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世帝國的繼承人,本該改變中國命運,為何甘心被一紙诏書奪命?

秦始皇,中國第一個皇帝,也是“皇帝”這個稱号的發明人。辛辛苦苦建立起一個空前的大帝國,本來打算着能将這個帝國傳至萬世,哪知僅僅十四年後,秦朝就完蛋了,真正的是萬裡長征隻走出了第一步,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後世很多人都認為,如果不是趙高和李斯串通讓胡亥繼位,而是按照秦始皇本來的遺願,立扶蘇為帝,可能秦朝乃至整個中國的曆史就有可能被重寫。

萬世帝國的繼承人,本該改變中國命運,為何甘心被一紙诏書奪命?

可惜的是,趙高用一份假聖旨逼扶蘇自殺,扶蘇還真的自殺了。蒙恬還勸他不要馬上自殺,上書确認一下。可扶蘇沒有聽,直接抹了脖子,從此留下了這個千古遺憾。

《史記》上說:“扶蘇為人仁”、“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這是個很高的評價。扶蘇曾經進谏秦始皇不要焚書坑儒,認為秦法太嚴太重,說明他應該是個既有仁德,又堅強勇武的好君主。如果能繼皇帝位,真有可能改變秦國的命運。

萬世帝國的繼承人,本該改變中國命運,為何甘心被一紙诏書奪命?

那麼,扶蘇為什麼一點也不懷疑聖旨的真假,輕率地做出自殺的決定呢?我們推測一下,原因有三:

血統

扶蘇自然是秦始皇的兒子,血統怎麼會是問題。扶蘇的父親是确鑿無疑的,但是母親呢?史書上沒有記載他母親是誰,連秦始皇的皇後都是空白。

有人根據扶蘇這個名字,推測他的母親是鄭國人,但可信度不高。已經有中外學者認為,扶蘇的母親有可能是楚國人,而且是楚王之女。因為秦國和楚國的聯姻曆史長達400多年,幾乎每代都有,楚王之女嫁給秦王的可能性極大。

萬世帝國的繼承人,本該改變中國命運,為何甘心被一紙诏書奪命?

楚國的血緣給扶蘇帶來的是秦始皇的疑慮。在滅楚的過程中,同樣有楚國血統的秦國丞相昌平君,叛逃到楚國,自稱楚王,最後兵敗自殺。而這個昌平君很有可能是扶蘇的舅舅。

昌平君叛亂後,秦國朝廷中的楚國勢力遭到大清洗,扶蘇雖然沒有被連累,但被派到北方來,本身就是一種流放。帝國的未來繼承人哪有遠離朝堂的?是以扶蘇深切地感到父親對他的不信任。是以他絲毫不懷疑聖旨的真假,他認為這是完全正常的事情。

萬世帝國的繼承人,本該改變中國命運,為何甘心被一紙诏書奪命?

後來,陳勝、吳廣起義時,打出的旗号是為扶蘇報仇,扶蘇如果真是楚王後代,這就可以解釋得通了,陳勝他們的國号也是楚。

至于扶蘇的長子身份,大家以為長子當太子是理所應當的,其實秦王繼位是不怎麼看重嫡長子的,從曆代秦王的族譜就可以看出來。

兵權

扶蘇和蒙恬手下有30萬大軍,不想自殺的話,至少可以起兵自保。事實上,連蒙恬也沒有動過起兵的念頭。他對扶蘇說的是:“請複請,複請而後死,未暮也”,他想找始皇帝确認一下,而不是擁兵自立。

别看他們手下人多,但趙高、李斯都是久為宰丞,對此早有防範。在賜死诏書的同時,還任命了“李斯舍人”代替扶蘇為監軍,沒有新監軍的認可,蒙恬根本無法調動兵力。

萬世帝國的繼承人,本該改變中國命運,為何甘心被一紙诏書奪命?

父威

扶蘇接到诏書的時候,秦始皇已經死了,但是扶蘇不知道啊!有這樣偉大的一位父親,兒子隻能高山仰止,心裡滿是崇敬。即使被流放、不受信任,也不敢有半點氣憤和怨恨。

蒙恬讓他複請,多半是認為皇帝可能一時沖動或者朝中有人進讒言。如果能拖延一下時間,再想想辦法,沒準就能讓秦始皇收回成命。他們倆估計都根本不會去想聖旨可能會有假。扶蘇生性仁德,既然父親下了旨意,那還有什麼可說的,死吧。“父而賜子死,尚安複請!”

趙高和李斯的戲演得好,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他們傳下聖旨後,馬上就宣稱秦始皇将在北上視察北部防務。而秦始皇病死的沙丘距離長城防線并不很遠,用不了多少日子就可以到達。

萬世帝國的繼承人,本該改變中國命運,為何甘心被一紙诏書奪命?

在滅六國的始皇帝面前,扶蘇和蒙恬連反抗的念頭都不會有。蒙恬不肯自殺,也隻能束手就擒,胡亥稱帝後還是沒逃脫死亡。

趙高和李斯,一個管着玉玺,一個是丞相,他們聯手造假,扶蘇不會有活下來的機會。隻可惜,李斯這隻米倉老鼠在緊要關頭沒有做對選擇,最後被腰斬于市,三族被滅。他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參考文獻:《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李斯列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