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初戀嫌她出身不好另娶他人,她卻癡心苦等52年,78歲時終于嫁給他

關于愛情,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着衆多描述以及歌頌它的詩句,早在先秦時期,孔子收集民間的歌謠編撰成為《詩經》,開篇第一首就是描述男女之間愛情的《關雎》,其中的那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是成為了無數的少年少女表達愛慕之意的千古名句。

初戀嫌她出身不好另娶他人,她卻癡心苦等52年,78歲時終于嫁給他

《西廂記》中的崔莺莺便正是因為讀到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于是油然起了情意之思,在封建時代大膽地與張生談起了自由戀愛。盡管崔莺莺早已逝去多年,但是她這種對于愛情的向往,卻始終傳承了下來,并且在一位名叫張茂淵的奇女子身上完完整整地展現了出來。

張茂淵出生于1901年,她本人雖然不甚出名,但是她的侄女張愛玲卻是大大的有名,張愛玲也将張茂淵的很多事情都寫成了文章,我們如今依然可以讀到,知道張茂淵是一個很獨立,很有主見也極具靈氣的女孩子。張茂淵的父親是晚清名臣張佩綸,母親則是李鴻章的女兒李菊藕。

初戀嫌她出身不好另娶他人,她卻癡心苦等52年,78歲時終于嫁給他

當初李鴻章看中了張佩綸的人品與才華,于是就将二十二歲的李菊藕嫁給了已經四十歲的張佩綸,随後李菊藕生下了兒子張志沂與女兒張茂淵,張志沂便正是張愛玲的父親。張愛玲從小便與姑母張茂淵極為親近,兩人的性情也很是相投,她們對于愛情的向往都是相似的。

初戀嫌她出身不好另娶他人,她卻癡心苦等52年,78歲時終于嫁給他

不過張茂淵的愛情生活雖然沒有張愛玲那麼華麗,但是相比之下結局倒是要更好。那是在1925年的時候,張茂淵在前往英國留學的旅船上,因為暈船而吐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她的身後悄然出現了一位高大儒雅的男子李開弟,李開弟非常溫柔地遞過手帕,為她拭去嘴邊的穢物,随後又奉上滾燙的熱茶,叮囑她喝點熱水。

此時正處于虛弱自穢中的張茂淵回眸望去,隻覺身旁這個高大的李開弟是如此的溫柔帥氣,二十五歲的她心中忽然生出了極為微妙的感覺,就像是崔莺莺見到了張生,就像是先秦時期那一些“思無邪”的少女們見到了情郎,正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初戀嫌她出身不好另娶他人,她卻癡心苦等52年,78歲時終于嫁給他

張茂淵與李開弟很快就陷入了熱戀之中,他們共同到了生活,總是極為熱切地分享着彼此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但是當李開弟知道張茂淵的出身以後,展現出了令人絕望的沉默。他開始嫌棄張茂淵的出身不好,因為她的外祖父李鴻章在當時的青年眼中是“賣國賊”,于是李開弟選擇了另娶他人。

初戀嫌她出身不好另娶他人,她卻癡心苦等52年,78歲時終于嫁給他

張茂淵在得知事件的緣由以後并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撒潑耍賴,她隻是靜靜地說了一句“我會等你的”,很有一些“窈窕君子,淑女好逑”的感覺,美則美矣,卻也不乏其苦。張茂淵這一癡心苦等,轉眼便過去了52年,曾經青春年華的少女,已經成為了步履蹒跚的老人。

初戀嫌她出身不好另娶他人,她卻癡心苦等52年,78歲時終于嫁給他

張茂淵78歲的時候,李開弟的妻子夏毓智因病去世,在去世之前拉着張茂淵的手說:“我早知道你和李開弟是情投意合的一對,當初李開弟對你的出身抱有偏見……貿然和我戀愛并結婚了……我過世後,希望你能夠和李開弟結為夫婦,以了結我一生的宿願……”

初戀嫌她出身不好另娶他人,她卻癡心苦等52年,78歲時終于嫁給他

既是遵從逝者的遺願,同時也是兩位生者的夙願,78歲的張茂淵終于嫁給了她年少時候便愛上的那一個他,彼此陪伴着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時光。《詩經》中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張茂淵與李開弟倒也算得上是“有初,有終”,隻是中間兜轉經年,卻未免令人唏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