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自己有一個使命,就是要做一個橋梁。”
文 | 楊維格
最近,在綜藝《點贊!達人秀》上,一名來自海外的選手李百可讓很多人感到驚豔。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年的她,曾經為多部知名國産劇英文版配音,比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步步驚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她最為熟知的兩個角色是《安家》的女一号孫俪以及《琅琊榜》中的“靜妃”,可謂惟妙惟肖。經由她配音的英文版國産影視劇,傳播到海外吸粉無數。
李百可給王者榮耀配音
除了為電視劇配音,李百可還曾經為遊戲《王者榮耀》配音。在起初的一個遊戲版本中,“First Blood(首殺)”、“Double Kill(雙殺)”、“Legendary(超神)”等都是她的聲音。最近,她開始學着更新短視訊,經常與網友們的留言互動。日前,《新民周刊》聯系了李百可,和她聊了聊有關配音的那些事兒。

李百可為滿足網友錄制的遊戲聲音。視訊截圖
因緣際會,畢業後在第二故鄉當外教
李百可 (Rebecca Williams),1980年出生于澳洲埃斯佩蘭斯小鎮。1998年,18歲的李百可就讀于夏威夷的一所學校。這所學校每周五都會舉辦交流會。那一年,有一個華人團隊到李百可就讀的學校分享了中國文化。“在此之前,我隻知道有中國這麼一個國家,對中國的曆史文化并沒有很深入地了解。”李百可回憶道,“其實當天他們對中國的介紹很平常,但是我心裡的反應很特别,因為他們對外國友人歡迎的熱情在我的心裡點燃了一把火。”
18歲的李百可(右)。受訪者供圖
2001年,李百可所在的西澳大學與中國青島海洋大學有一個留學生交流項目,李百可那顆被點燃的心終于找到了歸處。由此剛上大學三年級的李百可穿過太平洋來到了青島海洋大學學習,就讀于中文語言學專業。當時青島街頭還沒有那麼多外國人,那個時候李百可的中文也還不是太好,是以李百可和青島當地人交流時,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等到2002年,大學畢業的李百可去了昆明,開始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李百可聊起自己在昆明的生活時很懷念:“我在昆明待了三天,感覺就像回家一樣,如同找到了自己的第二個故鄉,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可能是因為雲南的少數民族多,是以當我這個外國人過去後,他們就會把我當做是另外一個少數民族,就很樂意跟我玩兒,和我溝通。”
李百可在昆明大學(中)。受訪者供圖
于是李百可就留在昆明,當起了英語口語老師。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李百可就發現了自己不太适合當老師。“我的學生的英文水準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進步,反而是我的中文一天比一天好,我就覺得很過意不去。”兩年之後,李百可放棄了。
配音唱歌,在中國找到人生方向
發現自己不适合當老師後,李百可曾一度陷入迷茫。直到她來到北京,被一個朋友邀請進試音棚。當時那位朋友的公司主要做廣告遊戲和英語教材,是以李百可第一個配音作品是給孩子們讀英文故事。“這個我很喜歡,因為讀故事的時候也可以變換角色變聲,這個很好玩。”為英文故事配音多年後,李百可才被邀請為電視劇配音。
李百可在錄音室配音。受訪者供圖
當《新民周刊》問及李百可配音的第一部電視劇作品時,她坦言自己已經不太記得了。“說實話,我都想不起來叫什麼名字了,好像是一個古裝功夫片。那個時候我剛進公司,經驗還不多,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配一些配角,比如某些人的媽媽。但我還是很喜歡,因為覺得挺輕松快樂。”慢慢地配角演多了,公司發現李百可配音的速度和準确性都很好,就漸漸地給她一些大角色。
觀看李百可配音的電視劇,會發現她的聲音非常貼合人物形象,甚至可以一人分飾三角。新民周刊記者問及她是否接受過聲音訓練時,李百可說平時沒有刻意訓練,都是自己摸着石頭過河。在配音時不斷嘗試,直到找到合适的聲音。因為從小她的模仿能力就特别強,小時候她還會經常無意識地模仿别人的口音。“如果有從其他地方來的人,我說話的口音就會變得和他們一模一樣。是以在配音的時候,我也很容易變換口音。”
而且李百可的共情能力特别強,她最難忘的一次配音經曆是邊配邊哭。李百可表示那次因為配音而哭,她自己也很驚訝:“已經記不清配哪部電視劇了,隻記得講的是一個女人養大的兒子不是她親生的,她對做母親的那種渴望深深地打動了我,那次我是真的入戲了。”
李百可正在配音。受訪者供圖
除了給電視劇配音,李百可的歌聲也非常動人。她曾多次參加央視《越戰越勇》、《環球綜藝秀》等節目,還擔任了彩虹來樂隊的主唱。說到樂隊,李百可激動地和《新民周刊》聊了很多。彩虹來樂隊組建于2009年末2010年初。建立之初,李百可所在的樂隊叫“彩虹樂隊”,每周會在一個大廈裡的餐廳裡演出四個晚上。幾年之後,他們和另外一個樂隊合并了。被合并的樂隊叫“來樂隊”,是以最後樂隊名字就變成了“彩虹來”。
從左到右分别為:楊浩傑、劉建、徐麗、李百可、李永革、孟京輝、Bing
“挺有意思的是,我們彩虹來樂隊有七個成員,正好就和彩虹的七個顔色相對應。我是樂隊唯一的外國人,樂隊其他成員都來自中國的五湖四海。”李百可介紹到。把樂隊組織起來的是一個香港大叔Bing;樂隊的隊長兼鼓手是來自吉林延邊的李永革;貝斯手劉建和創作型的鍵盤手徐麗是一對夫婦;鍵盤手兼編曲叫楊浩傑;和李百可一起唱歌的吉他手叫孟京輝。
李百可和徐麗在演出中
聊到樂隊演出,李百可表示最近兩年很艱難:“從疫情開始,我們很少有機會可以一起演出,因為大部分的演出場地都關閉了。”不過樂隊成員們還是會經常聚在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也在想辦法再出一些原創的作品,也正在嘗試改變演出形式。
充實快樂,願作橋梁傳播中國文化
談到家人對自己當配音演員的看法,李百可表示家人是她最堅強的後盾。“雖然我配音的電視劇大部分都發往非洲,我爸爸媽媽在澳洲看不到,不過他們也來過幾次北京。每次來都會看我如何工作,不論是唱歌還是配音,家人都很支援我。”
小時候的李百可。受訪者供圖
此外李百可還透露,她在家裡排行老二,曾經是家裡三個孩子中最内向的一個。她上高中的時候,性格有點自閉。不怎麼會跟别人玩,也不太會和别人溝通,經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現在,李百可因為配音和唱歌接觸到更多人,性格也日漸開朗。“我現在就能夠為電視劇配音,我媽媽心裡踏實多了。”
李百可和她的家人們。受訪者供圖
聊到最近的工作,李百可說她在準備漢語橋的節目。2008年,李百可就參與過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李百可覺得這個節目很有意義。因為來自各個國家的人,都能在節目中進行文化交流,由此增進了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了解。“我覺得自己有一個使命,就是要做一個橋梁。把中國的語言和文化介紹給我的外國朋友們看。”
在景山公園遊玩。受訪者供圖
談及當下在中國的生活,李百可覺得很滿意。目前李百可和兩個中國女孩合租,家裡養了一隻柯基四隻貓,還幫朋友照顧另外兩隻柯基。和大大小小的寵物住一起,李百可家裡很熱鬧。作為配音演員和樂隊主唱,李百可的工作時間也比較自由。有項目就去,沒有項目就在家休息。“如果工作的地方離家比較近,我會騎電動車過去。總體來說,我在中國的生活很充實快樂。”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