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以中國為主的國家,侵略國提出均分,中國拒絕後,自此消失

對于主權問題,中國一直是強硬派,但在晚清國力衰弱時卻對喪失管轄地無能為力。日本在明朝時期屢有來犯,還跟北韓打過不少次仗,那時作為宗主國的中國幫助北韓打敗了倭寇。

到了近代,日本與中國一樣在閉關鎖國的條件之下被美國敲開了大門,不過由于日本是一個靈活的小島國家,他們敏感的感受到了向優秀的國家學習的重要性,也坐上了革新的末班車。

一個以中國為主的國家,侵略國提出均分,中國拒絕後,自此消失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國内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力暴漲,一度使日本人覺得自己能夠征服世界,當然改變島國的命運要從鄰國開始下手,那種侵略的基因被再一次激發,而蒙難的就是鄰國人民。

在中國的東海外圍有一片群島,這也是日本鄰近的地方,這就是琉球群島。琉球群島有大大小小的島嶼四五百座,其中60多個是有人居住的島嶼,原來世界上曾有一個琉球國,在1871年後琉球被吞。

曆史上的琉球國是視中國為宗主國的,在中國諸多史書中多有記載,《隋書》中說琉球原本叫做琉虬,後來中國給改為“琉求”,《元史》也如是說,其實“琉求”音出于客家話。

一個以中國為主的國家,侵略國提出均分,中國拒絕後,自此消失

這樣看來琉球跟中國的關系自古就是連接配接緊密的,本沒有理由被它國搶占過去。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即1372年,群島被正式叫做“琉球”。當時楊載奉命出使琉球,并有诏書為證。

明朝使者出使琉球是宣布明朝為中國正統一事,并與琉球建立和平外交,那時候琉球其實分為三部分,即中山、山南、山北。中山王察度最先派使者去中國受封朝貢。接着另外兩部分也效仿,紛紛前來朝拜進貢。

不過當時琉球并不太平,三家你争我奪,戰争不斷,為此事明太祖還特意囑咐三王,要“息兵養民,以綿國祚”,琉球聽到自然也就聽話了。自此琉球徹底成為明朝的附屬國,在很多方面都是受中國的影響。

一個以中國為主的國家,侵略國提出均分,中國拒絕後,自此消失

1392年,朱元璋賜給琉球“閩人三十六姓”,極大的改變了琉球的社會發展,琉球隸屬于中國達500年之久,直到清朝還接受中國冊封,而文化上也是以中國元素為主,琉球每年都派留學生到中國學習,奉中國年号,用中國文字。

但是日本對于琉球一直虎視眈眈,在1609年還對琉球下過手。日本薩摩藩島津氏帶着三千人強行到琉球來洗劫财物等,同時還俘虜了琉球王室,并讓他們向日本朝貢,并割島相讓,氣焰相當嚣張,不過這也未曾改變琉球與中國的關系,琉球還告知中國要防備日本。

近代開始以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開始了對外侵略,琉球就是他們第一塊魚肉。1872年日本日使到琉球要強制“冊封”琉球藩王,使得琉球第一次擁有兩個宗主國,然而清政府對此并不承認,琉球王也不願與中國脫離宗主關系。

一個以中國為主的國家,侵略國提出均分,中國拒絕後,自此消失

日本對琉球的侵略行為遭到了各民族的反對,但日本變本加厲的施壓,1879年3月日本強制“廢琉置縣”,也就是變其為日本的沖繩縣。這讓琉球整個島都奮起反抗。當年薩摩藩進犯琉球的暴行還曆曆在目,如今琉球就要淪為喪家之犬,這是琉球人萬萬不能接受的。

琉球派官員到當時的清政府那裡求救,甚至琉球官員林世功在北京被逼自殺,但清政府能做的隻是嘴上“據理力争”,即便是不想放棄琉球也無奈列強強勢侵犯,派兵過去也是打不過啊,更何況中國已經自顧不暇。

一個以中國為主的國家,侵略國提出均分,中國拒絕後,自此消失

當然這并沒有打消琉球人和各族百姓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決心,畢竟這對于琉球國來說是一場衛國戰争。其實琉球被吞并以後,島内人民并沒有受到日本國民待遇,反倒在二戰時還遭到日本人的屠殺,實在令人發指。

琉球人民的反抗直到中日甲午戰争之後才漸漸銷聲匿迹,但是所有中國人和琉球人也都不會忘記當年被迫遠離中國時日本人的暴行,《七子之歌》當中也有提到過琉球。

【參考資料:《琉球》、《琉球事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