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我國明确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我國明确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

2021年12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李鑫 攝)

約1.9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有4000萬人……我國老年人“長壽不健康”問題凸顯。近日釋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強調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對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作出明确部署。

什麼是健康老齡化?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建軍介紹,這主要是指從生命全過程的角度,從生命早期開始,對所有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綜合、系統幹預,營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會支援和生活環境,以延長健康預期壽命,維護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準。

“健康老齡化是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王建軍說,意見通過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和管理水準,加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和保障,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為實作健康老齡化打下堅實基礎。

意見提出,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和管理水準,在城鄉社群加強老年健康知識宣傳和教育,提升老年人健康素養。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幹預及分類指導,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癡呆防治和心理關愛行動。

“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和管理水準,需要更多研究認識老年人健康狀況的規律和特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靜說,老年人往往“多病共患”,因而具有多樣化的健康需求;不少老年人願意甚至主動參與健康改善,對此應積極加以引導,更好發揮老年人自身的作用。

老年人“一怕跌,二怕噎”,跌倒是傷害老年人的一大類健康問題。此外,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等慢性病,以及精神心理疾病,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

吳靜認為,應繼續利用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這一平台,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并在各地探索基礎上循序納入更多有助于維護老年人功能健康的内容;同時,大力開展專業性、針對性、持續性、多樣性的健康宣傳和促進活動,進一步引導老年人本人、家庭、社群主動參與慢性病管理活動。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我國明确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

2021年11月12日,在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果園鎮楊泗廟社群,醫務人員劉敏指導居家老人用藥。(新華社記者陳思汗 攝)

意見還提出,加強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

“綜合性醫院的老年醫學科就是針對老年人的患病特點,為老年人開展診治服務而設計的。”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說,2020年年底我國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28%,綜合性醫院的老年醫學科建設仍然存在短闆和弱項。

王海東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此前已出台老年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對老年醫學科的設定運作、科室管理等作出具體規定,下一步将加強教育訓練和業務指導,提升老年醫學科的建設水準和品質。

做好老年健康服務,還離不開老年醫學人才素質和水準的提升。王海東說,今年,我國首次将老年醫學人才納入中央财政轉移支付衛生健康緊缺人才教育訓練項目,首期在全國教育訓練3000多人,未來仍要加強老年醫學人才培養。

此外,意見還圍繞加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和保障、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王海東表示,下一步要繼續開展預防和幹預行動減少老年人失能發生,對失能老年人要提供從居家到社群到機構的全鍊條的長期照護服務,并開展老年護理需求評估;采取強化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的協定合作、實施社群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等舉措推進醫養結合,友善老年人健康養老。(記者田曉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