也罷,真情也好,王莽算是拿到了進入帝國圈子的通行證。

如果是平民子弟,那王莽若沒有天賜機緣,可能這輩子的天花闆就是“孝廉”。王莽最大的優勢在其出身高貴,是齊王室的直系後裔。雖然戰國時代早已遠去,但齊魯大地的人民依舊願意稱呼田家為“王家”。久而久之,“王”取代“田”成為齊王室後裔的姓氏。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宋以前的中國社會是個講究血緣的社會

到王莽這代,王家發展已經位極人臣。王莽的姑姑是皇後,伯父則位居大司馬之位。在漢朝的政治規則中,外戚可以與皇室分享權力。呂後、窦太後甚至可以利用自己尊長的優勢壓制住姓劉的皇帝。

王莽本身已經在政治鬥争中失敗。漢哀帝繼位後傅太後、丁太後及其外戚得勢,王莽免官,隐居新野。可天有不測風雲,漢哀帝早逝且沒有子嗣傳承。太皇太後王政君重新掌管傳國玉玺,王莽任大司馬,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立漢平帝,得到朝野的擁戴。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王莽隻能存在于漢朝的遊戲規則中

此後,王莽經過一系列政治作秀成功上位。最後,更是殺死漢平帝,自己登基為帝,建立短暫的新朝。同時,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還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隻不過他沒有想到,此舉反而縮短了新朝的壽命。

失敗的托古改制

王莽的新政最有名的一條,就是更改天下土地作為“王田”禁止買賣,并且聲稱這是恢複古老的“井田制”。

但是這套系統和真正的井田制度是完全兩碼事。首先,井田制度是建立在周王朝的宗藩體制上的一種土地制度。所謂“宗藩制度”就是指周王室将自己的親屬、功臣分封到異地與周天子“共天下”。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井田制度是否完全推行,在今天也沒有得到解答

這些被冊封出去“就國”的姬姓子弟、功臣又需要将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嗣與部下。一個封建藩王可能有十幾個兒子,這些兒子又各自有數名妻妾給他生育子嗣。是以,這些封國會變成一個個的“國中國中國”。“孫子”與“祖父”的領地、爵位可能差了三級,而且彼此直接沒有直接隸屬關系,需要通過“父親”這個中間封君來履行各自的封建義務。這就是最早的“家天下”概念。所謂井田制度,就是指将部分土地所出産的糧食上供給各自的封建主。其本質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上古的“士”和歐洲的騎士是對應概念

但是,王莽的新政完全不是建立同樣的社會基礎上。王莽所謂的“王”就是單指他自己。所謂“王田”并非指農民需要交納部分田地所出給自己的封建主,而需要直接交給中央。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按照新政規定其需要繳納的賦稅遠遠超過周王朝的規定。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正在狩獵犀牛的周朝貴族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農民是反對王莽的中堅力量

自耕農的激烈抵抗讓“王田制”根本無法推行下去。雖然改革初期抓了不少挑戰新政的農民,但奈何反抗者的基數實在太大,甚至連監獄都不夠用。四年後,王莽無可奈何之下,隻能取消了“王田”制。

災難的“真.複古”

改革失敗的王莽痛定思痛,既然“托古”不行,那就試試真正的“複古”吧!不過,複的不是千年前的周王朝,而是不久前的漢武帝的政策--專營制。

所謂專營制度,即朝廷通過武力将原本私人所屬的行業強行收歸官府。漢武帝為了籌措進攻匈奴的軍費,下令将食鹽與鐵列為官營。為了防止民間商人與豪強聯手抵制,他下令将漢朝三分之二的富人遷徙到關中地區,友善中央監管。同時,漢武帝還鼓勵民間互相舉報。如果有人因私自去海邊曬鹽或者偷偷冶煉鐵制品被人舉報,舉報者可以獲得被舉報者一半的财産。

此舉給漢朝國庫一劑強有力的強心針,讓被戰争掏空的庫房成功“回血”,也讓朝廷财政不至于崩潰。但是,武帝時期的民生也凋零了。這很好了解,朝廷可以一點補償不給地沒收你的财産,那麼我努力工作、生産還有什麼意義呢?一時間,全國生産力大幅度下降,沒有人再有生産的積極性,也沒有人儲蓄了。畢竟被人告密或者被朝廷沒收都是“為他人做嫁衣”,我生産多少吃光喝光好歹舒服的是自己。人性中的“利己”在這一刻發揚到極緻。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時人很清楚鹽鐵專營的利弊

對匈戰争緩和後,漢朝立刻調整措施,下令不再鼓勵互相告密,甚至一度廢除鹽鐵專營。此後,朝廷與商人、庶民之間的沖突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但是,王莽表示不信這個邪。他不但恢複鹽鐵專營,甚至變本加厲地将“酒”也列入官府專營的名單中。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鹽鐵專營後,鐮刀割不斷草是常态

這一舉措徹底激怒了以土地為生的豪強、農民。所有人都需要鐵來制作農具耕種;所有人都需要吃飯放鹽;所有人都需要在祭祖時,獻上酒食貢品。專營制度再啟後,農民的農具損壞後,往往不能就近找村裡的鐵匠去修補。他們被迫長途跋涉上百裡,去官府指定的銷售點買鐵。有時候,等他們到達指定地點時,專營店早已關門。更讓人憤怒的是專營官員的“官官相護”,由于缺乏監督機制,鐵、鹽、酒的品質奇差無比。許多農民甯可去海邊曬鹽,也不願意購買官府的專營鹽。

失敗的簒奪者:王莽新朝的災難性改革

漢人尚武,當你的執政出現大波動時,說明戰争不遠了

許多人看中其中暴力,紛紛做起走私勾當。“私鹽販子”作為專營制度的死敵與中央政權的“戰争”綿延兩千年。但看黃巢便知,這些私鹽販子并非良善之人。他們會動用武力闖關,動辄哄擡鹽價。老百姓在他們面前同樣苦不堪言。

這一切的源頭都是王莽的新政。漢武帝就算在戰争最緊急的情況下,都沒有這麼做。于是,憤怒的庶民,利益受損的豪強紛紛揭竿而起,不論什麼階級都以打倒新朝作為自己的目标。最後,王莽的政權在強烈的沖擊下倒台。其本人被商人杜吳所殺,并被校尉公賓斬下首級,懸于宛市之中,新朝滅亡。

結語

無論王莽的初衷為何,他的改革完全屬于災難。但就這點而言,史學界沒有太多争議。出于價值觀的不同,儒家學者則喜歡将王莽視為“儒家叛徒”與“僞君子”。因為,儒家崇尚封建和“不與民争利”,王莽加強中央集權的行為肯定會被儒家所排斥。他殺死自己君王取而代之的行為更是被曆代士大夫所不齒。也不知王莽看到因自己的胡亂改革而戰火紛飛的中國,是否會有一絲羞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