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施服侍吳王十八年,大功告成後回到越國,為何依然搶手?

西施服侍吳王十八年,大功告成後回到越國,為何依然搶手?

文/武品文史

西施服侍吳王十八年,大功告成後回到越國,為何依然搶手?

葉千華的《讀月樓詩存》中有這樣一句詩文:“君子愛做西施夢,未見月貌賞花容。”其實不僅是君子愛做西施夢,縱觀古今,有多少熱血男兒把西施當成自己的夢中情人。

一、“沉魚”西施讓西施紅遍大江南北的人是——越王勾踐。他因戰敗給吳國,無奈在吳國做了三年的奴仆,之後憑借“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毅力,以及“卧薪嘗膽”的決心,終于重新崛起,一舉殲滅了吳國,而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西施。

西施服侍吳王十八年,大功告成後回到越國,為何依然搶手?

根據史料記載,勾踐與公元前494年戰敗給吳國,又在公元前473年一雪前恥攻破了吳國的大門,這中間就相隔了21年,與史書上記載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說法基本吻合。之後越王采用了謀臣範蠡“美人計”的建議,于是讓範蠡周遊列國去遍訪佳人,終于找到了一位絕世美女——西施。

如果範蠡是在公元前491年找到的西施,西施應該剛過笄禮(十五歲),在加上訓練西施舞技、體态氣質等技能的時候花費的三年時間,也就是說,西施被送往吳國的時候已經18歲。

西施服侍吳王十八年,大功告成後回到越國,為何依然搶手?

二、不減當年十八年後,西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憑借絕美的容貌以及精彩絕倫的舞姿,讓夫差意志消沉,整日沉迷酒色,吳國的國力大大減弱。勾踐看到時機成熟,并出兵一舉消滅了吳國,西施也被接回了越國。

這一前一後算下來,西施回到越國的時候已經36歲了,也許在現代人看來36歲還不算老,但2500多年的戰國情況就完全相反。首先因為醫療、飲食等等方面的限制,是以人的平均壽命隻有30歲左右。36歲已經算是“高齡”了。另外,在戰國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也沒有什麼護膚保養的說法。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服侍了夫差18年,已經36歲的西施,回到越國之後仍然受到人們的歡迎和追捧呢?

西施服侍吳王十八年,大功告成後回到越國,為何依然搶手?

三、獨一無二西施身上展現的絕不僅是美貌二字,她給人的是一種清新脫俗和美豔絕倫。加上她後天培養的絕美舞姿以及麗人氣質,讓西施即便是已經年近40,卻仍然風韻猶存,是一般女子所無法比拟的,而這種魅力在戰國時代是極其稀缺的“資源”。

另外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西施是一位非常傑出的舞蹈家。為了能夠取悅夫差,西施平日裡也是要經常訓練舞蹈。是以西施的身材保持的也是非常的完美。

絕美的容顔、獨特的氣質加上婀娜的舞姿,就成為了西施成為衆人焦點的主要原因。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古代的君王将相都以占有别人的妻妾為榮,為的就是彰顯出自己的能力,而後來的很多追求中中,也不乏抱有這種想法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