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是怎麼區分的?為什麼後唐叫代,南唐卻叫國?

五代十國中的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而十國指的是前蜀、後蜀、南漢、北漢、吳越、南唐、吳、荊南、楚、閩。他們存在的時間都是從唐朝滅亡之後到北宋建立初的這段時間。那麼,為什麼不稱之為十五代或十五國,而非要稱之為五代十國,代和國的差別是什麼呢?

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是怎麼區分的?為什麼後唐叫代,南唐卻叫國?

五代前期和後期的形勢圖

這裡首先要解釋一下什麼是“代”什麼是“國”。“代”指的是朝代,“國”指的是一個地方政權。朝代的領袖是皇帝,地方政權的頭兒是國王。前者比如漢代,漢代的領袖是皇帝。七國之亂裡的七國,其首領是國王。因而,隻有稱帝的政權才能被算作一代。而在“十國”之中的荊南、吳越、楚根本沒有稱帝,其國君隻是稱王而已。連南唐也是原來稱帝,後來被北周打敗了,主動去掉了帝号,自稱江南國主。既然你都不是皇帝,我們在算朝代的時候肯定不能算你了。

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是怎麼區分的?為什麼後唐叫代,南唐卻叫國?

後梁的疆域

其次,在古人的觀念之中,不是所有稱帝的人所建立的朝代都會被承認的。古人認為,隻有占據了黃河中下遊的中原地區,才能算是正統政權,其朝代才能被算作一“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都定都于開封或洛陽,地處中原,具有絕對的正統性。他們理所當然地被稱為“代”。

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是怎麼區分的?為什麼後唐叫代,南唐卻叫國?

後唐的疆域

而其他的政權,即便是你稱帝了,也不能算一代,因為他們都遠離中原。南漢定都廣州,割據嶺南。前蜀、後蜀都定都成都,割據四川盆地。北漢定都太原,割據山西高原。閩定都福州,割據福建一帶。吳以及後來的南唐,定都揚州和南京,割據今天江蘇、江西、安徽部分地區。楚國割據湖南,荊南割據湖北中部,吳越割據浙江和蘇南。在古人的觀念之中,這些都是周邊地區,這些政權都不能被看成是正統政權,隻能是地方政權,不能稱之為代,隻能稱之為國。

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是怎麼區分的?為什麼後唐叫代,南唐卻叫國?

後唐莊宗皇帝李存勖

再次,五代的稱呼不是今天才有的北宋建立之後就開始整理唐朝滅亡之後到北宋建立的這一段時間的曆史。宋太祖讓參知政事薛居正負責,組織史官正式編撰了一套史書,名為《五代史》。在這本書裡,梁唐晉漢周被認為是正統政權,其君主列入本紀。幾個沒有稱帝的政權被放入到《世襲列傳》之中,而幾個稱帝的政權,如南漢等則是被列入到《僭僞列傳》。除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以外的政權都被看成是僞政權。

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是怎麼區分的?為什麼後唐叫代,南唐卻叫國?

後周疆域圖

後來歐陽修也寫一本書,名為《五代史記》。後來人們把薛居正負責修撰的《五代史》稱之為《舊五代史》,歐陽修的《五代史記》稱之為《新五代史》。在歐陽修的作品之中,也是以梁唐晉漢周為正統。

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是怎麼區分的?為什麼後唐叫代,南唐卻叫國?

這裡還需要解釋一點,為什麼北宋建立以後所修的史書一定要把梁唐晉漢周這五個中原王朝作為所謂的“正統”呢?這是因為,北宋王朝畢竟是從後周繼承過來的,北宋王朝也是定都開封,北宋和此前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之間有着一定程度的繼承性。假如他們所修的史書把這五個朝代稱之為僞政權的話,那麼北宋政權又該處于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呢?

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是怎麼區分的?為什麼後唐叫代,南唐卻叫國?

宋太祖趙匡胤

事實上,那個時期的政權數量遠超過十五個。還有遼朝、吐蕃、南诏、大理等等。即便是我們承認隻有梁唐晉漢周這五代是“正統”,那也不應該說是五代十國,而應該是五代十好幾個國。那麼為什麼不再數那些政權了呢?因為其他的政權,比如南诏、大理國等政權都不是漢族人所建立的。是以後來也就沒有再把他們算進去。(當然,五代之中也有後唐、後晉、後漢是由沙陀族所建立的)因而,人們也就不再數大理國等地方了。

就這樣,五代十國,就成了大家約定俗成的稱呼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